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以“惊天阳谋-疲秦计”抗秦,十六年后证明,韩国是大傻帽
迪丽瓦拉
2025-06-16 14:33:04
0

文丨历史时刻录

图丨来源于网络

韩安出妙计抗秦,郑国临危受命

公元前246年,夏,傍晚。韩国君主韩安于寝宫内左右踱步,相比于焦急,其神态中透露的更多的是兴奋。

“郑国到”……随着传唤官的一声传到,韩安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焦急,竟不顾君主之威,走出门去迎向郑国。

韩安道:“爱卿啊,朕想出来一条妙计,定能抵抗秦国,保韩安宁”。

郑国沉默片刻道:“不知大王有何妙计”?

韩安道:“这条计策中,你是核心,只有你全身心的投入,并且忠心于韩,方能成功”。

郑国道:“臣定当竭尽所能,誓死效忠韩国”。

韩安高兴的道:“秦国重视河渠的建设,卿擅长水事,若卿到了秦国,便可给秦设计一条宏大的水利工程,让其忙于建设,而没时间对韩进行侵扰,朕给其起名叫做疲秦计”。

韩安紧接着又道:

“朕这条妙计最妙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个阳谋,因为对于秦国来说,修建河渠确实是有利于秦的事情,即便他真的发现了其中的阴谋之处,秦国也可能假戏真做,继续修渠,这样一来,秦忙于修渠,必不会再侵扰我韩国,我韩国便过上安稳和平的生活了”。

郑国听后沉默许久道:“这可真是一条妙计啊”!

郑国假戏真做,利民之事不分国界

三个月后,经过韩国王室的策划,郑国终于来到了秦国,并面见秦王嬴政。

郑国对秦王道:“大王可否想过,若秦国渭水北岸的大片荒地变成富饶的农田,那时的秦国会怎样?”

嬴政略带玩味的笑道:

“那秦国必然会富的流油,只可惜那里没有灌溉的河渠。”

郑国道:“我可以让他有。关中平原,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我们若从西引泾水,只要修建一条三百余里长的河渠,便可轻松的将泾水引入洛阳,自然灌溉,这样渭水北岸的荒地便可变为富饶的农田了”。

郑国本不是韩国人,而是郑国人,郑国被韩国灭国后,郑国便来到韩国的水利部门工作。所以,对于郑国来说,韩国并不是一个有着很强归属感的国家。

嬴政一听,大为震动,这不是凡言,而是天语啊。

于是,嬴政立即下令,郑国主持修建河渠。

郑国从小便有一个理想,那就是修建一个大大的河渠,让世界上干旱的土地都能感受水的滋润,让天下黎民百姓不再担心水的无情。因此,郑国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平台,这个平台韩国有,而秦国更有。

所以,当郑国来到秦国被重用后,便将包括自己的“特殊使命”在内的总总一切,全部抛之脑后,呕心沥血的开始工作。

秦王动了怒,韩王傻了眼,“疲秦计”势在必行

三年,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便初具模型,而十年,其便修建完毕。

在这十年之中,几家欢喜几家愁,

先是秦王动了怒。

郑国来到秦国修建河渠后没多久,其间谍身份便被曝光,秦王嬴政震怒,想要杀掉郑国以泄愤,并且嬴政认为六国之人都不是什么好鸟,要将全部六国之人驱逐出秦国。

幸亏关键时刻李斯挺身而出,向嬴政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嬴政缓过神来后,继续重用郑国修渠。

再是韩王傻了眼。

如韩王所料,“疲秦计”在秦国得以顺利实施,即使是秦国发现了其真正的用心。但是,还未等韩王来得急庆祝,一个十分不幸的消息便传入到了韩国的王宫。

十年,短短的十年,秦国便完成了宏大的河渠工程的建设。

而现在,兵更壮,马更肥的秦国军队已经陈列在韩国的边境。

一心求安定的韩国即将国灭家亡。

尘归尘土归土,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韩国惊天阳谋“疲秦计”最终以彻彻底底的失败而告终。

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可以给韩国的“秦秦计”得以定性:这是一场彻彻底底失败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计策。

但是,韩国能够想出这样一个“增强敌人实力以疲敌”的脑洞大开的计策,尽显韩国无知又无能的另一面,是不是也尽显了韩国的无奈呢!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大家对《水浒传》这部经典的小说和电视剧应该不陌生,对里面的情节、人物等也应十分熟悉,尤其是宋江这位梁...
原创 一... 在抗战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名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虎将”薛岳,在长沙会战中消灭了11万的日军,围绕着长...
原创 一... 2019年10月19日,韩国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朝鲜战争“最惨败”将军安息在国家纪念公园》的文章。文...
原创 索... 他身故五年后,皇帝诛其二子,并对群臣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到底是何缘由让康熙在他身死五年后...
原创 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秦亡以后,汉朝史学家对此事件的总结。 不管是南公还是范增,绝不可能有未卜先知...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兰举行 新华网兰州12月21日电12月20日,《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原创 王... 1950年修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时,周恩来到筹备组看了一圈,在牺牲革命烈士名录中看到一个人只有名字没...
原创 武... 引言 狄仁杰是一位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为唐朝政治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即使在今天,狄...
原创 他... 前言 公元620年,李世民受父亲李渊的命令,带军击杀王世充,这个任务原以为会很简单,但没想到,他们...
原创 长... 1950年6月28日凌晨,朝鲜人民军的坦克纵队开进了汉城的消息令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震惊万分,战争开始...
原创 明...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李... 引言: 朝野之间,上下传诵的一个谜。人人都在议论,天可汗李世民为何会相信一句"猪上树"时唐朝才会灭亡...
原创 晚... 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下我寿衣一角给他,可...
原创 戴... 世界上最早发明机关枪的人是美国人加特林,但是机关枪的雏形早在17世纪就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在现代人认...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山西...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
原创 朱... 朱瞻基,即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在民国之前,他常被史书赞誉为盛世明君,民间更亲切地称他...
原创 孔... 当我们翻开小学课本,孔融、周处、司马光等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曾经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明星,是老师口中津津...
原创 李... 盛唐繁华背后,总有阴影潜藏,这位缔造大唐王朝雄主, 一生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而其中最令人唏嘘, 莫过...
原创 1...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手里拿着400多万的美械机动部队,竟然用了不到三年就输掉了解放战争。 明明在抗...
原创 他... 现在很多人对明朝很不感冒,认为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明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