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的结局,看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的主导性
迪丽瓦拉
2025-06-10 21:31:46
0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变迁中,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就时间来看,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到1912年清朝灭亡,封建社会经历了12个朝代的更迭循环,存在了2132年之久,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占了将近半数;而从历史意义上来看,封建社会在实现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同时,也将中国变成了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大一统国家。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虽然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几乎将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封建社会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封建社会从诞生开始,就注定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氛围,按照金字塔式的权力分布,咱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层:皇帝、贵族阶层、地主阶层、以及平民阶层。在四个阶层中究竟哪一个阶层最为重要呢?

被忽视的地主阶层

有人说是站在权力巅峰的皇帝,因为封建社会的“国家”完全就是在皇帝主导下运作、最终又服务于皇帝的机构,不管如何变迁,“维护皇权”都是重中之重;

当然,也有人说是平民阶层,因为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相比虽然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其本质上依然是压迫和剥削,最终承担这种后果的是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平民阶层。当压迫和剥削超出平民承受底线的时候,就会演变成农民起义,继而推动更朝换代的完成。连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船可载舟,亦可覆舟”,这都是对平民阶层的一种肯定;

两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人们却忽视了另外一个群体——地主阶层。其实,在历史演变中,地主阶层始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农民起义中对形势的主导性更是无可替代,咱们姑且从朱元璋、李自成、和洪秀全岁领导的农民起义着手,进行简单的分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封建社会“剥削”的本质就已经注定农民起义会与封建体制如影随形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仅仅延续了两代,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但给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予以重创,自此之后,农民起义就成为后世历代帝王的心头大患,这也促使历代帝王不得不将统治的重心放到“民生”上去。虽然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但,不得不说,这都是农民起义威慑的结果。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多,但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所带领的农民起义无疑更具代表性。从形式上来看,他们有着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起义、都是在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抗争之后才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等等;但是,从最终结果上分析的话,他们好像也有太多的不同点:都是在农民起义基础上建立的政权,为什么朱元璋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大明帝国,而李自成和洪秀全的农民起义却成为昙花一现呢?

原因无怪乎以下三点:

一:战略眼光不同

李自成能够攻入北京、宣布登基,洪秀全能够从金田开始、至南京登基、与清廷分庭而立,这些无疑都是成功的;但李自成在北京仅仅呆了42天就被迫撤离,最终兵败身亡,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被清廷逆转,最终土崩瓦解,这些又都是败笔。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没能站在战略家的高度、用战略眼光去审视他们的起义军

李自成在跟随高迎祥时,总是在“归降”和“起兵”之间摇摆不定,这完全取决于大明的“招抚银”。给他们银子了,他们就安分几天,银子花完,继续闹事,说实话,这和市井流氓并没有什么区别,也难怪有人把李自成编入“流寇”的行列。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没有再投降过,不是坚韧,而是明朝不再相信他们,因此,他才不得不将起义之路一走到底。反复无常的性格已经决定了李自成起义军的格局;

洪秀全并不比李自成高明,以“神权”建立的太平天国从一开始就纷争不断,洪秀全、萧朝贵、杨秀清利用“神”的名义围绕权力展开多方角逐,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发生,从此走上没落之路;

由此可见,或许李自成和洪秀全在起义之初并没有对起义抱有多大期望,但是,在建立政权之后,他们却没有及时做出调整,换言之,他们在起义之初根本就没有对起义军的未来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更没有制定一个坚决的目标。而朱元璋则不同,他起兵之初就将目标定为“驱逐鞑虏、一统中原”,以后进行的各种调整和部属也都是以此为核心;

战略眼光的不同,必然会造就不同的结局

二: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

在进攻北京之前,李自成的起义军很少喊出“推翻朝廷”的口号,就连进攻北京也有太多的机遇性,毕竟当时朝廷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辽东了。李自成想要推翻的明朝,虽然有些腐败,但在当时还算是一个“正统”朝廷,因此,在很多人眼里,李自成也属于“犯上作乱”,这也是李自成失败的一个原因;

在历史背景上,洪秀全比李自成有优势,因为洪秀全抵制的满清,是一个外来民族,单凭这一点,洪秀全不但可以给自己打上一个富丽堂皇的旗号,还能理所应当地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是,在经过大清前期历代帝王的辛苦经营之后,一方面,百姓从潜意识里也已经接受了满清的统治,有些地区的百姓还主动协助朝廷对抗太平军;另一方面,太平天国统治阶层展现出来的腐败也让人颇感失望失望。失败,也就不算意外了;

朱元璋就不同,他除了一直在贯彻“驱逐鞑虏”的旗号外,在与其他起义军争夺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百姓的关爱,这都为他树立了很大的威信,为后来建立大明奠定基础

三:弄权手段不同

这一点咱们做个简要总结就行

李自成登基之后,对于那些功臣们的态度只有一个——疑;洪秀全是从无奈——愤恨——屠杀——分化。而朱元璋比较直接,他没有进过“怀疑”做个过程,他想要的就是清除,至于这样、那样的罪名,无非是故意找的借口而已。

朱元璋的手段比李自成和洪秀全都狠,但是,他却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皇权的权威性,若非如此,很有可能走上类似于洪秀全的结局,这也是朱元璋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地主阶层的优势

