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年羹尧死后被抄家,官员在他家找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吐鲜血
迪丽瓦拉
2025-08-17 09:33:48
0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过分显眼或才华过分突出之人,如果懂得收敛藏拙,就一定会被别有用心之人针对,而在帝王之家,更是时刻都在体现“伴君如伴虎”的真理,在封建王朝之中身为人臣,不但要提防君王的不悦,还要担心小人的算计。

而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贪腐”是十分常见的事情,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利益的交错,而官员利用权力或职务之便谋得一己私利,而明清时期,我国社会中的反腐力度相当大,处理手段也十分残酷,明太祖朱元璋经常以杀戮的方式处理贪官。

与明朝相比,清朝对贪官的处理首先进行的都是抄家,比如和珅之流的大贪官,都是先抄家,后查办,因为这类大贪官都有巨额财富来填充国库,此前的年羹尧就是如此,而官员在抄他的家时,还找到了一本书,看到之后直接口吐鲜血。

抄家为主的大清朝皇帝

清朝是中央集权最为强化的时刻,尤其是康雍乾时期,皇帝对于全国政务事必躬亲,尤其是雍正时期,只做了十几年皇帝,并且一直都在进行国事处理,为后续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有了雍正在政治上的建设,后续的清朝,大都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为主。

而清朝擅于抄家的老传统,早从摄政王多尔衮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在他大权独揽的时候,为了排除朝中异己,总会给他们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进行抄家,所有财产充公,当时的清朝刚刚建立,四方战乱仍在继续。

多尔衮所进行的抄家只是为了让这些自己的敌对势力再没有翻身的可能,并不奢求这些抄家所获的财产能对国家建设有多大的帮助,而这个处理手段,则心照不宣地逐渐继承到了后续的帝王时期,多尔衮的最终结局,是在顺治登位没多久就被抄家。

随着顺治皇帝的出家,康熙登位,因为此时年幼,朝政大事由此前任命的辅政大臣们掌管,但其中有位叫鳌拜的,仗着自己权势滔天,想将皇帝架空,引起了康熙的不满,康熙六年的时候,身为辅政大臣之一苏克萨哈被抄家并判处死刑。

随着时机的成熟,鳌拜被擒,紧接着也被抄家,康熙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出现,还将朝中鳌拜的党羽一并找出抄家,又过了十一年,康熙抄家平南王尚可喜,随着这次案件的结束,康熙的手段逐渐放缓,抄家的案件也逐渐减少。

刚才提到过,雍正时看重对政局的建设,而在这一时期,也是抄家案件最多的时候,而也正是在此时,雍正发现抄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财政的发展,因为他抄家的对象都是一些权力甚大的高官,甚至还有不少的皇亲国戚。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雍正皇帝的登基经历了九子夺嫡这一政治风波,所以他一生都活在闲言碎语之中,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突发事件,让雍正不得不处理掉一大批失败的皇位竞争者及其支持者。

比如八阿哥,九阿哥,克隆多等全都被雍正皇帝下狱后抄家查办,甚至他们手下出身平平的布衣官员也都被定罪,而值得一提的是,年羹尧也在雍正的抄家行列之中,这就有些奇怪了。

九子夺嫡之时,年羹尧虽然没有直接表示支持“四爷”,但手握兵权的他也算是牵制了雍正的劲敌十四阿哥,甚至还在后来受到了雍正的重视,怎么也被抄家了?最后雍正还在其家产之中发现了有一件不得了的东西。

年羹尧的起落

按当时的历史记录来看,年羹尧的仕途其实堪称顺风顺水,身份上不仅是镶黄旗的满清贵族,还在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而年羹尧除了超高的文学素养之外,武艺方面也丝毫不差,在康熙后期时参加了西藏的平定战争,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所以直接被征召入京,面见康熙,册封为三等公,这已经是可以世袭的爵位,与此同时,青海地区发生了叛乱,年羹尧直接亲自带兵前往西宁平叛,被封为抚远大将军。用两年的时间坐到了一等公的位置,原本扶摇直上的年羹尧,也开始了心术不正。

年羹尧深知在战场上的拼杀远比在朝中当官立功的机会要大得多,但又不想自己手下的军队损失太多,所以逐渐开始虚报军功,骗取朝廷的封赏,比如在立功人数上,年羹尧总是加倍上报,通过这种欺上瞒下的方法来从中渔利。

随着手上权力的逐渐扩大,贪得无厌的年羹尧开始将目光放在官场之上,利用自己在战场之上的权威私自买官卖官,瞒天过海,这种做法不但能让自己的权力慢慢侵蚀膨胀,还能从中获得很多买卖费用及上下打点的费用。

等到年羹尧的贪污体系逐渐形成,他开始用分拨军饷的幌子来直接从朝中骗取真金白银,朝廷的军费分拨和追加的奖励多数都落在了年羹尧手中,而如此夸张的贪污大动作自然是会引起皇帝和诸多大臣的不满。

早在雍正二十一年面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对年羹尧产生疑虑,称他是“功高自悖,有揽权势之景”,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年羹尧的贪污,但仅凭这个怀疑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今后的结局,并很快通过一名死刑犯的自述,揭露了年羹尧的罪行。

此人是个监斩候,已经注定了死亡的结局,所以没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再加上是皇帝亲自询问,索性便将年羹尧的罪行全盘托出,并表示,按照年羹尧的发展趋势,想要让他自己认罪是不可能的,只有皇帝亲自动手才可能处理好这件事情。

