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视纪录片《屈原》,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
迪丽瓦拉
2025-06-17 01:03:12
0

巍巍屈子,千古一人。

作者:洞见MK

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一年端午节。

中国历史上的节日多达几十个,但像端午这样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旧活跃的节日屈指可数。

谈到端午,自然绕不开一代伟人屈原。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成了端午节魂的象征。

后来,无论何朝何代,每逢此日,人们总是一遍遍地传颂他的精神,讲述他的故事。

屈原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在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屈原》中,我找到了答案。

该纪录片以楚国的历史兴衰为背景,讲述了屈原从入仕、受重用,到被贬、流放,直至自尽的坎坷一生。

屈原之伟大,就在于其精神。

他不仅仅是一位非凡的文人、杰出的政客,更是求学求真路上,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缩影。

看懂了纪录片《屈原》,了解屈原精神,你就知道,为何我们今天要过端午。

1

纪录片开头讲到,命运伊始,就给了屈原一个极好的开端。

他出生于楚国一个名流家族,其祖先世代在朝为官,而屈原自己从小嗜书成癖,才识过人。

仅二十岁出头,他就被任命为楚国左徒,相当于宰相之位。

此时楚国实行的是世袭制度,贵族大多依仗着自己的权势奢靡享乐,欺压百姓。

屈原却是个例外。

他不愿意为了一己私利啃噬平民的血肉,立志还楚国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

于是他力排众议,在国内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不仅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度,主张举贤任能,不论出身;

还严惩贪污腐败,限制地主兼并土地,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屈原的一系列举措下,楚国国力大盛。

然而,没过多久,厄运就降临了。

许多贵族因此遭受打压,他们把屈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屡次三番上书弹劾他。

楚怀王迫于压力,便把屈原贬为了一个微末小官。

被贬后,屈原也没有一蹶不振。

他仍旧身体力行,亲自教导身边的子弟,让他们发奋读书,以国家命运为己任。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诞生了一批真正的有识之才。

百姓们也对他感激不已,从贩夫走卒到乡下农妇,无人不敬佩他,无人不仰慕他。

骨子里的善良,让屈原赢得了民心。

儒学大师马一浮曾写过一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纵观历史,身居高位者不计其数,但他们大多都只是为了个人私欲,视百姓为蝼蚁。

像屈原这样心怀天下的人,少之又少。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虚荣浮躁的时代,许多人为了一点名利不择手段,互相倾轧。

屈原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人向上爬的同时,也不能把他人踩在脚下。

有节操的人,从不会依仗自己既得的利益欺压别人,而是发自内心地关怀他人,体察他人的苦乐与悲欢。

生而为人,愿我们都能心怀悲悯。

不以身份论人,不以贵贱区别待人,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对待出现在你身边的每个人。

2

仕途上的一时失意,并没有击垮屈原,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是楚怀王的昏庸。

纪录片中提到,屈原被贬的第二年,秦国谋士张仪前来游说。

张仪以楚国旧土商於之地为诱饵,说秦国自愿退让土地600里,唆使楚国与齐国断交。

短视的楚怀王果然上钩,马上答应了张仪。

屈原声声血泪劝谏,说齐楚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没有了齐国在边境上的阻挡,楚国势必走向灭亡。

楚王非但不听,还把他流放远地。

结果,一切正如屈原所料。

齐楚断交后,秦国却出尔反尔,只敷衍地退让了6里的土地。

走投无路之际,怀王才想起了屈原,重新起用他,令其出使齐国,重修两国友谊。

屈原不计个人恩怨,任其差遣。

然而当他带着喜讯从齐国回来时,发现楚怀王竟然又一次背信弃义。

在自己出使期间,楚怀王又被秦国蛊惑,欲与齐国撕破脸皮。

屈原再次死谏,换来的却是更远的流放。

三度被贬,其委屈可想而知。

但屈原始终怀着一丝希望,只要楚王还在,楚国还在,他就有机会被看到,被重新任用。

所以每次跌入谷底,他都没有自暴自弃。

他依旧以振兴楚国为己任,默默待在一旁,等着楚王醒悟。

一旦重新被任用,又会立马充满斗志。

如屈原这般位高权重之人,尚且会命途不顺,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意气风发,满腔热血。

等到被社会摔打得痛了才发现,在最现实生活面前,理想不过是不堪一击的碎末。

鲜花与掌声,只是侥幸。

坎坷与低潮,才是人生的常态。

在这个万变的世界里,做一个习惯低谷的人,我们才不会畏惧生活的刁难。

人们在端午追忆屈原,亦是自勉:

