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为二弟三弟报仇攻打东吴,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呢
迪丽瓦拉
2025-06-15 02:32:58
0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因为夷陵之战被陆逊击败,不仅刘备因此病死,蜀汉的元气也因此受到极大的损伤。

首先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刘备怎么也没有想到,吴蜀联盟顷刻崩塌,吴国背信弃义杀害关羽让刘备恨之入骨,刘备登基之后决定讨伐东吴,还没准备好二弟因喝酒鞭打士兵被杀,两位爱将、兄弟之死都与东吴有关,况且又有桃园三结义的盟誓,刘备也不愿违背誓言,将士上下也是同仇敌忾,于是便发誓与东吴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举全国之兵伐吴。

既然这个时候刘备东征孙吴势在必行,那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呢?

1.诸葛亮需要坐镇后方,刘备占领蜀地,建汉称帝,人心并不稳固,内部派系暗流涌动,北方又有曹操大军虎视眈眈。因此,刘备考虑到,一方面,伐吴固然重要,但是作为自己唯一根基的蜀地大本营更加关键,而且在这关键时期,更加需要一个当家人坐镇,稳固内政,以防边患。而另一方面,大军出征,粮草供给线漫长,而有诸葛亮在可保后院无忧,粮草也有保障。因此,刘备出征,在关羽、张飞等亲信都死了的情况下,也只有诸葛亮固守大本营,刘备在外征战才能真正放心。因此,不能带诸葛亮。2.刘备戎马一生,此次出征第一次率领几十万马,拥有绝对的自信,没想到自己会栽跟头,这可能也是没带孔明的原因。3.虽然诸葛亮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不过,后人却认为军事不是诸葛亮的长处,诸葛亮更像是萧何、张良,也即擅长于治理、后勤等。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由此,可见率兵打仗并非诸葛亮最擅长的事情。

喜欢历史的请点赞,并关注小编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备在荆州时曾错过一员大将,此人在五十年后成为灭蜀的主力,仅一战便使蜀汉灭亡,连姜维也难以与其抗衡。...
原创 裕... 在二战期间,日本的裕仁天皇(昭和天皇)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当时的战争年代,他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诺敏死前,为何大喊3声“冤枉”... 诺敏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角色,他的出场和退场都极为迅速。同时,正因为诺敏的事件,刚刚成为上书...
原创 曹... 前言 关于曹操一生共有多少个女儿,这一点史书并未有明确记载,据《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曹...
原创 北... 众所周知,清朝虽有十二帝,但从咸丰帝之后,权力就尽归慈禧太后,其后的同治、光绪都是她的傀儡。而慈禧贪...
原创 长...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玉真公主可以说是《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和惊喜,她的形象参照了唐朝仕女...
原创 卧... “识千里马者伯乐耶”。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古代一直都不缺少壮志难酬的人物,比如,岳飞有驱金心,可却无人...
原创 霍... 我们曾不止一次讲过照耀千古,汉武帝时千里奔袭、收复河套,纵马阴山,打得嚣张百年的匈奴,哀叹,“漠北无...
原创 原...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个章节是《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就是信陵君,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
唐陇西郡王李博乂夫妇合葬墓考古... 2月10日,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消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对唐高祖李渊侄子、陇...
原创 章... 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子,却不用爱新觉罗的姓氏。虽然他只有初中学历,却担任了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专员,被...
原创 黑...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长河中,国家之间的争斗方式不断演变。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工...
原创 吐... 前言 唐朝与土藩之间,历经数次争斗,尤其是以唐高宗时期,土藩首领赤都松赞带队生擒我大唐两员大将,最...
原创 满... 明朝的衰落和灭亡和太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满清入住中原之后,对皇宫里的太监审查非常严格,他们害怕自己的...
原创 萧...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诞生出400多位皇帝,而在偌大的皇宫里...
原创 原... 历史上“穿越”皇帝王莽手下有个叫“巨毋霸”的巨人,时值西汉末年,朝局动荡,战争频起。 夙夜(今山东荣...
原创 原... 太平公主两次拯救李唐王朝,仍难逃一死,唐玄宗为何不肯放过她? 唐玄宗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人们讨论的重点,...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他虽然有着皇帝的身份,但他也不过是一个傀儡而...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蜀汉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可是这些人去世之后,蜀汉就走向了下坡路。蜀汉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就更加...
原创 孝... 前言 在大清朝的历史上,贤德、有才的皇后比比皆是,但要说在女子中,能够撑起整个清朝重担的唯有孝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