雍正也认为此人说得十分在理,很快,在皇帝的运作之下,弹劾年羹尧的罪状就呈报了上来,大致罪名为肆意妄为,不按规矩办事,煽动手下群众,对皇帝的名声造成了不良影响,大量贪污等等。

当时参与弹劾年羹尧的官员极多,从地方上的四川总督岳钟琪,到河南巡抚田文镜,从掌管官僚体系的吏部尚书,到中央的督察院左御史,都纷纷上奏指出年羹尧的多种罪名,而这一切的发展趋势,都在雍正皇帝的预料之中。

按照大清的惯例,犯下九十多条罪状的年羹尧应该当场被处死,甚至不用进行监斩候的流程,但雍正并没有如此做,从关系上论,贵族出身的年羹尧也算是皇亲国戚,如果直接处斩恐怕会受到天下之人诟病,而此人不除恐怕会死灰复燃。

所以最终选择将年羹尧打入死牢,再暗中用其他手段将其神不知鬼不觉地处死,主犯入狱之后,对于这种贪污大量钱财的,抄家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惊人的发现

年羹尧身死,但曾经也是在官场之上混迹多年的老狐狸,他早就为自己将来有一天事情暴露做好了打算,贪污所获得的大量真金白银,年羹尧并没有全都放在自己家中,而是借着隋军外出作战的机会用于购买商铺和地皮。

这也就让雍正更加生气,在下令多方追查的同时,也派遣大军直至年羹尧的府邸,开始了抄家行动,尽管年羹尧分化了不少财产,但家中也有不少留存,雍正此行除了查到了不少财物之外,还发现了一本名为《西征随笔》的书籍。

本以为这是年羹尧这些年外出作战时的相关记录,大败实际上却让他怒气值瞬间拉满,这本书乃是年羹尧的幕宾汪景祺所写,其中大都是对年羹尧的赞美之词,但离谱的是,书中除了拍马屁之外,还有大量的拉踩行为。

比如在歌颂年羹尧的时候,直言朝中功臣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乃是人主不明等等,字里行间都是对雍正皇帝的直接嘲讽,除此之外,此人还在康熙和雍正的年号上大作文章,十分不尊重,几乎满篇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论。

雍正皇帝本身身体就不好,在看了这本书后直接气急攻心,当场吐血,吓得众人惊慌失措,当即传太医诊治,当时清王朝对人们的思想控制虽然不像后续乾隆时期那么恐怖,但对如此行为一定是零容忍的很快雍正就找到了作者汪景祺。

不但下令将其枭首示众,还将其首级悬在城门之上长达十年之久。尽管这样,雍正还是不太满意,甚至抱怨自己对这件事情发生的太晚,不曾想大清竟然有这样公然对皇帝不满之人,同时也庆幸自己即使处理了年羹尧。

有此人在身边妖言惑众,手握兵权的年羹尧早晚会在汪景祺的煽动之下出兵造反,到时又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麻烦。

而这位叫汪景祺的人,其实也算是比较倒霉的一位,他是看到了年羹尧的如日中天,认为他绝对不会出问题才敢如此口无遮拦,不曾想这些阿谀奉承的话,竟然变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优质作者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标题: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王的父亲?他权财并重,可惜终归难过美人关 XXXXXXXX年XX月XX日...
原创 他... 此人是最特殊的地下党,投靠国民党麾下,迎娶蒋介石之女,不费一兵一卒,成为敌军最高统帅的乘龙快婿! 可...
在杨浦这座百年大学,探寻历史建... 杨浦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正在有序推进 其中,有一处复查点位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沪江大学近...
党史百年天天读 ·12月20日 重要论述 1926年12月20日 毛泽东在长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联合举行...
原创 朝... 1950年10月,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其实早在这之前,中国就已经...
原创 王... 西汉末年,已经深处高龄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正坐在自己的宫殿里。她是汉元帝的皇后,极其长寿,已经送走了三任...
原创 司...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临... 公元前179年,大汉丞相陈平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生多采用阴谋诡计,这对天地有伤害,也触犯了禁忌。...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哪一朝的皇帝被后世抹黑丑化最多,明朝肯定是最有力量的候选者之一,以至于出现“明朝皇...
原创 孙... 在公元200年,孙策的不幸遭遇导致江东一片混乱,而这个动荡的时刻,发生在富春县的一场小插曲却在历史长...
原创 张... 匈奴与华夏的交锋历史不是短暂的几百年,而是横跨千年的长篇战争史。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起源于夏后氏...
原创 被... 《封神演义》在中国可谓是经久不衰,不断的被翻拍重现,而随着这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一起兴起的,还有剧...
原创 同...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的军队在军衔方面有些特殊,少将、中将搞得很随意,门槛不一,如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的杜...
国内首次发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 十四仓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区全景 考古现场绘图 专家观摩出土文物标本 出土元代重唇板瓦...
原创 专... 专家:拆除毛主席纪念堂雕像,士兵:你敢 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之路是一个历经沉思和审慎考虑的过程,它标志...
原创 周...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个个是孙权倚重的人才。然而,他们后代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周瑜、鲁肃...
原创 7... 1972年,毛主席的好知己陈毅去世,新中国再次痛失一名开国元帅。听闻噩耗,毛主席情绪低落,硬是撑着病...
原创 元... 最近网上出现两种意见的讨论,一种意见是对清朝和元朝全盘否定,认为清朝和元朝不是汉族正统,属于外族入侵...
原创 周... 邑姜是姜子牙之女,为周武王之妻,被认为是“乱臣十人”之一,但邑姜是否为伯邑考的前妻并无定论. 邑姜是...
原创 中...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后,都有一种寻根情结,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寻根的载体就是姓氏。因为姓氏背后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