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德仍然健在的警卫员,如今106岁高龄,国家每年补助8万
迪丽瓦拉
2025-08-17 09:32:10
0

引言

抗日战争中存在着这样一位老英雄,他曾经跟随红军度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做过朱德的警卫员,如今早已有106岁的高龄,身体依然康健,他就是曾经的抗日战争英雄,冯自根。

如今这位英雄收到国家的补助,每年高达八万元的数额,生活很是美满。

一、临危受命,加入警备

冯自根,这位诞生自上世纪初的老英雄,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过英勇的贡献,参加过红军长征,受过伤,在路途中因为医疗条件恶劣,导致得了眼疾,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长征结束后,因为身体原因,冯自根在没有办法上前线,但因为在长征中的出色表现,受到朱德的欣赏,依旧任命冯自根为自己的警卫员成员,这让冯自根受宠若惊,是无上的光荣。

警卫员的工作与上前线作战有着很大的不同,他需要过人的细心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偷袭,还要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来自敌方的诱惑绝不动摇。

就在冯自根做了朱德的警卫员后,有许多来自各方的不同势力就找上了他,因为如果想要接近级别较高的领导人,就必须要经过重重把关,而警卫员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找到了冯自根,声称只要冯自根帮助自己,就承诺给予他巨大的好处,而后拿出了巨额钱财来诱惑冯自根,更有甚者将一整箱的金条搬到冯自根眼前,以此来贿赂他,但冯自根全部都一一拒绝。

他还会将发现的可疑人员扣押下来,并将其交给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处理,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危险。

不仅如此,冯自根因为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因此养成了谨慎认真的态度,所以在察觉到危险的第一时间便能将其遏制在摇篮里。

冯自根用他的智慧和果决的勇气一次又一次的保护朱德首长的安全,只有领导者的决策才能带领国家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一切都是冯自根在背后默默付出。

在1940年以前,冯自根都在朱德首长身边,作为一个警备员兢兢业业,在1940年时,朱德认为如此人才不可被埋没,于是冯自根这才离开了朱德身边,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进入了抗敌军政大学中学习知识。

但在冯自根经历这一切之前,还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家庭出身。

二、贫苦生活,心怀壮志

其实冯自根在最开始时,并不叫做冯自根,冯自根原名昝长林,

在冯自根退伍回乡之后,遇到了一位年迈的老伯,老伯的儿子和冯自根一样,都是为抗日战争做出英勇贡献的中国红军,不幸的是这位同僚在与日本人作战之时,将一腔英勇无畏的热血全部洒在了战场上,永远留在了那里。

冯自根瞧着这位父亲在得知孩子的死讯后日渐消瘦,于心不忍之下,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这位老父儿子的名字,才有了今天的冯自根。

1981年冬,这一年格外的冷,军阀割据混战,地主趁机剥削,人们叫苦不迭,冯自根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出生了。

这是四川广元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这里的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又收到当地无良地主的剥削,更是雪上加霜。

冯自根家里,总共有六个兄弟姐妹,生活很是贫困,经常过的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的父母为了能够养活六个孩子,只能每天天不亮就上山,采一些野果和野菜,运气好了能采到一些,但运气不好的时候,就连一个野果的影子也看不到。

所以那时经常可以看到被饿死的人们从山上抬下来,这给冯自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长大一些以后,父母离他而去,冯自根只好去帮地主做事,以求能够为这个贫苦的家庭减轻一点压力。

直到1933年,冯自根15岁这一年,隶属于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支军队来到了四川广元,为当地的人们赶走了地主,让人们免受剥削,一时间这里的人们对中国红军感恩戴德。

冯自根见到了红军为人们冲锋陷阵的英勇身姿,就像一束照亮黑夜的光打在了冯自根的心上,从那时起,冯自根就立志一定要加入中国红军,为国家做贡献。

三、加入红军,长征抗日

冯自根真的做到了,就在冯自根十五岁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红军,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军人,虽然冯自根年纪小,但那一颗怀着热血与壮志的心中有着不输于其他军人的信念。

加入红军的冯自根被编入了红31军第93师,没有经受过系统训练的他只能跟着前辈们在战场上一点一点的摸索,积累经验。

但在后来的战争中,领导人的决策出现了失误,遭到了国民党的通缉抓捕,于是红军们不得不转移阵地。

1935年,红军转移阵地,万里长征开始。

冯自根跟着无数英勇的士兵度过了漫长艰苦的长征之旅,当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知晓的。因为条件过于恶劣,士兵时常吃不饱穿不暖,因为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一些得了疾病的士兵医治不及时而丢掉性命。

