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皇帝:八十岁还选妃,死后留下众多嫔妃,嘉庆如何处置?
迪丽瓦拉
2025-06-17 09:04:51
0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足足有六十三年四个月之久。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康乾盛世达到全盛。

对于后世的人们来说,大家不仅因为他的出彩成就而了解他,他的风流情史也非常有名,大家也称他为“风流天子”。

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江南,一路上的桃花也没有断过,他也在这些美女中选出了一些妃子。有一位芳妃一直陪伴着他,甚至活得比他还长。

从乾隆皇帝还是亲王时开始,一直到他禅位给儿子,他就没有停止选举妃子。甚至在他八十岁的时候,嘉庆皇帝为了孝敬他,还选了两个芳龄二八的秀女陪着他。

虽然乾隆皇帝有过许多妃子,但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九位妃子。有些朝代先皇的妃子会有一个不太好的归属。

她们可能被陪葬或者收入新皇的后宫,但是嘉庆皇帝是一个孝子,这九位妃子都被好好地安置了。

同是贵太妃,晚年生活却完全不同

婉贵太妃的出生并不是很好,她为汉人出生,父亲的官职也不是很大。地位卑贱的她并没有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进入亲王府也只是当个侍妾。

和乾隆的其他女人相比,当时的婉贵太妃既没有出色的相貌,也没有高贵的家室,也就更没有乾隆的喜爱。

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怨天怨地,她知道只有坚持和淡泊名利才能对她更好。正是因为这些,她在后宫的晋升之路很平稳,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她不争不抢的性格虽然没有吸引到皇上,但是宫中许多妃子对她的印象都很好。她也一直活到了嘉庆继位,由于她的年纪最大,嘉庆极为尊重她。

嘉庆皇帝尊称她为婉贵太妃,她也一直活到了九十二岁高龄。

和同是贵太妃的婉贵太妃不一样,颖贵太妃巴林式的家世极为显赫。她是蒙古镶红旗人,父亲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

巴林式是选秀进入乾隆的后宫的,她长得娇俏美丽,才入宫没多久就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被封为那常在。

凭借着这份宠爱,她在短短三年内,由颖贵人变成颖嫔。更是在乾隆二十四年的时候,一举被册封为颖妃。

达到这个成就,光靠宠爱肯定是不够的。后宫中常常有更年轻美貌,家世更好的女子进来,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巴林式和当时权力最大的令妃魏式关系很好。

在令妃死后,皇上念及巴林氏没有生育,便把令妃生下的永璘交给她抚养。这个孩子对于巴林氏来说,是孤独的后宫生活中的一束光。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长大。

一直到乾隆去世,巴林氏已经成为了颖贵妃。嘉庆便尊称她为颖贵太妃。虽然她如今的地位很高,她还是很怀念和永璘一起度过的时光。

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陪伴和情感比荣华富贵要重要。在巴林氏七十大寿的时候,永璘在不告知嘉庆皇帝的情况下给她送了礼物。被嘉庆罚不许再进宫。

巴林氏知道之后每天郁郁寡欢,过完七十大寿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后宫生活和家世不成正比

在我们大多数的观念里,帝王之家的女人,很多都存在利益关系,也就是说,妃子的家世应该她在后宫的生活成正比。

但是下面这两位妃子的命运却与此相反:有人出生平民却富贵一生,有人家世显赫却被冷落。

陈氏一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波浪起伏,但是她懂得遵守规矩,保全自己。她是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带回宫中的,由于她的身份卑微,一开始只被封为明常在。九年后才被封为明贵人。

她在乾隆皇帝的后宫许多年,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她毕竟是个妃子,所以每次晋升的时候,她都有赏赐。她的父兄也因此得到了不小的官位。

陈氏在嘉庆三年的时候被封为芳妃,于嘉庆六年逝世。

而相较于身份卑微的陈氏来说,家世显赫的鄂贵人的后宫生活还不如陈氏。

鄂贵人的祖父鄂尔泰是最开始辅佐乾隆的两位大臣之一,另一个就是张廷玉。当时这两个大臣权力极大,为了拉拢鄂尔泰,乾隆便把鄂贵人招入宫中。

但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乾隆对这两位大臣的防心越来越重。慢慢地,乾隆便使计让他们两个人斗,最终权力又回到了乾隆的手里。

不久之后,鄂尔泰就死去了。鄂贵人的父亲鄂乐舜也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本事,有一次更是惹怒了乾隆而被处死。

这本来是权力的斗争,被卷入的鄂贵人又是何罪之有。这也让她再也没被重视过,最后于嘉庆十四年死去。

豆蔻年华却服侍年老皇帝

晋太妃富察氏和寿贵人都是在嘉庆三年被收入乾隆宫中的。她们是嘉庆选出来孝敬乾隆的,但当时的乾隆已经八十七八岁了,她们能做的只有照顾他的穿衣吃饭。

古代的封建制度有时真的害惨了一些女性,让她们的大好年华只能在宫中孤独寂寞的度过。在富察氏和寿贵人进宫不久后,乾隆就去世了,她们也被关在宫中度过余生。

惇妃汪氏比富察氏和寿贵人要幸运很多,她是在乾隆六十几岁的时候进的宫。才开始的时候乾隆还是挺喜欢她的,但是后宫女子毕竟有那么多,慢慢也就失去了兴趣。

可是在宫中的女子假如不被宠幸的话,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人淡忘。汪氏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她想到了另一条路:讨好太后。这个方法果然让皇上又注意起了她。