这几方面原因是对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起义的对比和总结,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统一认识,但还有一个原因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地主阶级在起义中的影响

李自成在进攻北京时,打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旗帜,这一举措虽然迎合了部分农民的迫切意愿,但是,他纵容百姓和军队对地主阶层进行疯狂打抢的行为已经激起了地主阶层的愤怒,而他进入北京后无限度允许军队大肆抢掠的做法又同时引起地主阶级和平民阶层的不满,这都为他的失败埋下伏笔;

洪秀全“拜上帝教”的宗旨并没有和地主阶层产生明显冲突,故而,地主阶级在洪秀全起义之初并没有直接反对,有些人甚至因为民族情怀还大力支持太平军,这是太平军在起义之初 势如破竹的一个原因。但是,太平军发展壮大之后,对辖区内的地主阶层强制实施“太平天国”式的管理(夫妻分离、财产充公等),这必然引起地主阶层的不满,久而久之,就从支持转变成反对;

三人之中,按照常规推测,给地主放牛出身的朱元璋应该是对地主阶级最为排斥的一个,但是,前面说了,朱元璋在起事之初就很清楚自己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而团结所有阶层正是建立一个稳固政权的前提条件,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对地主阶级的成见,将其视为维护自己统治的一股力量。

李自成和洪秀全对于地主阶层的态度是先利用、再打压,而朱元璋恰恰相反,他是由敌视转变为拉拢,结果,李自成和洪秀全面对大好形势却在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后一败涂地,而朱元璋却在得到地主阶层的支持后建立了一个帝国。

那地主阶层在封建体制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依然可以按照金字塔构造来进行解读:

皇帝和贵族阶级出于最高的管理层,制定策略;

地主阶级是政策的推动者,是执行层

而平民阶级就是操作层;

咱们都说封建社会在历史上的意义重大,大在哪?时间久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不但是奴隶社会进化的结果,还是近代社会的基础,它承担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地主阶层亦是如此。它是连接统治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的纽带,统治阶层需要地主阶层来推动落实自己的政策,而平民阶层又需要通过地主阶层来向统治阶层表达自己的诉求,也就是说,地主阶层对其他两个阶层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么一来,地主阶层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朱元璋在建立政权之后,利用平民阶层对贵族阶层展开了清洗,但他打击的对象也仅仅是官僚集团,对于和他“颇有渊源”的地主阶层从未采取过极端的针对性措施,因此,即便在动荡之时,他也能得到地主阶层的拥戴,也才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李自成和洪秀全对于地主阶层态度的转变,更像是“过河拆桥”式的利用,在失去地主阶层这道屏障之后,即便有了平民阶层的支持,最终还是走向灭亡

地主阶级是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的产物,其栖身于封建制度的保护之下,成为封建制度的附庸品。虽然它在阶层矛盾出现冲突时能扮演“缓冲剂”的角色,但就其诞生的性质而言,它并没有脱离封建社会“剥削”的本质,甚至还是平民阶层仇视统治阶层的根源所在,因此,当封建社会走向终结时,地主阶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黑... 前言: 一群男人身穿破烂的衣服,被沉重的铁链拴在一起,脖子和手腕上绑着20斤的铁链,脚上还戴着笨重的...
原创 张... 在魏国历史上,张辽和张郃以出色的战绩为魏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被后人誉为五子良将。公元...
原创 杨...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解除了军队内的职位,由于他不再是中央领导的一员,组织便安排他搬出中...
原创 开... 杨成武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司令员兼政委,率领八路军在晋察冀一边打敌人,一边建立根...
什么叫丰神有仪?来辽博看宋代《...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表现主体的绘画作品,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成熟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画科。其中的故实、高士...
原创 1... 苏联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的粮食危机,第一次是在列宁时期,由于采取统一供给制度,所以农民知道他们自己种的...
原创 吴... 在明末清初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而这场起义的领导者就是号称“闯王”的李自成,李自成出生于陕西...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朱... 封建社会之中,皇帝乃是天命之子,既是国家的核心,也是军政大权的掌控者。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谁都能胜任的...
原创 新... 新四军遇到的这个难题有悖常理,黄克诚指示:宁可多花钱也要解决 抗战时期,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曾遇...
原创 为... 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谋臣,其地位极高。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如戏志才,郭嘉,荀攸等人,都是荀彧举荐...
原创 为... 1月4号突发奇想,打算写一次萨尔浒大战。到了今天,这几篇文章已经有了几万的阅读量,感谢诸位的捧场,同...
原创 回... 1949年,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时任中央情报部代部长的李克农紧急致电上海市市长陈毅,他在电报中写道:...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场面,尤其是最后那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谨行屡建奇功,刘夫人环甲守城 吐蕃遂并吞吐谷浑故地,诏徙吐谷浑余众居灵州。既而吐蕃遣大...
原创 彭...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国务院设立国防部长一职,彭德怀被任命为首任国防部长,...
原创 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国家的命运如同落日余晖,短暂而黯淡。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被掠夺230万平方...
原创 看... 影视剧中的孝庄,是一位拥有“沉鱼落雁”般容貌的草原美女。 不仅颇受皇太极的宠爱,而且能让多尔衮为了她...
原创 水...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时,说梁山上有9个“上上人物”,上上人物都是谁?他们的武功排名如何? 9、吴用 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