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代“新农村建设”本想造福于民,为何造成农民起义频发?
迪丽瓦拉
2025-06-12 17:32:04
0

宋朝时期是我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多个政权对峙的时期。因此无论是从军事意义上还是从经济意义上,提高农业的保障对统治者来说都是尤为关键的一项举措。

但是宋朝统治者在繁荣经济的刺激下并没有真正地给农民以保障,而是纵容地主发展乡绅,层层剥削农民,最终导致了宋朝成为历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

起义军

宋朝为了经济煞费苦心

1、劝课农桑

《宋史·王衍传》记载:“河北为天下根本,其民俭啬勤苦,地方千里,古号丰实。”

将当时的农业大省视为天下根本,由此可以看出宋朝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对于农业,宋朝的统治者是不惜花费极大的心血的。劝课农桑,发展农业一直是宋代考核官员的主要内容。而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证明,宋朝的知州知县等官员都以劝农之职入衔。虽然从行政管理的意义上来说这种方式的作用并不大,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思想方面,这样做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这些官员每年都要作《劝农文》来宣扬统治者的“德意”,如况钟曾作《劝农诗》:“嗟我微材愧牧民,车驱有句向农申。人生务本惟耕凿,世道还醇重蜡豳。粒粒皆从辛苦出,般般无过朴诚遵。迩来弊革应须尽,并戴尧天荷圣仁。”

官员们在耕种时间更是会到田间地头来引导乡民进行耕种,劝乡民尽心务农,将精力放在生产上。虽然它更像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活动,但是对于引导耕种,促进生产方面还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农民

2、商品经济

在宋朝前期繁盛的景象下,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品在市场上快速流通人口的流动也随之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得以推进。

乡村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即为草市的兴盛。宋神宗时期,全国的草市多达276个,每年能带来420多万贯的经济收益。这些草市就分布在新的城镇中,既可以将乡村中生产出来的商品集中输送到城镇中去,为城镇带来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物资,又可以以城镇的经济来辐射乡镇,带动乡镇的经济发展,将乡镇作为城市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城镇生产中除了更加便利的经济以外,其他辅助性的设施也更加全面,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国家也能够扩大自己的收益。

宋代城镇

3、乡民自治

由于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极度重视基层政治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局限性,在皇权的下沉方面依然有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宋朝开始推行乡民自治,通过乡规民约来对基层百姓进行管理。

担任管理者的往往是一些返乡的官员或者是当地的乡贤,制定出一些当地的民约,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都包含在内,对于乡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约束力。有些仅仅是道德上的约束,有些则具有半官方的性质,拥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种做法本想造福于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发挥治理作用。但是缺点在于过于理想化,因为只要是当地的富户或有影响力的宗族都可以参与管理,管理者能力良莠不齐,道德准则也有待考。

他们拥有着不小的权力,可以以自己的想法改变整个乡镇的守约准则,甚至可以对乡民加以惩罚,但是他们又不是正规官员,加之处于政权的末梢,政府很难对其加以管理。他们名为乡贤,实际上极易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幕后推动力,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进行暗箱操作。

新农村建设实则是搜刮民脂民膏

1、北宋苦税

在繁盛的市场刺激下,宋朝的统治阶级为了更大地获得收益,从而采取了种种手段。

宋朝初期,为了削弱武将的实力,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了使武将交出兵权而大量地赏赐钱财和田地,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下令各地方官应当鼓励农民进行耕种,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国家则通过收税等方式来积累财富。

杯酒释兵权

但是这样的国家政策对于农民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样对权贵也不能起到约束作用。在这样的政策影响下,权贵可以大肆收购土地而不受到限制,从而使国家的土地集中加剧,最终导致了大部分的国家征税都落在了农民身上。

在这种政策下农民很难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许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耕种地主家的土地,这样他们不仅要付给国家沉重的税款,还交给地主租金,受到双重剥削,很难拥有自己的财产,如果遇到年景不好的情况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因此宋朝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农民起义的次数可以说是史上第一的。

2、南宋苦役

到了南宋时期,国家因为连年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再加上大量的对外妥协手段如“岁币”等,以及统治阶级越发荒淫无度,挥金如土,官府对于民间的征税比北宋更重,不断用各种手段来剥削农民,来增加收入。