在路途中,冯自根的眼睛受到雨水的冲刷,因而感染了病菌,当时的医疗兵没有药物,只好用在行军路上找到草药医治冯自根。

虽然眼睛没有大碍,但是依旧留下了终身的残疾,无法见强光,视物模糊。

在长征结束后,紧接着开始了让所有中国人都忘不了的极为惨烈的八年抗战之旅。

冯自根跟随着部队冲锋陷阵,这时候的冯自根已经加入了八路军129师786旅772团,因为已经有了不少战争经验,所以冯自根在战争中表现的格外突出,但也因此受了极其严重的伤。

无法继续上战场的冯自根无奈接受组织的安排,被安插在后方做后勤,直到收到朱德的任用,冯自根才一点一点的将满腔热血填满整颗心脏。

四、受伤退役,回归家乡

在1944年,冯自根因为在战场上收到了不可逆转的伤,最终只能从一线退下,住院疗养,直到1945年冯自根伤愈出院,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再适合留在部队里,如果一意孤行反而给大家添了麻烦,于是冯自根正式决定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

退伍后的冯自根回归老本行,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这是他最拿手的事情,冯自根干起来游刃有余,像是从我有过那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争时光,但记忆是没有办法骗人的,身上的伤痕昭告着世人,这是一位无谓的英雄。

自那时候起,冯自根收到了国家的补助,生活慢慢回归日常。

2015年时,国家对冯自根的补助更是提到了每年八万元,最开始冯自根认为自己受不起这么多的补助,幸好后来在经过组织的宽慰后,接受了本就该属于他的荣耀。

2023年,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际,冯自根老人也感染住院,但没想到的是20多天后,冯自根却康复出院,身体还很硬朗。

得皇天庇佑,直到今天,这位抗战老英雄已经有了一百零五岁,实实在在的百岁老人,一家子生活很幸福,儿孙满堂,无忧无虑,这是上天对一个为国家贡献出半个人生的老英雄最好的礼物。

参考文献:

山西晋城104岁红军老人“阳康”出院[OL].中国新闻网,2023-01-0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标题: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王的父亲?他权财并重,可惜终归难过美人关 XXXXXXXX年XX月XX日...
原创 他... 此人是最特殊的地下党,投靠国民党麾下,迎娶蒋介石之女,不费一兵一卒,成为敌军最高统帅的乘龙快婿! 可...
在杨浦这座百年大学,探寻历史建... 杨浦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正在有序推进 其中,有一处复查点位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沪江大学近...
党史百年天天读 ·12月20日 重要论述 1926年12月20日 毛泽东在长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联合举行...
原创 朝... 1950年10月,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其实早在这之前,中国就已经...
原创 王... 西汉末年,已经深处高龄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正坐在自己的宫殿里。她是汉元帝的皇后,极其长寿,已经送走了三任...
原创 司...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临... 公元前179年,大汉丞相陈平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生多采用阴谋诡计,这对天地有伤害,也触犯了禁忌。...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哪一朝的皇帝被后世抹黑丑化最多,明朝肯定是最有力量的候选者之一,以至于出现“明朝皇...
原创 孙... 在公元200年,孙策的不幸遭遇导致江东一片混乱,而这个动荡的时刻,发生在富春县的一场小插曲却在历史长...
原创 张... 匈奴与华夏的交锋历史不是短暂的几百年,而是横跨千年的长篇战争史。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起源于夏后氏...
原创 被... 《封神演义》在中国可谓是经久不衰,不断的被翻拍重现,而随着这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一起兴起的,还有剧...
原创 同...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的军队在军衔方面有些特殊,少将、中将搞得很随意,门槛不一,如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的杜...
国内首次发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 十四仓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区全景 考古现场绘图 专家观摩出土文物标本 出土元代重唇板瓦...
原创 专... 专家:拆除毛主席纪念堂雕像,士兵:你敢 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之路是一个历经沉思和审慎考虑的过程,它标志...
原创 周...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个个是孙权倚重的人才。然而,他们后代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周瑜、鲁肃...
原创 7... 1972年,毛主席的好知己陈毅去世,新中国再次痛失一名开国元帅。听闻噩耗,毛主席情绪低落,硬是撑着病...
原创 元... 最近网上出现两种意见的讨论,一种意见是对清朝和元朝全盘否定,认为清朝和元朝不是汉族正统,属于外族入侵...
原创 周... 邑姜是姜子牙之女,为周武王之妻,被认为是“乱臣十人”之一,但邑姜是否为伯邑考的前妻并无定论. 邑姜是...
原创 中...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后,都有一种寻根情结,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寻根的载体就是姓氏。因为姓氏背后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