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堪称史上最热时期的乾隆8年到底有多热,结果超乎你想象
迪丽瓦拉
2025-06-10 17:02:42
0

众所周知,现在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剧增,森林植被等的破坏,如今全球的气温已经是越来越高,许多地方本来都应该是白雪皑皑的景象,如今雨水消融,却觅雪迹。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过这么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比今天现代化社会的任何时候都要热,这就是公元1743年(即清乾隆八年)。

据史书记载,在公历7月14日至25日这么短短12天间,仅仅北京城近郊之内就有11400人因为天气过热,失水过多而亡。

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浮山县志》

按照这个统计数字来看,算起来每天都有今天人因为气温炎热而丧生(而且我们要注意这只是官方公布的数字,一方面当时技术落后,统计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十分科学准确,另一方面有关官员自然知道此事涉及人命甚巨,为了保住头顶上的乌纱帽和自己的项上人头,他们也免不了要弄虚作假一番,所以真实的数字只会比这个更大)。

那到底当时的气温有多么恐怖,才能足够杀死这么多人呢?

根据今天的气象研究局研究室主任张德二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当时这“十二天天灾”里,又以7月20至25日气温最高,平均温度都超过了40摄氏度,而在这6天里又以25日的气温为巅峰值,达到了惊人的44.4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高达56摄氏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当时身着草鞋布衣的穷苦百姓只怕是走在路上鞋子上都在冒烟。

《高邑县志》中对此也做出了形象的描述:(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熏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虽然记载中的“铅锡销化”确实是略有夸张,但是也足可以从侧面反衬出当时天气之热了。

那么明知天气酷热难耐,大家为何不采取防范措施,反而傻乎乎被动受热,一个接着一个地被热死呢?

原因只有两个字“无奈”,当时虽然大清王朝号称是“康乾盛世”,但是毕竟是封建时期的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为了生存吃口饱饭,上交朝廷的税款(再加上当时虽然早在康熙时期,康熙爷就说过“永不加赋”,但是依照乾隆老爷子“游江南”、“修圆明园”,挥霍无度的性子来看,这些单子肯定最后还得要老百姓来买,其结果必然是换个明目来加重人民负担罢了)。

广大穷苦农民也就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这估计也就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所言:“苛政猛于虎也”的奥义所在吧。

相比整日瓢泼大雨,农民无活可干,提心吊胆地在家守着官家来征粮缴钱入税,我想烈日炎炎可能更让他们心宽一点,毕竟日头好了,庄家种下去了,这日子还有个盼头,还有点活着的希望,我想这也就是炎热难耐大家却义无反顾,不惧生死的原因所在。

古人遇上酷热,有何消暑举措

一般来说,古人毕竟不像今天的人,可以开空调、风扇,吃冰淇淋、冰镇西瓜解暑,那时候人们为了躲避酷暑,顶多只能少穿点衣服,用扇子扇扇风,条件好的还能喝上几碗绿豆汤。

要想和电视剧《甄嬛传》一样动不动就上冰块来解热,这恐怕是万万做不到的,不仅条件不允许,估计也没几个人会愿意花这个心思来度暑。

相比取冰,我想有钱的达官贵人更愿意效仿清朝皇室,建上一个类似“避暑山庄”的度假去处,这样反而显得更加直接有效。

酷热难耐现如今已经是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天的常态了,也正因如此,这个时候我们更加要重视这个血淋淋的前车之鉴,行动起来,保护植被,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尽量做到低碳生活,不然数百年前的悲剧真的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再次上演。

欢迎大家,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留言,点赞,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历史漫谈君·晓史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全线占领东三省,东北地区正式沦陷。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
原创 西... 你能想象吗?在1949年的西南解放战争中,有一支部队,他们身穿破旧的农民服装,手持陈旧的枪支和弹药,...
原创 神... 扁鹊,原名秦越人,今河北任丘人。因医术精湛高深,被世人尊称为“扁鹊”、“医祖”、“神医”。 其实,在...
原创 年...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过分显眼或才华过分突出之人,如果懂得收敛藏拙,就一定会被别有用心之...
原创 杨... “源儿,你知道当年为什么要打倒你爸爸吗?” 1996年,刘少奇之子刘源来看望杨尚昆,杨尚昆看着刘源那...
原创 诸... 诸葛亮出道的故事很是传奇,三顾茅庐、一举从龙,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历史佳话。但这段故事,往深里想一想有...
拜根兴:和池田温先生交往的几件... 2023年12月11日,日本著名史学家、敦煌学家池田温先生辞世,享年92岁。值池田温先生去世一周年之...
原创 吴... 1948年夏,国民党方面决定,加强华中、华东方面进剿力度,以确保东北稳定、华北稳固。 一时间,徐州行...
原创 他... 原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曾担任过华野八纵政委,一生奉献于党和人民,家教严谨著称,子女皆为普通工人。 王...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 中新网西安12月20日电 题: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与秦文化亲密接触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
原创 袁... 在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三国时期以其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英雄辈出的战争故事闻名。在这个时期,有...
原创 柴... 柴进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 一说起梁山,必然要加上两个字,合称“逼上梁山”。为什么这么说呢? 但凡能够活...
原创 邱... 1949年1月中旬,安徽萧县的张庙堂附近,一群当地居民在挖掘埋葬国民党军队的坟地时发现了一具与众不同...
原创 朱... 引言 抗日战争中存在着这样一位老英雄,他曾经跟随红军度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做过朱德的警卫员,如今早已...
原创 大... 汤恩比博士是历史领域的奇才,被誉为历史界的爱因斯坦。尽管他在中国文化方面有着高度评价,但对于大多数人...
原创 秦... 历史上啊,有很多神童。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本事可大了。像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大家...
原创 张... 世人皆知张灵甫骄狂自大,然而再骄狂之人,也有胆怯惧怕的时候。 张灵甫曾在1946年9月间,在一次战斗...
原创 为...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很快衰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于改革本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
原创 项... 项羽是秦末起义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其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可以算得上灭秦第一功臣,如果没有巨鹿之战...
原创 黄... 引言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五虎上将齐名,每一位都是英雄豪杰,其中关羽和黄忠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两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