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胡宗宪:投身抗倭,本想战死沙场得忠名,只可惜没那个命
迪丽瓦拉
2025-06-10 12:04:14
0

卸下了浙江巡抚的担子,拖着病重的身体与谭纶一道来到了江苏,来找赵贞吉借粮。

而这时被谭纶请来给我医病都名医李时珍也前来给我诊脉。看到他,我立马就想到崇安建德两县灾后很可能闹瘟疫,赶紧请李先生去浙江教受灾百姓采药避瘟疫。

如我所愿,李先生一口就应了。

奈何那个曾经对我侃侃而谈阳明心学的赵孟静,这时候居然对我阳奉阴违的,口口声声说借粮,但就是不用心筹粮。

李时珍看到赵贞吉口口声声关心我的病情,还以药方的名义劝他给我筹粮百船。

李先生真的是医者父母心。他对我的评价也很高,说我是知人善用,实心用事。说我以用戚继光逐倭寇于国门之外,东南得定。修海塘减赋税,鼓励纺丝经商,百姓得安,这些功劳,绝对是名垂青史的能臣。

他也为我已经缷任浙江巡抚还为浙江百姓借粮而感动,但他认为恩师之势已经到了头,不希望我在为恩师党内立功去抵那些贪官污吏的过。

唉!我只得如实回答他:恩师对我有知遇之恩,更有守全之意。天底下任何人都能倒严,唯我不能。我情愿不做名臣,也不会去做小人。

赵贞吉自然不会按李先生的药方为我筹粮,他背过李先生说我既然跳出了浙江那个漩涡,就应该立即抽身。而且他认为我来找他借粮就是给百姓与朝廷做样子。

唉!他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势利了,我只得告诉他我辞去浙江巡抚非我本意,这时他立马就解了其中意,说是浙江发生那么大的事,任谁在内阁,都容不下我了。

但他还是把不能借粮给我的原因告诉了我,与我猜测的不出两样,是裕王党和严党。

唉!

我知道裕王爷底下的这些人是想看着严党把浙江搞乱了,然后逮住机会扳倒严党。

小阁老等人才不管乱不乱的,他们只想利用灾民没粮,按朝廷的国策随意低价兼并土地进行改稻为桑,然后再乘机敛财。如果浙江真的乱了,那人家小阁老杨金水等人直接拿我们是为推行国策来说事。

而我是浙直总督,是维护当地和平的 ,如果浙江乱了,倭寇来了,浙江失了,那我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没辙,我只得以浙直总督的名义向他调粮,并让他乘机多发一些到浙江用于救百姓。有时候,这权是能用就必须用。

粮借到了,浙江那边的消息也传到了,新上任的浙江巡抚高翰文,居然在商议他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灾后重建会上晕倒了;而且崇安县还出现了通倭大案,新任崇安知县海瑞被派去砍人。可海瑞并没有杀人,那这案子恐怕就是有内情了。

而且本应属于宫里的织造局,居然还带着粮食到崇安,要用灾民急缺的粮食来低价兼并他们的土地。

这都不得了了,这郑泌昌何茂才两个畜生都疯了,为了自保连皇上脸上都敢泼污水了。

谭纶谈到倭寇的事情,我立马就想到郑何二人得知海瑞不按他们意愿砍百姓后,就有可能杀人灭口。谭纶也想到了,他劝我立马去崇安镇住大局,但戚继光的军报也早就到了我的手上,浙江灾情一起,倭寇就开始聚集靠近,我只得前去戚继光大营。让谭纶带着我总督府的调令前去浙江崇安镇住大局。

不过很快我就得到消息,高翰文晕倒是因为他不肯与严党同流合污,所以就中了郑泌昌何茂才沈一石的美人计,被人家要挟上了。

而那所谓的通倭,则是何茂才一手策划的。

顾不上其他了,倭寇已经来了,我们必须反击了。这时候筹备军需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而年初推行的改稻为桑也已经推行不下去了,就算推了,刚种的桑苗也产不了丝织不成绸缎卖不了钱。

所以我知道朝廷把此次抗倭大战的军需寄托在了沈一石身上。

军需是送来了,而且是高翰文送来的,并且告诉抄沈一石的家没抄到多少银,这个我知。高翰文是书生,他不适合于官场,更不适合在严党内生存,但他是有爱民之心之人,在浙江也能按照我在路上与他的嘱咐而行。所以我劝他回去后就主动找锦衣卫请罪。

这时,皇上就又来密旨让我去浙江推行国策筹备军需,浙江一团糟,严世蕃的人,宫里的人,徐阶的人搅在一起。而且最重要的是百姓刚经历大灾,首富刚被抄家,就算我在浙江,也未必就能筹到钱粮,还有可能误了抗倭大计。

