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名将种谔替宋神宗背黑锅,后来家族兴旺,高官辈出
迪丽瓦拉
2025-06-14 05:02:35
0

文/王国栋

1067年,北宋名将种谔不经请示,擅自率军包围西夏大将嵬名山老巢绥州,迫降了这个人口一万五千户,军队一万人,牲口百余万的大部落。消息传到开封,宋神宗开心得不得了,打算下旨重赏种谔。却不想宰执大臣讨论的结果是种谔违法进兵,无故挑起西夏和北宋的战端,应该押赴京城问罪。宋神宗争不过满朝文武大臣,只好下旨将种谔押赴京城问罪。

种谔进兵绥州这件事情,北宋的宰执大臣确实不清楚,但是有两个人是知道内幕的。一个是宋神宗,一个是延州转运使薛向。这次行动是宋神宗下的密旨,让种谔谋取横山,对西夏实施战略包围,而密旨是由延州转运使薛向带给延州守将种谔。整个进兵计划,种谔的直接上司,延州经略陆诜并不知情。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边境守将未经殿帅府批准,也没有取得直接上级的命令,就率军夺取了西夏一个州,俘获西夏人口十余万,牲畜百万头。

种谔率军取得了北宋开国以来对西夏最重大的军事胜利,心想怎么着也得加官进爵。却不想还没有高兴几天,传来的却是要将他押赴京城问罪的消息。手下将士闹腾起来,均表示不服,要共赴京城为主将辩解请功。种谔倒是看得很开,支走了所有亲兵包括儿子,将宋神宗给自己的密旨一把火烧了,引劲就缚。

种谔押赴开封后,经过宰执大臣讨论,处理意见为削职为民,发配边关充军。宋神宗不批准,将种谔降了一级,发配他州任用。因为不知道与西夏开战是宋神宗的意思,种谔只是奉命行事,替宋神宗背了黑锅,因此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宰执大臣还是不依不饶,非要严厉处罚种。宋神宗哪敢说出事实真相,以种谔乃名将(种世衡之子)之后,处罚过重为由,敷衍了事。

种谔为宋神宗背了黑锅,这个事情他们君臣是心照不宣,只是瞒着朝廷文武大臣而已。不到半年,种谔官复原职,种谔的顶头上司陆诜却因为在弹劾种谔这件事情上太卖力而被调往秦州。

1069年至1071年,种谔在西北边境接连战胜西夏名将罗兀、吐蕃名将唃厮啰、董毡、鬼章,为北宋包围西夏的战略意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威震西北,升任文州刺史、泾州知州等职。要知道北宋官场是重文轻武,文官外调武职容易(如范仲淹、韩琦等人),武将升任文官难,种谔能够从一介武夫做到刺史、知州,难能可贵。

1083年,种谔因患痈疽病逝于延州知州任上,终年57岁。种家名将辈出,种世衡之后,种谔兄弟八人(古、诊、谘、咏、谔、所、记、谊),皆为当世名将,但以种谔战功最大,成就最高;种记之子种师道、种师中,是北宋王朝最后的顶梁柱;种师道之子种浩、种溪,亦为北宋名将,均在与敌国交战时为国捐躯;种师道之孙种彦崇,南宋初年战死。后种家渐渐没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离不开马皇后?不仅... 创业之基石 因为女性的身份,马皇后在正史中的记录并不丰富。只在《明史》《明书》等史书中有详细记载,目...
原创 揭... 她是“先有公主,后有大唐”的,大唐第一公主,率领一骑娘子军打下了李唐的半壁江山,成了中国古代唯一一个...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一次刘备兵败,刘关张三兄弟各自下落不明。其中关羽被曹军所围。因曹操爱关羽之才不忍强...
原创 谭... 在《志愿军英雄传》和《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中都有记载过一位英雄:在金化东南三九零高地狙击敌人的过程中...
原创 晚... 序言 1863年12月6日,苏州太平军势力决定归降清廷,李鸿章作为主事大臣在苏州设宴迎接太平军的八大...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魅力的人物。他的经典语录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
原创 晚... 盛唐至晚唐:诗歌之巅峰与思辨的辉煌 诗歌文化在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巅峰,从初唐到晚唐,伴随...
原创 毛... 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在东北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在长春等几个大型城市中,蒋介石对此心急如焚。 为了...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隋朝覆灭,乱世纷争,群雄逐鹿,谁将成为这风云变幻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聚焦夏商周大型都邑遗址的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
原创 李...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无法忽视。然而,他曾有机会称帝,这个...
原创 万... #深度好文计划#人们常说,真爱需用心灵去洞察。在红尘中,物欲与俗事似乎主导了一切,乍看之下,那些皇权...
原创 冷... 大历史下的普通人如何生存?这个问题之下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多数时候,普通人是没有选择的,尤其是当普通人...
原创 太... 引言 民国时期,一般是指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起,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岁月,一共将近...
原创 打... “诺门坎战役”后,一向眼高过顶的板垣征四郎从陆军大臣的位置上被踢了出来,外放到中国派遣军当参谋总长了...
原创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钱穆1《国史大纲》 公元 581 年,杨坚代周建隋,结束了自西晋末...
原创 朱... 没有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和器具,在古代,你知道如此坚固的长城是怎样建成的吗?咱现在一般说的长城啊,其实是...
原创 李... 在隋唐时代的辽阔旷野上,一场决定命运的对决悄然拉开序幕。 天空昏暗,厚重的云层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笼...
原创 袁...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众人的喜爱。书中虽然有抑曹扬汉的主观因素,但是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
原创 陈... 陈毅和粟裕是我军之中非常出名的一对搭档,两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在华东战场上打出许多漂亮仗。 不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