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如今的哪个民族,说出来很多人不相信
迪丽瓦拉
2025-06-17 02:33:32
0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霸气的宣言,展现出他誓死剿灭匈奴的决心。其实,匈奴不仅仅是在汉朝时猖獗,直至南北朝末期,我国都深受匈奴的侵扰。现在,匈奴已经在我们的观念里消失了,但是,我国的56个民族中,确实词存在匈奴后裔。这么说,大家未必会相信。接下来,就跟随小编的行文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部分史书记载,匈奴是夏朝的后代。《史记索引》中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被商汤流放3年后才去世,他的儿子淳维带着桀的妻妾逃到了北方,随着牲畜迁移而生活。淳维生了许多的孩子,这些孩子就是所谓的匈奴,淳维也因此被视为匈奴的始祖。

随着时间的发展,匈奴的族人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一个分散的小部落。后来这些小部落渐渐的联合起来,又吞并了其他的部落,组成了匈奴国。约公元前3世纪,匈奴兴起于现在我国的内蒙古境内,之后主要活动在鄂尔多斯高原附近。

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耕地,主要以畜牧为生。牲畜的主要粮食就是草,所以,哪里的草地旺盛,他们就会去哪里生活,和我们的蒙古族差不多。但是,匈奴生活在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的温度因为地势较高,所以气温比较低。

夏季还好,冬天一到,天气就特别冷,牲畜们赖以生存的牧草就会缺少,牲畜粮食短缺,人也自然不会好过。为了生存,他们把目光挪到南方,希望能在南方能有一席之地。匈奴所处北方,南下正是中原大地。中原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就算到了寒冷的冬天,也会有足够的粮食过冬,不会像匈奴那样食不果腹。

况且中原地区经济还比较发达,物产丰富,有许多让匈奴羡慕的资产,匈奴也希望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所以他们南下走上了侵略的道路。匈奴善骑射,《史书》记载,匈奴人在还是小孩子时就可以骑羊,还可以拿着弹弓去打老鹰和老鼠。

长大一点之后,就可以射击更大的猎物——狐狸和兔子。成年之后,他们就精通骑射之术。再加上他们的食物多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所以,匈奴人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南下之后,数次侵扰中原边境地区,当地人毫无还手之力,这令统治者非常头疼。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匈奴,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希望能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从西周起,匈奴就开始给中原王朝找麻烦,这时他们叫作犬戎(又叫猃狁,《史记》认为猃狁和山戎都是匈奴族人)。犬戎入侵西周,将周幽王杀死,周平王被迫东迁,西周覆灭。

战国时,林胡和楼烦(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将史书中出现的所有异族统称为匈奴)频繁骚扰中原,赵灵王采取了“胡服骑射”方法,又修筑了赵长城来抵御匈奴。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奉命抗击匈奴。李牧驻守边境,加强了士兵的训练强度,又在多地设置了烽火台,还派除了多名探子去打探匈奴的情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李牧大破匈奴,此后十年内,匈奴都不敢来赵国边境作乱。

战国群雄割据的局面被秦始皇打破,匈奴又蠢蠢欲动了,秦始皇随即派他的得力干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蒙恬率先进军匈奴驻扎的河套地区,将零散的匈奴部落歼灭,收复了河套地区,然后又屯兵上郡。在始皇帝的命令下,蒙恬主持了秦长城的修建,建立起了漫长的边境防线。至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在接连的大败后,匈奴元气大伤,匈奴中出了一位领军人物——冒顿。冒顿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军事家,秦二世时期,他不满父亲头曼单于的执政,他将父亲杀死。为了不耽误自己的雄才大略,他又举箭将自己的后母和异母弟弟,还有不服从自己的大臣一一射死,他成功当上了单于。之后他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了多个部族,统一的北方草原,又夺回了被蒙恬打下的河套地区,匈奴又崛起了。

秦二世灭,西汉登上了历史舞台,恰逢匈奴的鼎盛时期。西汉刚刚建立初期,为了自保,汉高祖刘邦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方式,但是匈奴又哪里满足呢?他们依然在中原地区扩张,汉军与匈奴发生了多次大战。到了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而匈奴已经由盛转衰了。

汉武帝决心要将匈奴赶出中原,一统江山,他派出了大将军卫青去收复河南失地,又派出霍去病去征服河西走廊,霍去病一战成名,封狼居胥。匈奴节节败退,逃往漠北,休生养息。在出兵的同时武帝也派出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其他游牧政权向匈奴施压,匈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为了将匈奴连根拔起,汉武帝还派出赵破奴、李广利接连出征漠北,不过均已失败告终了。汉军损失过大,武帝不得不停止对匈奴的进攻,派出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再次掌控漠北。

