原创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前,苏军进行了攻防演练,为何实战中没有防备
迪丽瓦拉
2025-08-17 17:04:23
0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以后,紧接着又快马加鞭占领法国并对英国进行打击,虽然手上拿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苏军和斯大林明显感到战争即将降临苏联。1940年年底到次年初,为了加强西部边境防御,苏军总参谋部组织了一场以德军入侵苏联为背景的战役演习,后来证实,德军闪击苏联时正是沿着苏军演习的路线和设计的预案展开的。那么,既然苏军早就有了防御预案,而且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防御演练,为何在德军入侵边境时没有发挥应有的防御作用呢?换句话说,苏军为什么在德军入侵时,一点防御准备都没有呢?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苏军在战争打响前做了哪些准备?

从二战历史看出,苏联在德国闪击波兰之前,本来已经很忧虑德国潜在的对苏威胁,还主动与英法沟通想组建一个英法苏波四国联盟,来共同对付德国对波兰的入侵。因为在苏联看来,波兰就是苏德之间的一堵安全屏障,但依靠苏联的力量又不能说服波兰加入联盟。

可偏偏波兰就是不愿意跟苏联为伍,只希望英法提供保护,结果苏联一片好心变成了驴肝肺,只好另辟蹊径,又碰上德国要解决英法和苏联东西夹击的后顾之忧,两个巴掌一拍即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这么签下了。

与德国以和平条约做挡箭牌一样,苏联和斯大林也是怀着不同目的以此作掩护,一方面,通过签订苏德和平条约,可以解除德国暂时的威胁,另一方面,苏联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发起苏芬战争并对波兰进行领土瓜分,对苏联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斯大林对德国始终是不信任的,因为从德军闪击波兰和进攻英法的进程中,德国东扩是迟早的事,因此,苏联方面也做了相应的准备。

首先,苏军对苏芬战争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在指挥结构上进行了重组,为战争做好组织准备。1939年的11月间,苏联发动了冬季战争,原本计划以很少的损失就能打败芬兰,没成想在芬军顽强阻击下,苏军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后才获得惨胜。

对苏芬战争的胜利,苏军和斯大林也感到赢得不爽,因此,当德军忙着与英法作战的时候,苏联也在对照战争结果进行深刻反思,特别是一些老的作战样式需要调整,一些人海战术也要重新定位。因此,斯大林除了通过总结苏芬战争对苏军实战能力进行分析外,还调整了作战指挥机构和人事,将有实战经验的朱可夫调整到了总参谋长位置上,实际上,这就是在为对德作战作组织指挥上的准备。

其次,对边境防御作战计划进行了调整补充,尤其是加强了装甲打击力量的建设。在德军闪击波兰的时候,苏军也借机占领了波兰的东边,加上苏芬战争的胜利,使苏军的作战边境向西部延伸了很多。为了防止德军可能的入侵,苏军统帅部在1940初就开始修订边境防御作战计划,所有边境军区也都按部就班制订了本军区的防御作战计划。

而且,苏军T34型新式坦克也已经装备下线,在苏芬战争中也得到了检验,说明苏军也开始重视装甲成军的重视,这一时期,斯大林批准组建了9个机械化军,对苏军快速打击来说,这是个质的飞跃。从这点看,这是苏军对德组织在作装备打击上的准备。

再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攻防演练,并在边境军区加强了防御计划和安排。1940年底,苏军召开了一系列的军事会议,除了总结苏芬战争还着重研究了德军可能发起的苏德战争问题,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命令展开一场以德军为预想敌的战役演习,以检验苏军边境地区的防御作战能力。按照计划,由时任基辅军区司令员的朱可夫担任德军角色,由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的巴甫洛夫担任苏军防御一方。

由于朱可夫和巴甫洛夫都是斯大林特别得意的两个将领,他俩又对装甲打击力量非常重视,因此,战争结束后他们都提出了许多有利于苏军建设的重大建议。也是在这一次的演习中,朱可夫担任的德军一方设计了很多进攻方案,在演习中也是朱可夫战胜了巴甫洛夫,可惜的是,朱可夫是认真的,他把演习作业实战来部署;而巴甫洛夫却是一笑而过,他把演习仅仅当作一项军事任务来完成。

第二,战争打响时,苏军为何没有防备?

按道理,苏军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在德国闪击苏联时,苏军应该能抵抗一阵子,起码不会让德军在一周时间内挺进几百上千公里。但事实完全出乎人们意料,苏军不仅毫无还手之力,还被德军撵得向东溃退,丧师丢地不说,整个战场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首先,苏军从上到下忧患意识不强,总认为有和平条约制约,德军不会轻易发动进攻。虽然斯大林对德军始终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但仍然对德军敢发动苏德战争心存疑虑,在他心里,德军还没有进攻苏联的实力。

