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曾规定:禁止后人食用人参,崇祯直至上吊之前才明白其深意
迪丽瓦拉
2025-06-12 09:32:05
0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长卷之中,每一个王朝的兴起总是由英雄豪杰们历经数代积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因此在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上下一派清明,体系制度之间有条不紊。

但是随着岁月的侵袭,原本运转顺畅的国家机器便逐渐生出了锈斑,身处其中的乡绅、官员以及皇室克制不住内心的贪婪,化身成为了这运转之间不断吸食着民脂民膏的肉瘤,最终濒临崩塌之中覆灭消亡。

在元朝末期,朝政上下的腐败已经病入膏肓,百姓在灾荒之中挣扎于生死边缘,家庭支离破碎,而从一代平民走至皇位最终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将那腐败的朝政以及民不聊生的景象深深印刻在心中。

在登基称帝之后,朱元璋颁布了一条表面上看有些奇怪的诏令,

那便是禁止自己的子孙后代食用人参

也不允许地方官员上贡人参。

究竟为什么朱元璋会颁布这样一条诏令呢?在禁止食用人参的背后又隐藏了哪些深意?

布衣天子

“莫道石人一只眼,黄河挑动天下反。”

1344年,黄河泛滥导致临近河流的山东与河南等地出现大范围的涝灾,随之而来的便是饥荒与兴起的瘟疫,昏聩到了极点的元朝官员连中央下发的赈灾金都不放过,最终导致大面积难民死亡。

在这一场饥荒之中,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少年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家中只剩下了自己与二哥,甚至连亲人的尸骨都找不到地方安葬,这个少年便是最终给元朝盖上棺材板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家破人亡只在一夜之间,悲痛之中的朱元璋还没想过造反这样大的事情,只是为了生计去寺庙当和尚,最后因为依旧吃不上只能拿着破碗四处讨斋饭。

这样的日子煎熬且痛苦,甚至看不到希望和出路,最终在绝境里朱元璋的内心燃起了反抗的火苗,他走上了一条无比艰难但目的地却是一片繁华灿烂的道路,用命运磨炼后的钢铁之心做武器,一步步最终从平民走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

在千年的封建王朝之中,如朱元璋这样从乞丐到皇帝的例子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也正因如此,朱元璋非常清楚百姓的疾苦,他对官员是既痛恨又怀疑,总是期望着能够在自己的手里创建出一套天衣无缝的制度来,让所有的腐败与贪污都彻底根除,为此朱元璋称得上是殚精竭虑,最终他还真制作出了一套十分详实的系统来。

缜密的布置

为了收拾前朝的烂摊子,朱元璋在前朝的基础上耗费巨大精力,制定了尤为详实的户口制度,以“黄册”为名收藏在专门的档案库内,此举既方便税务的收取,也能够尽可能地杜绝在税务收取上官员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

对权力欲望极深的朱元璋废除了宰相这一个职务,还希望能够将皇权延伸到极致,不仅仅每一个村子每一个镇子,而是要到每一户每一个人。

在档案库的建立同时,朱元璋设计了一个在当时逻辑极为自洽的上下级系统,并且存在着明确分出的区域内的每一户进行轮流的监管,以确保一切能够公平公正,杜绝腐坏的可能。

在这样严密的系统布置完善之后,朱元璋依旧觉得不够安心,对于贪污腐败的刑罚施加到最重的程度,贪污六十两银子就斩立决,他想要用威慑力来迫使手下的官民远离贪腐。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县衙内大门与二门之间安置土地祠用来剥贪官的皮,以及百姓可以检举贪官这样看着就令人咋舌的规定,都是朱元璋为了能够尽量减少腐败而做出的最大努力。

“知民生,知民苦。”朱元璋忘不掉自己少年时的那一段痛苦的经历,除了对于贪腐的铁腕政策,他还注重于勤俭,甚至还说过:“国家应当把养育人民当作首要任务,怎么可以因口腹之欲而使百姓劳累呢?”

把天下牢牢攥在手心的朱元璋特意颁布了一条诏令:禁止后人食用人参。

当时人参作为中药之中被百姓广泛知晓的药材,因为其功效而一直受到贵族皇室们的钟爱,有许多人甚至在家中备好了人参,只等自己体质虚弱时服用补充身体的元气。

朱元璋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知道某些官员为了自己的仕途讨好皇室,会强逼当地的百姓找寻人参,平白增加人民的负担,因此才下了这样的诏令。

但朱元璋这一条诏令真的仅仅只有这一重意思吗?

可惜他的子孙后代都没有能够领悟其中更深的含义,直到崇祯帝自缢之时才恍然大悟。

一代不如一代

朱元璋是从刀山火海里闯出来的,这大好的河山也是他呕心沥血一生才换来的,他知道痛苦因此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才会真正体会到百姓的难处,但是他的子孙到了后来却往往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在深宫中长大,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做勤俭和为百姓着想。

一开始诸如朱棣、朱瞻基等人,还深受朱元璋的影响,懂得休养生息的珍贵,因此开创了一段辉煌繁盛的“仁宣之治”。

但是到了后来,登基的皇帝便往往多耽于玩乐和声色犬马,哪怕勤恳执政却也总被奸佞蒙骗,引得朝野上下动荡不安,不断往百姓身上增加负担。

诸如两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偏信太监王振,御驾亲征也先,导致大明精锐部队在土木堡全军覆没,不仅自己成为俘虏,还导致大明差点走上宋朝的老路。

明英宗之后,虽然也出了如明孝宗朱佑樘这样励精图治的皇帝,但更多的却是这样耽于玩乐诸事不管的昏君。如万历和嘉靖两位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前者亲政后数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后者则沉溺于长生道教之术。

万历在位期间,为了能够扩充自己的内库,甚至不惜向民间加征税款,以供自己在宫中玩乐和挥霍。

每一位沉溺在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中的皇帝,都是在无限度地挥霍着祖父辈们积攒下来的家业以及来自百姓身上的油水,他们不仅自己挥霍着,还带动着手下的大臣们搜刮民脂民膏。

朱元璋缜密的制度布局,就在不肖子孙们的肆意妄为之下,演变成了更加束缚住人民的枷锁,曾经元朝的末路似乎又投射到了明朝的江山之上。

王朝覆灭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明王朝从兴到衰,不单单是某一位皇帝的过错,而是每一个沉溺在享受之中的皇帝和大臣们共同推动的结果。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之时,大明已经行将就木,原本记录着点点滴滴的档案库成为了废纸的堆积处,朝廷上下之间的勾连错综复杂,百姓痛苦不堪,国家的内部也极为空虚,甚至连征战的银两都没有。

崇祯十七年三月,当李自成的大军闯入北京城,崇祯在绝望之中走到煤山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就在那一刻,他才终于明白,朱元璋那条关于人参的诏令其中包含的深意在于勤俭和廉明,是对民生的关怀,而一切那些昏君都无从体会。

小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能力以及优秀的将领,同时还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因此他深刻明白皇帝应该考虑民生的幸福,为天下做节俭的表率,严查贪污腐败,让江山始终清明一片。

但是他明白的道理,他的子孙却并不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因此才会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纵情于享乐玩闹之中,由此才带来了王朝的覆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