汉昭帝时,匈奴放出了被扣留的汉使苏武以求休战,然而和平时期没持续多久,匈奴多次攻打乌孙索要汉朝的解忧公主。乌孙向汉求救,汉朝与匈奴再次陷入纷争,匈奴被打的落花流水。汉元帝时,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朝贡,还自请为婿,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了他,结为秦晋之好。此后的30多年里,汉朝与匈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王莽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狂妄自大,希望能多立单于分解匈奴势力,匈奴不满,战火再次燃起。东汉上场,匈奴已经因内乱分为南北两部了。南匈奴对汉俯首称臣,北匈奴依然留在漠北。连年的天灾使北匈奴不得不向汉朝低头,多次请求和亲。但是东汉没有答应,仅以两方货币流通来维持和平。北匈奴贼心不死,不断袭击边塞地区,东汉最终派名将窦固镇压,匈奴四散逃窜,不成气候。

北匈奴溃散,南匈奴野心渐起。他们不断与其他族人成婚,西晋“八王之乱”后,进入了中原的核心地区,形成了“五胡乱华”局面。不过,最终被杨坚统一,匈奴逐渐被汉化,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了。

由于南匈奴并入汉朝,他们就开始与汉族人通婚了。所以,现在有的汉族人就是匈奴的后裔,最有可能的就是刘姓和呼姓。因为“汉赵”就是匈奴刘渊趁着“八王之乱”建立起来的,所以很有可能,刘姓中人有匈奴的后代。呼姓是由匈奴的姓氏“呼延氏”改变过来的,这在《汉书》中有记载。还有金姓也有可能,匈奴金日磾曾在汉武帝时归顺汉朝,汉武帝很器重他,他的汉姓就是金。当然,有匈奴血统的不仅仅是这几个姓氏,毕竟匈奴汉化以后,子孙后代不计其数了。

除了汉族,有专家认为蒙古族是最像匈奴人的,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相同,而且,匈奴也在蒙古高原活动过。还有土耳其人、匈牙利人等欧洲的民族也与匈奴有渊源,匈奴的足迹曾踏至欧洲,土耳其的博物馆里还藏着匈奴人的遗物,将他们当做自己的祖先。纯正的匈奴血统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他们的后代一定是遍布世界各地的。

匈奴留给我们的印象基本上都是野蛮的,暴力的。所以,经过小编的分析,大家可能不太相信或者接受不了自己的身体里有可能会留着匈奴人的血。但是,我们最终都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民族有56个民族,我们始终是一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花70万为日本...
“刺蒋者”华克之虎口夺食,设局...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上午9时20分,百来名国民党委员在会议厅门前合影...
原创 梁... “梁大牙!你贻误战机!你有什么解释?”彭德怀拍着桌子愤怒地说道。 梁兴初低着头沉默不语。 “还说38...
“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是谁,建... 抗日战争史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值得后人铭记和反复歌颂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经典故...
福建平潭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溯源·共赢”南岛语族文化艺术...
揭秘!秦始皇的銮驾到底啥规模?... 1980年,在秦始皇陵车马坑中出土了两乘青铜材质的大型彩绘车马,经过近8年修复,它们终于重现了昔日风...
原创 开... 开国上将毛遂自荐当部长,被康生刁难,毛主席:那你去当部长吧 1956年春天,一场关于中国原子能事业发...
原创 慈... 1983年打开慈禧内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文物保护需要: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在巡查中发现慈禧棺椁上出现...
原创 孟... 引言: 世人皆知张灵甫是国军名将,在孟良崮一役中率74师血战三天,最终壮烈殉国。后人每每谈及此役,总...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中兴大... 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位中唐时期的国家柱石,共同为平定“安史之乱”、保卫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并称为...
原创 最... 最后一位去世的一大代表,当年只有19岁,后脱离组织活了85岁 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是在反动统治...
原创 当... 当年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被打伤,日本为什么那么害怕? 引言: 在1895年的日本,一声突如其来的...
原创 7... 老夫少妻,这瓜保熟吗?清朝的那些事儿你绝对想不到! 左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娶个小媳妇,这事儿放现在都...
原创 赵... 杯酒释兵权的事情我们都听说过,大概就是赵大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固,又不想自己的老兄弟们翻脸。 所以搞...
这六条箴言,成就了富甲天下的明... 晋商,通常指的是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是中国五大商帮之首。(晋商、徽商、浙商、闽商、鲁商)历史上...
原创 日... 引言 提起日本,就绕不开近代史上那段血海深仇。但你知道吗,与侵略战争为伴的,还有对中国农村的深入调查...
朝鲜军人:近战之威,荣誉之光 朝鲜军人:近战之威,荣誉之光 在战争的硝烟中,朝鲜军人以其近战优势,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如猛...
原创 赵... 赵匡胤兵变当皇帝以后,面对柴荣漂亮的老婆,他是如何处理的 世人皆知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夺得天下,...
原创 红... 1930年6月,根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精神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红5军与红8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
原创 国...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出现了很多为国洒热血的英雄,邱清泉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他身在国民党,但是在昆仑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