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易中天:中华史3700年,梁启超说五千年,司徒卢威称至少一万多年!
迪丽瓦拉
2025-06-17 09:04:00
0

易中天自2005年首次出现在《百家讲坛》后被人熟知,作为中国知名的学者,相信很多读者对他的印象还是在电视里绘声绘色地讲述三国历史的时候,既风趣又专业。

但现在很多人对他的专业性提出了质疑,他在

《易中天中华史》中写道:"三千七百年来,我们的命运与抉择。"

这句话读起来的感觉就是易中天认为中华史只有三千七百年,而苏联司徒卢威在《古老的东方》里写到了中国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我们也经常听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就连不是目前最早的仰韶文化遗迹作为众所周知的历史文化遗产距今已经有约7000年的历史,

那中国历史怎么可能只有3700年历史?

文明起源的标志

探讨中国历史到底是3700年还是一万多年,就必须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文明起源的标志。

我们当代的时间是固定已知的,寻找到了起源就是找到了时间长度,所以研究中国历史长度实际就是对中国历史起源的研究。

谈论中国历史起源也就是

一场跨越时间的寻根之旅,时间旅行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随着遗留于世的珍宝重回过去,体验未知的生活。

现在谈点严肃的理论问题:大多数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研究文明的历史时把文明与国家紧紧结合了,即他们认为国家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

文化的产生就意味着文明的出现,这里还要引入文化的概念,借用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表述:

"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简单表述前后者的差异就是前者加入了是否有大型城邦作为判断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还提出了"都市"、"文字制度"和"青铜器铸造技术"这几点作为探索中国文明的标志。

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

著名学者——孔子,

子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本质是把不同朝代的历史割裂开来分别研究的结果。

中国历史的研究标准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越发严谨。

在探讨中华民族起源和历史的时候是

没必要争论谁对谁错的,在当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界并没有真正的形成统一的标准,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受制于不同时期科技和对已有遗迹的认知的不同,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都很容易出现

"误差"。

谁对谁错?

易中天老师的说法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绝对不是信口开河。我们可以了解到1987年邹恒先生曾经提到:"中国文明的源头。就是二里头文化,即夏文明。"

这句话一出可谓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影响深远。而翁独健也在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提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发展为阶级社会,从氏族部落状态发展为国家形态,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进入文明时代也就是说可以作为中国历史的起源。由此可见

易中天先生提出的3700年并没有错,注意到这里提到的中国历史起源是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建立,也是文明的出现。

由此可见易中天先生这样说虽然不能说是极其严谨,但并没有什么学术上的错误。

如果易中天先生看到了现在的争论,我想他在当初写的时候应该会注意一下加入足够多的备注和解析吧!

至于一些无端指责易中天先生的,但凡利用百度查证一下也不至于贻笑大方。至于司徒卢威提到的中国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应该是基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计算的。

1962年在江西发现新石器时代初期的遗址,距今约2万年至1万年,在其中发现了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甚至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颗水稻。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极有可能是

世界上第一个栽培水稻的国家,其中农业产生也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说司徒卢威的说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在这里插入一本书——《中国上下五千年》,相信大家都看过,为什么会有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呢?

或许我们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来解答:"彬彬哉我文明!五千余岁历史古,光焰相续何绳绳。"

甚至连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是梁启超先生1902年在

《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里提出的。

我想林汉达先生在写书时可能也是参考了梁启超先生的作品,我们无法评判到底是对是错,只是希望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是应该研究朝代更迭、文化历史、民族史甚至有人直接采用汉族史还是什么?