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一定要熬住了。

因为未达黎明前,必将经历漫长的黑暗,有时候我们觉得特别难,恰恰可能是命运对自己最后的考验。

3

季羡林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人生在世,孤独是常态。

有人会为了合群,哪怕磨平自己的棱角,也要同流合污,强行融入不适合自己的圈子。

有人却始终茕茕孑立,甘于寂寞,始终坚守初心。

屈原就是后者。

纪录片中讲到,屈原活成了一个独行者。

他这一生,遭到小人构陷、被昏君背叛,几乎大半辈子都在流放,吃尽了人世间的苦头。

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他高洁的品行。

他生于贵族,却不愿意坐在高台之上,啃噬平民的血肉。

他屡遭陷害,却不愿意为了个人恩怨,弃国家命运于不顾。

对于昏暗官场,他说: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对于民众苦难,他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对于被贬流放,他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无论命运把他抛到何种境地,他都没有屈服于昏暗的世道。

公元前278年,楚王逃跑,楚国倾覆,其他臣子或投奔他国,易主而事;或者装疯卖傻,沦为平民。

屈原却没有选择苟活。

他不愿意继续游荡在这世间,做一只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这一年农历五月五日,屈原站于汨罗江畔,投江自尽。

为了他的家国大义,为了他的政治理想,为了他的大楚王朝,屈原终究付出了性命。

大文豪苏轼曾评价道:“吾文终不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

只因屈原的文字,是用其生命写就的。

一字一句,皆是血泪。

他这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心里更是光风霁月,一片坦荡。

可以说,屈原把中国文人的风骨,提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这也是端午要传递给世人的寓意之一。

在这污浊的世道,有多少人能够像他一样不改初心呢?

有多少人被不良习气浸染,变得贪婪、傲慢、虚伪、世故……最终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干净,已经成了稀缺的品质。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坦荡做人,清白处世。

正如那两句诗所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屈原死后,百姓纷纷自发来到江边祭拜。

渔夫担心鱼虾吞食其真身,于是将饭团投入江中。

药师端来雄黄酒倾倒入江,试图药晕蛟龙,使其不能伤屈原。

后来,这些逐渐演变成为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仪式背后,寄托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爱戴。

所以,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

因为屈原虽死,精神长存。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心系天下的大情怀,一种杀不死的生命力,一种九死而不悔的初心。

而这些精神,构成了端午的节魂。

它们早已超越了个人和时代,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了个人理想和家国大义而拼搏一生。

巍巍屈子,千古一人。

如今又到端午,粽叶飘香。

那一青一白之间,存放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冀。

点个赞吧 ,让我们一起缅怀屈子,让节魂归位,正气长存。

让我们一起互祝安康,愿所有人身心安康,愿社会繁荣稳定,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
稳步提升“含科量”,光大银行多... 自东吴起,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串联起了长江中下游的发展;隋唐时期,扬州因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而繁盛一时,...
原创 太... 在太原车来人往的五一广场区域,你能看到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与古代建筑青砖琉璃瓦交相辉映的胜景,古代的...
原创 雍... 文|智慧古人之光 编辑|智慧古人之光 关注我,让你从此告别霉运,好运连连!点赞评论,更有机会获得独家...
原创 张... “ 断不能让此人进入东北,我儿张学良不是他的对手。 ”这是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弥留之际留下的...
原创 大... 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中,大禹为了治水,化身为熊,拱开一座座山峰,疏导了汹涌的水...
原创 抗... 在历史的长河中,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充满悲壮与雄心的时期,日本这个国土狭小、资源有限的国家为...
原创 重... 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唐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得到巨大发展,领土面积也达到巅峰。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名臣将相,他...
原创 苏... 情报组织历来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谈起情报机构,人们可能都知道美国的中情局非常地厉害,殊不知曾有这样一个...
原创 1...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个传奇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原本李鸿章作为一个小小的编修,或许一生都不会有机会成为...
原创 遵... 王稼祥的这一票,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贵”的一票, 它深深地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寒...
原创 非... 皇帝还需要帮人修车打工? 没错,来自非洲一个名为霍霍埃城镇地方的领袖塞法斯·班萨, 白天在德国一个修...
原创 外... 在中国近代史上,掠夺中国土地最多的,是沙皇俄国。要知道,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华帝国和沙俄之间有着漫长...
原创 李... 前言 1965年7月18日的清晨,一架由卡拉奇国际机场起飞的波音707客机,迎着朝阳飞翔在祖国南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