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就一点儿都不怕死吗?
迪丽瓦拉
2025-06-12 03:32:41
0

樊於期这个人,之所以能被我们大家记住,主要是因为高一语文课本里的《荆轲刺秦王》一文,内容选自《战国策》。

这篇课文说,公元前233年,秦国将领樊於期,因事触怒秦王政,孤身逃亡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并被拜燕国大将军,秦王政得知消息后,诛灭了樊於期的父母宗族。

(樊於期剧照)

公元前227年,秦国挟灭赵之威,陈兵燕国南界,准备顺势一举荡平燕国。燕国举国惊恐,太子丹亦恐惧不已,他托人找来刺客荆轲,要他刺杀秦王政。

荆轲说,没有足够分量信物的话,是不可能得到秦王接见的,那样就无法靠近秦王,实行刺杀了。于是,荆轲提议,用秦王憎恨的樊於期的人头,作为信物,再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作为贺礼,想必能得到秦王的亲自召见。

太子丹不忍用樊於期人头,作为敲门礼物,叫荆轲想其他的办法。荆轲只得私下去见樊於期,跟他说明情况,樊於期听到后,痛哭流涕的对荆轲说,只要能报父母宗族被杀之仇,便给你人头,于是樊於期自杀而死。

(太子丹剧照)

看到此处,就有很多朋友有疑惑了,樊於期为何会主动献出自己的人头,难道不怕死吗?

下面,笔者想说说自己的个人想法,但不能作为历史事实。

据《史记》记载,樊於期原本是秦国将军,他初次登场是公元前240年,吕不韦要报五国攻秦之仇,准备攻打山东五国的时候,那时大军出征,吕不韦命令长安君成蟜与樊於期率5万人作为后队。

后队这样安排,可能大有深意啊,成蟜与秦王政是兄弟,曾经也是争夺过王位的人,樊於期也是对吕不韦纳妾盗国的行为极度憎恨,这两人被吕不韦安排在后队,足见猫腻。

因此,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里,就有了这样的猜测:

宾客问吕不韦:“成蟜才17岁,又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怎么能让他领军呢?”吕不韦诡异的笑笑回道:“你懂个啥。”

另一边,成蟜因为啥都不懂,就去找樊於期商议军务,注意了,这时候樊於期并没与成蟜商讨军务,反而屏退所以下人,偷偷的对成蟜说:“现在的大王并不是先王骨肉,公子您才是,那吕不韦叫您独自领一军并没好意,若是大军兵败,公子您则被当成替罪羔羊,再以此除掉您,则吕不韦和他儿子吕政就能窃取嬴氏之国了。”

成蟜听后着急,赶忙问樊於期怎么办。

樊於期立马献上想好的计策,写篇檄文,昭告天下,直接曝光吕不韦与王后赵姬有奸情,且秦王政根本不是嬴氏血脉,而是吕不韦的种,号召秦国子民,立即跟随先王嫡子成蟜起兵,诛灭秦王政及吕氏势力。

(檄文内容)

于是,樊於期外出到处散布檄文,而成蟜则带着5万大军,在屯留反了,王翦、张唐收到消息,急忙回师平叛,诛灭了成蟜。

樊於期鼓动成蟜造反之事,没有暴露。

3年后,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任命樊於期为将,第二年,他被派出攻赵,与王翦、杨端和一起领军。

又4年后,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再次被派出征赵国,这次与他对阵的却是赵国名将李牧,樊於期大败,导致秦军损失惨重,樊於期畏罪不敢回秦国,直接叛逃到燕国,这才被燕国拜为大将军。

以人性的角度,笔者想说,如果樊於期真的不怕死,那么他根本不必逃亡燕国,直接以败军之将回秦国接受惩罚就行了,而且秦王政未必就会因罪而杀了他,因为李信曾经将20万秦军葬送在伐楚之战,也没见被族灭,打败仗没被杀的还有王齮、蒙骜,也没见被怎样。

反常的就是,既然打败仗不会被诛杀甚至被灭族,那为何樊於期会因败仗而畏罪潜逃燕国?