认同我们的文明

最近恰好读到了一篇文章——丁新'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诸夏认同的产生',其中有一句话:

"因此,我试图给民族下一个定义就是:一个拥有有效认同的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和行为体。"稍微改动一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有效认同的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和行为体。"笔者并不觉得所有人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很大的认同感,这次的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易中天先生说出中国文化大概有3700年的时候

网上是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很多人假借专业之名批判易中天先生没有真才实学、身为公众人物不在乎自己的言论。

可看到这里,其实很难再说易中天老师真的错了,部分人是因为确实了解了,还有部分人只是觉得原来易中天老师的说法是有迹可循的啊!面对诸多权威,退缩了而已。

我们还应当从中发现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标准是西方标准,或许在其它学科这是可行的,但在中华民族或者说中国历史的研究却不一定真的可取。

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反思,开始探讨新的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非常强大的统一观念的国家。

中国并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发生改变,从文明诞生之初直到现在所有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中国人。

这是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特性,

中国史即不是朝代史,也不是民族史,是复杂的多要素统一的历史。

不仅仅是标准倾向于西方,大家更倾向相信苏联学者司徒卢威的想法,但在笔者看来司徒卢威所写的不过也是一篇文学作品,并没有非常严谨的参考价值。

并非所有的国外作品和国外专家都更优秀,我们承认差距的存在不仅仅是承认我们的落后也是承认我们的先进,差距是双向的。

读完了本文的读者朋友,现在对易中天:"中国历史仅3700年"和苏联专家著作称:"中国明明一万多年。"的矛盾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

文/朱竟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井... #纪念井冈山会师# 会师的两位巨人这样评价: 教员说:“毛离不开朱,朱离不开毛”。从此拉开了朱毛革...
原创 潘... 领兵打仗这事,您还别说,真是有天赋的。历史上就有很多文臣,兵营一天没呆过,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出手...
原创 在... 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相信大家都曾经看过。 照片里面,身穿八路军军装,但并没有扎武装带和武器的毛主席,正...
原创 三... 魏蜀吴三国打得纷纷扰扰,最后一统归于司马家,曹魏灭亡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
北京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向公众开放 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 宋雪)12月21日,有着560多年历史的先农坛庆成宫首次面向公众开...
原创 河... 河南最强庄园,主人富达12代,人生就像开了外挂,连慈禧都感叹不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晋商、徽商...
原创 2... 在中国交通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想必应该是,横跨欧亚大陆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除此之外还有,由天梯云...
原创 石... 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被俘后大多是要被凌迟处死的。 凌迟之痛,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既然如此,为何他们都...
纵游河南追寻法脉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闾斌 在豫西渑池,这里不仅以仰韶文化闻名遐迩,更孕育了明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曹...
原创 胡... 在民国历史的长河中,胡宗南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他备受蒋介石重用,而这背后的原因,远非“忠心
原创 投... 曹操,历史上的枭雄,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成功实现了对中原北方的统一。他以慧眼识英才著称,麾下人...
原创 苏... 近年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关系无疑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焦点。尽管许多国家并不希望直接参与这场冲突,...
千年运河明珠 “奔”赴最“牛”... 奔牛镇 在常州市新北区,沿运河路往西,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就能到奔牛镇。坐落于“鱼米之乡、运河之畔”,这...
原创 鬼... 文/鬼谷信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大致会遇到三种矛盾:第一种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第二种是,人与人的矛盾...
历史上的今天 | 《呼啸山庄》... 1848年12月19日,艾米莉·勃朗特逝世,终年30岁。勃朗特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19世纪英国...
原创 4... 前言: “等到全国解放后,我们要把麦穗画到国徽上。”1942年,周总理在看到宋庆龄花瓶中的麦穗后不由...
原创 靠... 1938年5月的一天晚上,安徽舒城到桐城一段公路两侧的群山中,一支身穿长袍短褂旧军装,手持大刀长矛和...
巫山龙骨坡遗址发掘采集石制品超... 张国圣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
“日本才是我的祖国,我身体里流... 1945年,随着日本的投降,中国终于结束了长期的外敌侵略历史。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未立即带来和平与安宁...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此战,赵军遭到毁灭性打击,秦一统天下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提起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