正因为斯大林一直犹豫观望,又由于德国每次向边境调动兵力都事先采取欺骗手段,致使从世界各地传来的真假情报,到了斯大林手里都变成了是烟幕弹。从这点看,德国早已摸透了苏联的底气,这才敢于采取冒险的行动。由于苏军统帅部和斯大林并不急于战争打响,在军区一级的将领们即使着急也无济于事了。最简单的例子,刚当总参谋长的朱可夫提出要给边境军区下达一个作战预案,以防德军偷袭。但斯大林却认为这样会激怒德军而放弃,最后朱可夫只能以通知的形式,让各军区作好防御准备,实际上,碍于斯大林当时的权威,他没发话,这个通知仅仅留在各军区作战指挥室的记录本上。因此,当战争打响以后,朱可夫让各军区按战前通知紧急启动边境防御作战计划时,没有一个军区能拿出象样的打击预案。

其次,苏军缺乏对闪击作战的认识,认为苏联是大国,德国纵有快速打击能力,在苏联面前也是没有用武之地。苏军另外一个失误,就是大国思想作怪,在苏俄历史上,虽然也有西方列强入侵过,但总的还是苏俄扩张别人较多。而从一战以后,苏军不断加强了军事理论的研究,军事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怕后来居上的德军挑战。

但苏军忽略了德军这次采用的是一种新的闪击战术,这与传统的先边境作战再向纵深打击有非常大的区别,由于苏军对闪击战术的不熟悉,从而使苏军采取大量的步兵与德军强大的装甲打击力量相抗衡,结果可想而知。

再次,苏军缺乏机动灵活的指挥,管理僵化教条,军令不畅,繁琐的指挥决策与快速的战场环境不对称。苏军在德国入侵时的重大损失,大多是由于仓促应战和指挥通信不畅造成的。一方面,由于1938年苏军对部队进行调整改编以后,一些年轻的缺乏战场经验的指挥员充实到一线,对部队的管理都是上传下达按部就班,客观上制约了部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另一方面,苏军制订的僵化条令,使前线将士发挥不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有些部队,由于军需仓库必须国防委员会同意才能打开,他们手里有枪却没有子弹,出现了很多让人痛心的事情,一些士兵都是赤手空拳在与德军作战。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德军闪击苏联时苏军并不是完全没有防备,而是思想疏忽大意所致。以致前线将士在不断后撤,统帅部却仍然命令组织反击,实际上等于将大量苏军送到德军装甲部队的嘴里,无异于自投罗网。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二战风云录》

精彩推荐: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为何进攻演习是重点

二战苏德战争,朱可夫元帅为何经常使用人海战术,战场需要

二战爆发前,英法为何拒绝为东欧各国提供安全保证,互不信任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关二爷与纪灵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但张飞却在十回合之内将纪灵斩于马下,关张二人与纪灵都是正面交手,不...
原创 诸... 诸葛亮本是一个农夫,躬耕于南阳,为了求学他闭门苦读,终成饱学之士。诸葛亮博学多知,在当地广为流传。刘...
原创 荆... 巍峨的咸阳宫,屹立在西北平原之上,犹如一只喘着粗气的猛兽,一呼一吸之间,道尽了数百年大秦的兴衰。 台...
原创 热...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这段历史却成为了全国人...
大宋朝五大奸佞之臣!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一个朝代的发展离不开文臣武将的鼎立辅佐帝...
原创 清... 在满清政权刚刚入关的时候,南方地区依然被南明政府所控制,为了征服南明清朝统治者从汉人叛将中提拔了四人...
“我只想做件正确的事” 郑敖天 刘舒扬 2022年11月,埃文·凯尔将记录侵华日军罪行的相册无偿捐赠给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
原创 古...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古代的“大赦天下”常常被视为君主仁德的象征,但它具体是如何操作的?那些...
原创 9... 1948年10月7日,蒋介石在葫芦岛训话后,随即乘重庆号巡洋舰返回天津塘沽,结果在途中,老蒋戴着白手...
原创 同... 同样是“相”,古代丞相与宰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丞相和宰相 先秦时代,有一种官职叫相邦,也叫相国。其作...
专家:青岛琅琊台遗址实证为秦始... 经多年系统性考古发掘,考古专家认为,青岛琅琊台遗址主峰的“大台”主体是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为秦始皇...
原创 宫... 在日军老兵东史郎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军国主义思想武装的日本军没有爱,没有人道主义,战斗的目的是...
尚织汉服教育:古代风尚,宋代女... 在宋代,女性们的衣着打扮深受周代礼仪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后妃和命妇们的服饰,种类繁多,各有讲究。她们所...
原创 纣... 我们深受《封神演义》影响,一直认为纣王是一个残暴无比的商王,毫无人性,荼毒生灵,甚至书里面还提到伯邑...
原创 不... 天皇,在日本是一个神奇的职位,它和中国古代的“朕”很类似。 直到现在,日本仍然保留天皇的位置。 在明...
原创 当... 前言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或让人扼腕叹息,或让人感慨万分。他们或是因为某...
原创 西... 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后续的和平结局,意义非常重大,它结束了十年内战,同时标志着以毛主席为首的红军,倡导多...
原创 原... 时至今日,日本人对原子弹轰炸还是耿耿于怀,动不动就叫嚣要美国道歉,显然日本人忽略了,他们为什么会挨炸...
原创 明... 明朝276年中6个太子未能登基且2人下落不明,这一现象反映了多方面的问题。 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明朝皇...
原创 忽... 忽必烈是元帝国的创立者,也是蒙古帝国继蒙哥汗之后的又一位大汗。但忽必烈这位大汗的合法性,自他上位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