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遵义会议上,仅有7个人有最终投票权,是谁投了最关键的一票?
迪丽瓦拉
2025-08-16 20:04:24
0

王稼祥的这一票,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贵”的一票,

它深深地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寒风呼啸,历史的重担压在了贵州遵义这座小城的肩上,平日这里虽毫不起眼,可此时它却成为了中国重大命运抉择的关键舞台。

这场会议,不仅挽救了濒临困境的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更为日后的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场决定命运会议的背后,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莫过于那张“关键一票”。

红军的至暗时刻

要理解这张选票的重要性,

需要先回到1934年秋天

,当时红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开始艰苦的长途跋涉,此时的红军不仅在数量上急剧缩减,士气更是跌到了谷底。

湘江战役中,8.6万人的队伍锐减至3万余人,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大批的将士倒在了血泊中,

剩下的红军心中满是彷徨与失望。

这场湘江战役的惨烈程度让红军将士们刻骨铭心,

“血染十里湘江水,残阳如血照悲歌”

便是对当时战场残酷的生动描绘。

指战员们对当时党内“左”倾路线的失误充溢质疑与失望,面对这样的大败,党内迫切需要重新思考领导层的战略决策,选出一个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核心人物。

遵义会议:决定命运的时刻

1935年1月,历经千辛万苦,中央红军终于抵达了贵州的遵义,而参与会议的领导人心情异常沉重,深知这次会议的意义非同小可。

会议从1月15日持续到17日,整个过程充满了激烈的争论和深刻的反思,博古、李德等人主导的“左”倾路线在会上遭到了严厉批评。

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等人勇敢地站出来,

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过去战略的错误,

他们不再回避问题,提出了新的军事行动方向。

会上,毛泽东的发言尤其令人瞩目,他的军事智慧和冷静的分析让在场的人为之一振。此时,党内已经意识到,需要有人能够扛起红军的重担,带领他们走向新的方向。

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使得红军陷入了险境,而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早已在战场上得到了验证,问题的焦点很明确:

谁来掌舵,谁能带领红军走出困境?

关键时刻的投票

会议进入了关键的投票环节,参与投票的7位中央领导人每人手中都握着一张选票,博古、周恩来、陈云、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朱德,这七位政治局委员的一举一动,背后是整个红军的生死存亡。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王稼祥身上,

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革命者

,王稼祥不仅历经风雨,还对中国革命的形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抉择至关重要。

之前在“左”倾路线的领导下,红军损失惨重,长征初期的失败使得他对现有的战略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而与毛泽东的长期合作,

让他清楚地看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

在那个沉重的时刻,王稼祥毅然决定支持毛泽东,他站起来,坚定地表示:“我相信,只有毛泽东同志能够带领我们走出困境,取得革命的胜利。”他的这一决定,成为了会议转折的关键。

他让“左”倾路线彻底失去了领导权,毛泽东则正式走上了领导红军的历史舞台。

遵义会议后的胜利

王稼祥的关键一票,压垮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路线,毛泽东顺利成为了红军的实际领导者,随后,毛泽东立即展开了一系列大胆而灵活的军事行动。

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战术,迅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这些胜利让红军成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红军从一支濒临灭亡的队伍

,重新恢复了活力。

尤其是娄山关战役,

红军在这里歼灭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获得了长征以来的首次大胜,这一切都得益于遵义会议上做出的正确决策。

历史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不单单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迈向成熟,从这次会议开始,党中央不再完全依赖共产国际的指示,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制定战略方针。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他用自己的军事智慧和战略眼光,带领红军逐步走向胜利。

而王稼祥的选择,

正是这场胜利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历史的启迪

回顾遵义会议,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转折点,都离不开个人的抉择。王稼祥的那一票,象征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关键时刻,正是这些信念和对局势的清醒认识,让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他不仅看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更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未来走向,这种战略眼光,

正是当时党内所急需的。

尾声:遵义会议精神的现实意义

如今,遵义会议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但它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正如当年的红军那样,我们也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今天,回望那段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正是像王稼祥这样无数革命先烈的正确抉择,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家人们,你们对此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以下为消息来源

曾庆红在纪念王稼祥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党史-百年安徽故事库118|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及纪念园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Paper

遵义会议王稼祥投了“关键一票”力挺毛泽东指挥红军--党史频道-人民网

党性作风100典——王稼祥:遵义会议上“关键的一票”-福州大学化工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嘿,各位看官!你们听说过"九口大刀闹隋唐"这个梗吗?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江湖打打杀杀,而是一群顶级武...
原创 1... 前言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婆拉着你的手,含情脉脉地说,她曾经是皇上的妃子,不知道你会有何感想?会不会伸...
原创 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青... 河南省西平县属于战国时期的韩国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铁...
原创 长...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惜花问酒:古瓶盛酒后簪花,花酒... 清代 郎世宁《午瑞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瓶,梅瓶,其是古器中至美者,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
原创 雍... 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正式开启,就田文镜的办事风格,欠钱最少的陈文盛差点被气到领了盒饭,欠钱最多的魏东...
原创 汉...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交织 。 在此严峻态势下,于大清的西北边陲,七万将士浴血奋战...
原创 雍... 清朝雍正皇帝一生以勤政著称,批阅了大量的奏折,仅收录在《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朱批奏折就有约35...
原创 重... 在三国乱世中,白门楼之战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历史节点。吕布兵败被擒,与其麾下大将高顺一同被押至曹操面前。...
原创 红... 1932年,鄂豫皖根据地,两位身着红军军装的中年男子正在低声交谈。 他们是黄埔军校的老同学、如今的红...
原创 张... 张学良,一位风云人物,终其一生,其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001年10月14日晚间,张学良在夏威夷逝世...
原创 蒋...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首先挑起内战,与共产党开始了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也毅然决然的反击,打败了国民党...
原创 银... 银戟太岁薛霆,乃是银枪驸马薛蛟之子,红罗关总兵薛勇之孙,两辽王薛丁山和保国夫人窦仙童的曾孙,平辽王薛...
原创 “... 引言: 在一个阶级社会中,思想学术并不单纯,它带着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更像是统治阶级维系自身秩序的工...
雍正不满一大臣墓碑,命人把谥号...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个真性情的人,有恩必还有仇必报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完全适用。对雍正喜欢的臣子,他能把对...
原创 德... 本鬼在前文《江户幕府的“御三家”为什么是德川家康年龄最小的三个儿子?》中提到,“御三家”是德川家康最...
原创 起...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起义将领...
原创 清... 我们知道正是由于古代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才有了现代社会的繁荣与腾飞,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