但我不能抗旨,所以在倭寇围台州而攻桃渚时,我听取了戚继光的战术,自己领兵守在台州,戚继光带并埋伏在龙山展开了与倭寇的决战之局。

其实戚继光本是执意送我回杭州的,我只得告诉他浙江之局与朝廷之局,为了抗倭大计,我只能在前线。

因为我坐镇部署,戚继光指挥上前线,我们与倭寇决战的第一仗,就赢了。这时候我又接到了皇帝召我进京的密旨。

迎着炎热骑着快马进了京,在朝房里喝了几杯茶水还没顾吃饭就见了皇上,连累带饿之时,皇上就让我看从沈一石家抄出来的账册。

路上我猜出此次皇上急召可能与沈一石有关,但实在没想到沈一石会把为织造局服务20来年以来,与宫里与当地官员的账目都留给杨金水。

我没拿过他的钱,所以我向皇上请罪,失察误国之罪。

可皇帝一下子就把剑指向了恩师严嵩,说误国不是我,是内阁首辅,还一再地逼问我五月浙江新安江决堤之事。

于私,严嵩是我的恩师,必须保;于公,现在大明各地灾祸频发,倭寇鞑靼在外时不时地起事,此刻不是兴大狱之时刻。

这样想,我也这样奏,并一再强调,皇上比我更了解恩师,他不是过度贪婪之人。

谁知皇帝居然让我带着这些账册去见恩师,用意就是试探恩师是不是我与他认定的好人。

我见了恩师,恩师没看账册,并说我应该送宫里,因为里面牵扯到制造局,只有皇帝能看。还一再表示不要让别人知道我送这些给他,而且为了我,他打算连皇上都瞒着。

恩师还是护着我的,不过他也是流露出了让我养寇自重之意。

离了京城来到浙江,就碰到了赵贞吉,他是皇上新任的浙江巡抚,他接我在浙江的那个烂摊子,并给我筹备军粮。

可令我没想到的是,为了不误我的军国大事,他听从了杨金水的意见,把本应查抄收归国库的沈一石的织造坊 ,私自卖给了我的同乡,把我同乡付的定金当做军需送到了前线。

用着这些从我向党军身上骗来的军需上战场,我是真的想战死得了,这样老家人也不用拆了为我而建的那三座牌坊。可曾经在决堤时救过的浙江子民,如今被海瑞送来当义军的齐大柱等人,拼命救下了我。

在最后与倭寇对峙的时刻,戚继光根据天时给出了最佳的作战方案:趁着大雨后的大雾,对倭寇发起奇袭。

这时候我想到了刚收到的严世蕃的谢情信,他在信中一反常态地放低姿态嘱咐歇战;上次在北京,恩师也对我说让我为了我自己也该歇战了。我也想到了皇上,他说让我去打,他砸锅卖铁也会供军需。

想了很多很多,我深知战机稍逊即使,我与倭寇打交道这么些年,从使计斩杀徐海,到本想利用汪直来控制倭寇,可汪直被杀又引起的倭寇泛滥。

这倭寇已经祸害沿海居民太久了,如今的官场也已经是一团糟,我没有必要拿沿海居民的生命来钓着倭寇换取自己的功名利禄。况且此时朝廷从各省调来的援军都以到位,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所以我按戚继光的意见部署命令下去,经过戚继光等将士的浴血奋战,我们赢了,终于把倭寇赶出了浙江。

之后我就以病倒的原因请辞回了家。

回家途中,我还是赶去见了见那个海瑞海笔架。

主要是他因为与上司赵贞吉不合,提交了辞呈了,我想劝他不辞官,我还是浙直总督,不想我还在任时让部下这么个人辞官而挨百姓骂。我也想让他去我的老家安徽任知州。

尽我所能为家乡找一个好的父母官,也算对得起他们为我修牌坊了。

顺便也谢谢他维护了我的清誉,之前我生病,写信让儿子来军营,一再嘱咐他沿途不要惊动官府。结果他第一站就让崇安县接待,幸好海瑞当机立断,派人把他当冒充的胡公子给我押送了过来,也就少了沿途打搅官府之嫌。

更要谢他的,是他给我送来了齐大柱等崇安义民,我的命都是他们救的。

只是他同意了不辞官,但随机提起了条件,说崇安灾后百姓苦,请我上奏免除崇安三年税赋,二是不愿意去安徽,要求去江西分宜,要去做严家人的父母官,盯着严家。

第一我应了,为民着想,岂能不应。第二个我不能应,海瑞他只是一夏县令,如果上面的人都抵兑他,他屁事都干不了。但他执意,那我请赵贞吉上书奏明,我不做小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隔壁老孙) 【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小传:一次、一次、又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传奇少...
深挖坦桑尼亚贸易数据,对中非贸... 在中非友好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往来成为连接双方的重要纽带。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原创 滕... 滕王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
原创 多... 多尔衮应该没有想过,自己死后几百年再被提起,是以如此屈辱的方式。多尔衮为清军问鼎中原劳苦功高,掌握大...
原创 细... 十大美男子中的第一位,自然就是潘安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说一个人长得非常帅的时候,也都会说他貌...
亚美尼亚是怎么成为第一个基督教... 这个不寻常但有吸引力的基督教十字架位于中世纪的Surb Karapet教堂,该教堂位于今天的亚美尼亚...
原创 夏... 古代中国商朝的迁都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充满了辉煌与荣耀,也蕴含着无数的谜团和故事。在这个...
原创 原... 晚清妃子长的真的美么?一组对比照告诉你,看完瞬间不淡定了 看过清宫剧后,很多男人都羡慕皇帝有后宫佳丽...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 东汉末年,传承了数百年的汉室走向了衰微,刘家的皇帝们再也没有...
原创 赵...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北宋...
原创 在... 引言 句丽方窃据,唐将已专征。国破千年恨,兵穷百战平。——《吊高丽》 朝鲜半岛上古时候的国家叫做高句...
原创 原... 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享年66岁。 那么成吉思汗到...
原创 作... 根据史料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生中有8个儿子,其中他最疼爱的是老三刘如意,最终继承大统的是老二刘盈...
原创 原... 1908年11月14日,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在瀛台郁郁而终,年仅38岁。光绪4岁即位,亲政后渴望能有...
原创 清... 1882年8月25日,韩国尚处于李朝统治时代,也就在这一天,一支清军突然来到李朝的首都汉城。清军的神...
原创 郑... 引言 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其实相比于什么...
原创 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
原创 大... 众所周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存续了276年,传了12任皇帝。古人有给身故之人立牌位的习惯,但...
原创 4... 1940年2月4日,对苏联人民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曾经的苏联二把手尼古拉·伊万...
原创 你... 你不姓关,我不姓曹,咱哥俩喝一杯!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