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件珍贵藏品,精美异常却带着血腥味,秦国霸业因它而兴起
迪丽瓦拉
2025-06-12 18:03:10
0

在国家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文物让人目不暇接,国宝级的藏品也是屡见不鲜。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很难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悠远,但有一件文物,小珏认为是非看不可。它不仅仅是代表了2000多年前世界最顶尖级的制造水平,见证了秦帝国的无数辉煌,而且还带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

这件藏品就叫做“五年相邦吕不韦戈”,本来是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的旧藏,曾经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后来被征集到国家博物馆,并作为国宝珍藏。戈是古代最常见的曲头兵器,戈头由青铜或铁组成,下面多安装木制长柄,属于长兵器类。因为当时大量出现在战场中,所以现在的戈存世量并不罕见,尽管长柄很难保存,但戈头却并不少见,那么为什么这件文物,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很多人可能就联想到“吕不韦”三个字,认为这是吕不韦随身携带的。其实,戈是一种重兵器,主要还是对抗骑兵使用。作为丞相的吕不韦,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更没有必要战斗在第一线,所以他应该没有可能使用如此沉重的武器,顶多是佩戴防身的宝剑。

这件文物之所以和吕不韦扯上关系,主要是因为戈胡部的两侧均有铭文,其中正面是: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背面的铭文是:诏事。属邦。

背面铭文“诏事”是原刻铭文,“属邦”是后刻铭文,关于它们的精确含义,在考古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但一般认为,这就是当时武器制造部门。最有讲究,也最让人启示的还是正面的铭文。

“五年”,应该是指秦王政五年,即公元前242年。吕不韦因为拥立嬴政有功,当时就担任了相邦。相邦即我们熟悉的相国,在汉朝建立后,为了避开国皇帝刘邦的讳而改的。

“相邦吕不韦造”,当然不可能是他来亲自打造,而是由吕不韦作为负责兵器的最高长官。它的打造者,也写得清清楚楚:工寅。而且监工丞蕺、兵工厂厂长诏事图,都记载得非常详细。这是为什么要如此细致,要知道,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在浩如烟海的兵器上刻上铭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秦国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其实,这便是秦国能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极为科学的制度,它就叫做“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个说法,首先出现在《吕氏春秋》。从这件文物上可以看出,秦帝国实行的是一整套严密的管理方法。即使是一件普通的兵器,都由相邦、工师、监工、工匠四级的名字,无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能追朔责任人,直到相邦吕不韦也要被问责。

这样的方法,就避免了有人偷工减料,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情况。这种问责是终身的,虽然我们目前并不知道如果出现问题,到底要承担怎样的处罚,但按照秦律的严酷,这一定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不光是秦国的武器,就连秦国的普通物品,往往都有这样的铭文。比如秦长城的砖头,比如秦兵马俑。这种制度,已经贯穿了整个秦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秦人血液中不可缺少的基因。秦国就是依靠这种管理法宝,大大激发了全国百姓的责任感,从而在乱世之中雄起,最终结束了战国时代,一统天下。这至少也是秦国辉煌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这件“五年相邦吕不韦戈”,并不是孤品,在1974年出土于兵马俑一号坑中就出土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另外“八年相邦吕不韦戈”和“九年相邦吕不韦戈”都曾经在陕西省三原县与四川地区被出土发现。可以肯定地说,因为当年秦国兵力之盛,制霸天下,还有很多类似地戈沉睡在地下,特别是始皇陵。但是,这并不妨碍“五年相邦吕不韦戈”依旧是一件国宝,因为它带给我们地思考启示实在太多,您说是不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时代是一个充满纷争与变革的时代,诸侯争霸,英雄辈出。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楚...
原创 苏... 勃列日涅夫那会儿,苏联可真是风光,像是那种高楼大厦上的金尖塔,远远瞅去,闪闪发亮。二战后,这帮人把自...
原创 清... 看过古装影视剧的小伙伴对流放宁古塔并不陌生,一些罪犯通常会被统治者流放宁古塔以做惩戒,这种现象在清朝...
原创 秦... 前言 统治者想要永远掌权,江山永不倾覆,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民心,赢得百姓的支持。这是每一个帝王必须面...
原创 蒙... 蒙哥,是统一的蒙古帝国最后的大汗,自蒙哥之后,蒙古帝国就四分五裂,演变为了元朝和四大汗国并列的局面,...
原创 在... 以前咱看《三国演义》,觉着那个刘备了不得, 不仅他自己仁义,而且手下还有那么多达人: 像关羽啊、张飞...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他年轻时候,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吃了很多苦头,为了生存下去,他在社会...
原创 清...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清朝晚期的剃头匠人为客人掏耳朵时的情景。客人手里还拿着一个烟斗,那时候去理发,不仅能...
原创 清... 俗话说:自古帝王多薄情,生在帝王家意味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也伴随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变幻莫测...
原创 诸... 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之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从223年刘禅登基到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
《资治通鉴》:王安石的改革与争...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性的改革家。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宣言闻名于...
原创 1... 1947年,国军一个参谋被我军俘虏,他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军区司令亲自接见,这个人名叫赵炜,他是国...
原创 晚... 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东方古国,开始把人民的生活推向了水深火热的地步。很多武...
原创 1... 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国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想方设法施救,蒋介石甚至接到了爱因斯坦的致电:“陈...
原创 北... 不吹牛,不说暗话,就让我们来评断宋朝是不是大一统。 要说中国的统一,恐怕在秦王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
原创 母... 引言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原创 司... 司马懿死后其陵墓为何从未被盗,只因其临终时留下“六字真言” 司马懿20岁被曹操任用,他留给世人最大的...
原创 原... 雍正是历史记载的清朝非常勤勉的一个皇帝,在位13年,励精图治,他留下的政治经济遗产使得他的继承者乾隆...
“剃刀将军”东条英机:陆军普信... 以下文章来源于循迹晓讲 ,作者三喵先生 说到东条英机,相信哪怕不熟悉二战的朋友也有所耳闻,这位甲级战...
原创 历... 这是一个历史谜团! 据《史记》等典籍记载,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意思是说,黄帝手下的百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