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之所以最后能实现统一,和下面这些人才的任用息息相关
迪丽瓦拉
2025-06-12 23:03:41
0

秦国之所以最后能实现统一,真的很大程度就是靠着这些其他国家的人才助力,才一步步走向强大的。

尽管在秦秋战国这么多国家当中,秦国的起点很低,又长期偏安一隅,所以他们始终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重视从其他国家引进人才,甚至敢于将相权、兵权交到这些“外来人”的手中,这都是颇为难得的。

下面,我们就随着这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来回顾那段秦国的奋斗发展史。

一、“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春秋时期,秦国最有名的君主莫过于秦穆公了,而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看重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五张黑羊皮换百里奚的故事了。

“五羖大夫”——百里奚

百里奚本来是春秋时虞国的大夫,因为虞国被晋国给灭了变成了俘虏,后来更是作为陪嫁奴隶随秦穆公的夫人穆姬(晋献公之女)被送往秦国。半路上,百里奚偷见个空当就逃了,一路来到楚国的宛邑,结果被楚人抓去当奴隶安排放牛去了。

秦穆公之前就听说过百里奚的大名,于是就用按奴隶的价格,即五张黑羊皮,从楚人手中悄悄地换回了百里奚,直接拜为大夫,人称“五羖大夫”。百里奚感念秦穆公知遇之恩,相秦七年里,“谋无不当,举必有功”,是当时秦国称霸的头号功臣。

制霸西戎——姬由余

如果说百里奚对秦国最大的助力是教化治国的话,那由余就是秦国开疆拓土最大的助力了。由余的先人本是晋国人,后来由于晋国动乱,流亡去了西戎之地,而由余在初识秦穆公的时候就是以戎王大夫的身份相见的。

当时,戎王听说秦穆公这个人挺贤能的,未来可能会给他带来挺大的麻烦,于是就派遣熟悉中原的由余前去观摩观摩,结果秦穆公也早就听说过由余的才能和品德,直接就设计把由余留在了秦国,拜为上卿。

由余上任后,直接向秦穆公建议,将东争战略改为西进,一举将西戎十二国并入秦国版图之中,“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后来秦穆公称霸正得益于此。后来,由余死后,穆公罢朝三日,以示哀悼,足见其在穆公心中的地位。

二、变法图强——商鞅

秦国虽然在秦穆公时期曾称霸一时,但秦国长期羸弱的事实却一直未能改变。尽管我们在地图上看得到战国初期的秦国面积很大,但其地广人稀,土地贫瘠者众,所以秦国在与东方强国的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当时的秦国被称为“东不能出崤函,南不能及巴蜀”,可见其困境。

一直到秦孝公时期,一个求贤令引来了卫国人卫鞅,才终于使秦国走上变法图强之路,秦孝公因其对秦国的功劳,封其在商地,因此卫鞅才更多地被称为商鞅。

商鞅的变法核心就在于废除了世袭世制,采用军爵制来奖励军功,与此同时又采用一系列鼓励人口的政策,并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为了能更好的施行新政,摆脱旧贵族的束缚,秦孝公甚至在公元前350年,接受了商鞅的建议,将都城迁至了咸阳,这里也成为了后来大秦帝国的都城,人人向往之地。

不过,商鞅的结局不如前面两位那么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为缓和旧贵族所带来的压力,拿商鞅来当了替罪羊。幸好,商君虽死,他留下的“新法”留了下来,秦国也逐渐崛起为超级大国了。

三、六国人才交相辉映

1、商鞅变法后,又有两个魏国人成为了秦国强大的助力。

其一是公孙衍,如果不是他的家乡阴晋在他出生前约30年(公元前389年)的一场大战中被魏将吴起夺走,也许公孙衍就是在秦国阴晋出生了。而公孙衍对秦国立下的最大功劳就是帮助秦国重夺河西之地,这个秦国通往中原的要冲地带。

另一个是张仪,“连横”的缔造者,他对秦国最大的帮助就是让秦国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不至于拉来太多的仇恨,成为众矢之的。

2、强大的楚国势力

提到秦国的“外来人才”,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下人,即就是秦惠文王的妾氏芈八子,也就是后来宣太后。