樊於期可能是私人原因,触怒的秦王政,让秦王必杀之而后快,甚至开出赏格高达“金千斤,邑万家”,这个赏格可不得了,跟万户侯差不多了。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於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史记·刺客列传》

(秦王政剧照)

太史公也不确定樊於期为何逃亡燕国,因此用了得罪于秦王,而不是用因触犯秦法的词语。

既然樊於期可以抛下父母妻儿逃亡燕国了,说明他是个怕死的人。如他是个不怕死的,又重情重义的话,怎么会舍得抛下父母妻儿,独自逃生?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樊於期因为私人原因得罪了秦王政,他胆小怕死,所以逃到了燕国,连累父母宗族,皆被秦王政诛灭。

荆轲向怕死的樊於期借人头时,绝对是不肯的,但太子丹的计策必须实行,可由不得樊於期不借,因此,笔者个人按人性猜测,肯定是太子丹与荆轲阴谋弄死了樊於期,对外说是樊於期自杀的,以保存太子丹的名声。

(荆轲刺秦王剧照)

关于荆轲刺秦王这一事,太史公也是照抄《战国策》的内容,但此书原作者不详,原来的书名不确定,成书也并非一时,很多内容甚至荒诞不经,汉朝刘向整理后,才定名为《战国策》。此书中很多内容详细至极,令人怀疑,如果不是亲历当事,怎么连对话内容也一清二楚?

补充一点,樊於期只是个将军,他的本分是行军打仗,这么热衷的鼓动王室成蟜造反,出于什么目的?樊於期其心可诛啊!

所以,樊於期是否真的怕死,各位读者,应该心里有想法了吧。

PS:纳妾盗国,世间有传言,秦王政的母亲赵姬,曾是吕不韦府上歌姬,因为怀孕之后,再送给公子赢异人。

后来,秦国民间一直有流传嬴政是吕不韦的骨肉,这是千古谜案,司马迁特意记载在《史记》里。

PS: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理由不充分,故不能证实。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她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呼风唤雨,却又被时代遗忘的红卫兵领袖。她就是聂元梓。 聂元梓,生于1921年的...
原创 晋... 1936年,傅作义从绥远返回太原,阎锡山密示某人请傅吃饭,而且一定让他坐首座。但到那天时,由于在座者...
原创 1... 文:回溯档案 编辑:回溯档案 前言 12世纪中后期,随着泰亦赤兀惕家族的分裂,蒙古部落迎来了历史上第...
原创 美... 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巨大恐慌。 1993年,在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访美...
磨盘山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南大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徐宁) 作为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成果展12月22...
花脚大仙分享:《昭萍之光——萍... 昭 萍 之 光 ——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2 萍乡博物馆常设陈列展 花脚大仙分享 萍乡博物馆基本陈...
原创 李... 揭秘秦始皇陵:水银迷雾中的永恒帝国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深处,一座陵墓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神秘。这便...
镇远:摸清文物“家底” 筑牢传... 近日,镇远县文物管理局积极开展文物资源大普查行动,全力摸清文物“家底”,对镇远县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
原创 秦... 标题:秦始皇陵现疑似“手机电池”物,专家困惑是否为穿越之物 XXXX网XXXX年XX月XX日 在...
原创 奚... 奚本金 微信版第1641期 编者按 奚本金先生,今年八十六岁,是宣城家喻户晓的文化老人。他...
原创 朱... 出生在公元1328年的朱元璋,本是南京一名农家的孩子。他的童年并不如意,家境贫寒,生活的窘迫让他早熟...
秦兵马俑二号坑首次出土“将军俑... 本报西安12月23日电 (记者张丹华)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秦兵马俑二号坑自1994年正式发掘...
原创 1... 196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接见了一批咱们国家顶尖的艺术家,那场面可热闹了。毛主席进到大厅,...
原创 李... 每个朝代开国以后,都会大封功臣,唐朝也是这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
原创 她... 独孤皇后伽罗,北周权臣独孤信之女,隋文帝杨坚之妻,隋开国皇后。也是中国女权主义的开创者和登峰造极者。...
晚清时代的流璃花卉盖罐 晚清琉璃花卉盖罐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瑰宝,融合了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工艺角度看,琉璃制作...
原创 回...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百年影像展开幕!到中山路看百年... 1875年,从日光岩眺望岛美路头及厦门城一带。 紫日提供 1875年,从日光岩眺望厦门岛美路头及厦门...
原创 赵... 赵破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剧性,以下是对其经历的一些看法。 军事才能与功绩 作战勇猛,战功赫...
原创 从... 说起中国的钢铁企业,鞍钢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它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即便是放眼世界,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