从那以后,汪氏的地位更是越来越高,甚至在乾隆高龄的情况下生下了十公主。乾隆特别喜欢这个十公主,还说出了“要是十公主是男子,就让她继承皇位”这样子的话。

这些让惇妃越来越骄纵,有一次失手打死了一位宫女。那位宫女还不是普通宫女,是一位包衣。乾隆知道之后把惇妃贬为惇嫔,但在十公主的求情后,又复位了。

有了女儿这个护身符,惇妃后半辈子过得也是荣华富贵,最终在嘉庆十一年死去

一生无宠,默默无闻

相较于前面我们讲的妃子,有不受宠的,也有受宠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曾在某一时间段享受过乾隆的宠爱。而下面几位妃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她们几乎一生无宠,最后在皇宫中老死过去。

恭嫔林氏就是其中之一。在乾隆继位之初,恭嫔林氏就是他的妃嫔,可以说她是在这九位留下来的妃子中资格比较老的妃子。但乾隆对她并不是十分喜爱,这让她在后宫中过得并不是很好。

林氏虽然陪伴了乾隆这么长时间,但是乾隆好像忘记了有这个妃子一样。在他执政的时间中,林氏就没有晋升过。

恭嫔这一生都没有孩子,死后也没有被追封,默默无闻地过完了自己最后的岁月。

同样一生不被宠爱的还有白贵人。白贵人出生于江苏,她的姐姐是乾隆初期的一位宠妃——怡嫔。虽然姐姐是皇上的宠妃,但是白贵人却不被皇上喜爱。

在她姐姐怡嫔死后,白贵人更是没有了庇护。原来还可以从姐姐那分得一点皇上的宠爱,但慢慢地也就没有人记起了。

她在乾隆五十九年大封的时候被封为白贵人,而嘉庆也不是很尊重这位白贵人,在乾隆死后,嘉庆帝只尊称她为白太贵人。最终,这位白太贵人在嘉庆八年结束了自己“默默无闻”的一生。

总结:

乾隆的后宫中妃子有很多,但是最后只剩下了九位。原来的那些鲜活美丽的妃子可能生前被皇上宠爱,可能不被重视,但是都已经香消玉殒。

最终只有九位老妪记得当年的事。这九位活着的妃子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淡泊名利。岁月流逝,只有这个美好的品格依然闪闪发光。

可见淡泊名利是生活和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学会淡泊名利,是我们的人生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大家好,我是历史小搜,今天要为大家揭开古代婚姻的神秘面纱。婚姻,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人生中至关重...
原创 天... 1993年,天津大邱庄村爆发了一场轰动一时的事件,被称为“禹作敏对抗解放军事件”。这起事件的源头是一...
原创 名... 李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名字。 他年轻时只是一个文书小吏,通过师从儒家代表荀子,并投奔秦国...
原创 抗... 国民党第十五补训处是抗战时期在四川合江组建的为野战部队补充兵训练的师级机构,后来第十五补训处改编为暂...
技术、奇观与怀旧:19世纪城市... 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其经典文章《为何凝视动物》(Why Look at Anima...
原创 1... 出生于辽宁省的老革命胡真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见了一位来自朝鲜的客人,这名不速之客是朝鲜驻扎沈阳领事馆...
原创 同... 在领导岗位上,除了卓越的个人能力,还必须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只有拥有个人魅力,领导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
原创 北... 在我国的历史上,宋朝时期是最为多灾多难的一个朝代,当时由于气候原因,北方原本寒冷干燥的平原山脉,开始...
盐的世界史:从奴隶社会到全球化... 1 基本信息 作者: [法]让-克洛德·奥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Le sel....
七七事变后的第一个圣诞节,雷鸣... 七七事变后的第一个圣诞节,雷鸣远神父在周至集贤真福院艰难度过 七七事变时卢沟桥中国守军 作者:赵...
原创 日...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你... 对于现代人来讲,尽管医疗技术很多高端,但能活到一百来岁,就算得上是仙龄了。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彭祖活了...
中华民国河南省造《十六》双旗币 中华民国河南省造《十六》(此处“十六”可能指面值或铸造年份等具体信息,但鉴于资料中未明确提及,本文将...
原创 英... 导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毛泽东回忆起数年之前自己第一次出访苏联,住在莫斯科姐妹河别墅的那些日子,曾...
原创 《...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84期) 太子胤礽被废是必然的,即使重新复位也就是一个花瓶招牌,...
原创 明... 引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朝代,在其漫长的统治过程中,建立了两京六部制度:在北京和南京各设...
原创 关... 话说一天夜里,刘备梦见关羽身死,惊出一身冷汗,许靖、孔明正劝解之间,忽然近侍禀报,马良、尹籍至,二人...
原创 鲜... 鲜为人知的清朝最后一次外战,清朝灭亡后,还打了15年 世人皆知清朝末年列强环伺,中华大地风雨飘摇。然...
原创 刘... 刘彻是汉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除了他的丰功伟绩让人津津乐道之外,他与后宫佳丽的感情纠葛也成了人们茶余饭...
原创 五...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塞北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衰弱之际陆续进入中原,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五胡"指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