剥削农民

不仅如此,南宋还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征大量的农民服役,如力役,来从事各种繁重的工作。由于待遇极差而工作极苦,许多农民听闻自己需要服役后便自缢了。除此之外还有差役、免役诸钱和义役负担,要么是风险很大,出力不讨好的活被强行加在农民头上,要么就是以新的名目向农民征收税款。

苏东坡在《苏东坡集·奏议集》中认为“自古役人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虽其间或有他物充代,然终非天下所可常行。”

即改百姓出力为出钱,是对百姓利益的一种损害。尤其是遇灾年可免赋税,但役钱不能免,等于增加一项苛税,更大程度地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

总结

宋代虽然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促进更先进的农村建设,使得经济迅速腾飞,国内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这种繁荣景象更加地刺激了统治阶级的挥霍,从而使统治阶级加大了对农民的掠夺。

再加上宋朝本身官员体系的庞大,各项开支众多,以及宋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严峻,连年征战的军费支出过大,综合导致宋代爆发了一次又一次农民起义,而宋王朝也最终在这种环境中走向衰落。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与重农政策

2.宋朝的“新农村建设”

3.从经济史角度透视宋朝三百年

4.从北宋至近现代的名人税收思想集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冷... 冷兵器时代,城池是抵御外敌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广阔的平原地带。作为进攻方来说,攻击线上的城池必须一座...
原创 同... #历史开讲# 今天先简要的说说公元前325年之前的秦国发展!之所以单说这一段,主要原因在于从秦惠文...
原创 开... 开元盛世:却隆恩张果老归山,回纥至此强大起来 汾晋间有一方士,须发垂白,神气清癯,常踯躅道旁,能数...
原创 《... 沈图南化名涂南申,以 赣南 经济封锁特派员的身份莅临赣州主持对苏区经济封锁计划,此时的魏若来已是苏区...
原创 周... 前言 周世宗柴荣,作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位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宦官干政等重重挑战,虽然他采取了...
原创 光... 在1908年深秋的那个10月21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的生命意外地画上了句号。令人震惊的是,仅仅相...
原创 李... 慈禧太后以她惊人的政治智慧和冷酷无情的手段统治了中国长达数十年之久。 她操纵着朝政,左右着国家的命运...
元宵灯谜会点亮“开学第一课” 极目新闻通讯员 金大成 “王安石变法谋新局——打一数学定理”“青铜何器载九州?——打一历史名词”……...
原创 1... 【前言】: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以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闻名于世。然而,在公众形象的背后,甘地...
原创 齐...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周武王率领大军东征,灭掉了商朝,成为天下之主。之后,周武王分封天下诸侯,...
原创 李... 1955年,军衔授予仪式在中南海召开,凡是对新中国之成立有过重大贡献的军人,都被授予了相应的军衔,其...
原创 世... 一、写作目的 2023年12月26日,“南水兮”发表了作者为“nanshui”的文章《用马克思批判马...
原创 清... 1922年,郭布罗·婉容十六岁,被推举进宫,成了清代末代的皇后。那这个女人到底是谁,身为最后一任的女...
黄旭华:为什么日本人想进就进,... 黄旭华本来打算是学医的,因为父母都是医生,所以他就很自然地想子承父业。可是小学毕业后,抗日战争爆发,...
原创 “... 老话说“子孙有本事,祖先会显灵”,这话听起来玄乎,实际上啊,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里的“祖先显灵”,并...
原创 刘... 刘备死后,为何诸葛亮打仗连连受挫?姜维不小心说漏了嘴 导语:三国之中,蜀汉拥有诸葛亮这等奇才,本应该...
原创 如... 现代的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朋友表示支持的点赞、评论往往对我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古代人虽然没有像我们...
原创 清... 关于清朝不少的历史事件,大家是从影视作品当中了解的。 清朝的皇帝的儿子比较多,比如说乾隆生了不少,同...
原创 清... 清代官场如同一场错综复杂的权谋江湖,提督与巡抚之争如风云变幻,品级、文武之别交织在历史长河中,为这场...
原创 小... 中国的古代是一个非常讲究等级的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各个阶层的所对应的位置,君臣、主仆等都有着分明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