这个来自楚国的“小女人”,在秦国掌权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其声势和地位竟远在其子秦昭襄王之上。在他掌权期间,秦国不但没有发生动乱产生倒退,反而继续大跨步地向前迈进,更一举除掉了西方的义渠国,使秦国从此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只面对来自东方六国的威胁。

3、范睢、吕不韦与李斯

范睢,魏国人,秦昭襄王时期为相,助力昭襄王从宣太后手中夺回权力,提出远交近攻之策,拆解合纵联盟,并开始着力发展巴、蜀。

吕不韦,卫国人,在韩经商,于赵发现嬴异人,此后助力嬴异人成为秦王,并在秦国为相多年,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并使秦国王权平稳过渡。

李斯,楚国人,秦朝丞相,秦始皇时期的很多政策,如废分封设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都是由他提出建议或执行的。

这三个人也都是外来的、秦国强大之路上的助力者,只不过,相对来说毁誉参半,结局也都不太好。

4、蒙氏家族

蒙氏家族是秦国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始于蒙骜(齐国人),其后有蒙武,终于蒙恬、蒙毅,都是秦国的重臣,为秦国开疆拓土、内政外治都付出了很多。在秦始皇时期,蒙恬、蒙毅也都是始皇帝最信赖的人,只可惜最后死于赵高之手,殊为可惜。

5、郑国

提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父子的名气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但论起对秦国帮助最大的却是“间谍”郑国。

郑国原本是韩国为了“疲秦”而派出的水利专家,目的是使秦国陷入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之中,无力东进攻韩。结果,在郑国主持下,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却让秦国一次性增加沃土达灌溉田地四万余顷,这个“疲秦”之计,虽然花费了秦国十年的时间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极大地加强了秦国的后勤保障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郑国渠建成后仅仅6年,韩国就被灭了。

鲜花说

最后,水一白还想说一句,尽管说秦国的成功得益于这些外来人才的帮助,但并不是说其他国家就都是排斥外来人才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人才流动还是非常频繁的,如上文所提到的公孙衍就曾经在秦国、魏国、韩国都当过官,最后终老于秦国的。只能说,其他国家缺少和秦国一样的危机意识,也没有像秦国那么多优质君主,这才使得秦国从最初的四处收罗人才,到后来人才争相投奔,直至统一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隔壁老孙) 【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小传:一次、一次、又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传奇少...
深挖坦桑尼亚贸易数据,对中非贸... 在中非友好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往来成为连接双方的重要纽带。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原创 滕... 滕王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
原创 多... 多尔衮应该没有想过,自己死后几百年再被提起,是以如此屈辱的方式。多尔衮为清军问鼎中原劳苦功高,掌握大...
原创 细... 十大美男子中的第一位,自然就是潘安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说一个人长得非常帅的时候,也都会说他貌...
亚美尼亚是怎么成为第一个基督教... 这个不寻常但有吸引力的基督教十字架位于中世纪的Surb Karapet教堂,该教堂位于今天的亚美尼亚...
原创 夏... 古代中国商朝的迁都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充满了辉煌与荣耀,也蕴含着无数的谜团和故事。在这个...
原创 原... 晚清妃子长的真的美么?一组对比照告诉你,看完瞬间不淡定了 看过清宫剧后,很多男人都羡慕皇帝有后宫佳丽...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 东汉末年,传承了数百年的汉室走向了衰微,刘家的皇帝们再也没有...
原创 赵...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北宋...
原创 在... 引言 句丽方窃据,唐将已专征。国破千年恨,兵穷百战平。——《吊高丽》 朝鲜半岛上古时候的国家叫做高句...
原创 原... 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享年66岁。 那么成吉思汗到...
原创 作... 根据史料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生中有8个儿子,其中他最疼爱的是老三刘如意,最终继承大统的是老二刘盈...
原创 原... 1908年11月14日,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在瀛台郁郁而终,年仅38岁。光绪4岁即位,亲政后渴望能有...
原创 清... 1882年8月25日,韩国尚处于李朝统治时代,也就在这一天,一支清军突然来到李朝的首都汉城。清军的神...
原创 郑... 引言 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其实相比于什么...
原创 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
原创 大... 众所周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存续了276年,传了12任皇帝。古人有给身故之人立牌位的习惯,但...
原创 4... 1940年2月4日,对苏联人民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曾经的苏联二把手尼古拉·伊万...
原创 你... 你不姓关,我不姓曹,咱哥俩喝一杯!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