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攻打城池,往往死伤惨重,就不能先绕过去吗?你想到太简单了
迪丽瓦拉
2025-06-17 20:32:23
0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中国历史经历了迭代的分合,想当年金戈铁马,冷兵器为主的年代,战争在某些朝代甚至如”家常便饭“。因此,作为古代重要防御工事的关口或城池就显得尤为关键。

”兵家必争之地“在朝代更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代关隘易守难攻,为何非要失兵马攻关?不可以绕过行军吗?

地理位置、物资运输、工事和争夺资源等因素决定了,行军打仗,”进则全胜,不进则退”。

这些军事要地一般位于我国大陆的中部地区,有些地形周围环山、地势险要;有些有大的河流或山脉横贯而过,犹如一道天堑隔断相邻地区。

这些天堑形成了自然屏障,利于聚集军队,屯兵备战。所以,在历次战争中,”兵家必争之地“利用地形及城池优势,再结合精良的弓弩和长矛等冷兵器,提升了防御能力,易守难攻。

比如,荆楚地区连接四方水系,水路和陆路交通便利,沿长江北上,可以到达洛阳、北京;向西经过襄阳可以到达西安;一路向南,经过长沙和岭南地区,可以达到广州。

吴庆焘在其著作《襄阳兵事略》开篇的”序“中,从中国历代战争的角度概述了襄阳重要的战略地位。

还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蜀道难何以,嵯峨剑门关“的剑门关、”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的山海关等。

对于这些重要的国防战略要地,进攻军队不可能绕行,否则将腹背受敌,甚至可能被截断退路,失去作战主动权。

即使绕行,周边位置非水即山,行军部队可能受困。可能因不熟悉新路线,耽误行动速度。可能会迷失林地。在翻山越岭中,也可能产生大量非战斗减员。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讲究团队作战,对于军需物资,一般都是随身携带,最少5天,最多10天。如果远征区域超过士兵所能携带的军需,那就需要专门的队伍进行运输补给。

战场上,士兵所需食物、水、柴火、饲料、武器和帐篷等物资,有专门的军队士兵负责。

从汉代开始,军队物资尽可能通过河流运输,如果条件允许,士兵会使用牛车、马车甚至独轮车运输物资。

即使从战国时期,特别是汉代开始,部分军队实行”屯田体制“,还有南北朝时期开始实施”府兵制“,军队开始建立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及改善补给道路和运河。

但结合古代水路状况和运输工具来看,即使有专门的军队进行物资运输,后勤部队肯定慢于前线作战部队,且战争中战力较弱。

如果前线部队绕开要地前行,后勤补给可能被围困,和作战队伍断开联系,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有利条件将不复存在,乃至因补给不足陷入困境。

公元前7世纪,人们就开始使用保护沟,随着战争所需,逐渐演变,形成了以防御城墙和护城河结合的防御工事。

然而,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围城战并不常见。直到周朝,战争才出现要彻底消灭敌人,不仅仅是摧毁对方的军队,还需要占领对方的城池要地。

到了汉代,防御为主的城池超过六米高,后来的城墙,有高达十几米的。它们由压实的泥土和砖块筑造而成,也有将陶片、植物材料、树枝和沙子与泥土混合建筑的城墙。

除了城墙,还有雉堞、塔楼和四面巨大的城门作为防御补充,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墙壁也变得更加防火、耐撞。用石头覆盖城墙根部,以抵御大量水流的冲击。

城池及辅助建筑结构旨在确保城市能够承受足够长的攻击,以便救援部队从其他地方抵达。总体而言,要地中的防御工事,攻防结合,以防为主,是战争中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

在争夺资源需求增长、军队综合能力提升的双重作用下,竭力抢占防御工事,这在战争中的作用凸显,因此,面对战略要地,正面进攻成为必然选择。

战争是一个地区获得优势的一种手段,是国家扩张和保护其边界的一种手段,也是篡夺者取代现有统治者的一种手段。

战争,争夺的资源主要就是人、财和粮草。

由于卫生条件、自然生存环境的限制,生产力低下,中国古代人口,尤其是男性作为主要的劳动力和兵源,对于生产和战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女性在主导家务,及传宗接代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战争中消耗的人和物,统治者或战胜者,一般会通过夺取要地,整合占领地区的人口、土地和劳动力,提升生产能力,补给打仗的损耗。

鉴于当时简陋的生产工具,他们一般会选择水源、人力等丰富的区域进行攻占。这些区域有多重身份,既是军事要地,也是重要渡口、繁荣城池或人口密集区域。

除了争夺资源外,占领要地,还会对周边的小城镇形成震慑,进而蚕食周边,扩展占领区域。这种战争红利,促使军事领导者在进攻过程中,一定要直接攻占战略要地。

绝大多数统治者希望”兵贵胜,不贵久“。在封建王朝中后期,输出文明开始取代战争,成为保家卫国的手段。争夺资源的手段也变得更加间接,更加隐蔽。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透过历史的刀光剑影,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国防战略要地的城市或关隘,自古以来,就因其地理优势和战争所需,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封建王朝的更迭换代,决定了这些”兵家必争之地“只能直面,不能绕行。

立足当今,我们不能忘记,历次战争给这些要地带来的各种灾难和人道危机。

因此,以史为鉴,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在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伊... 《——【·前言·】——》 在伊朗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一张元朝的羊皮信让学者们震惊不已。 羊皮信上写的内...
原创 为... 前言 秦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竟是"四代乱政"这短短27年。两位国君被杀,一对母子被抛尸深渊,八位...
原创 此... 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
原创 对... 征和二年,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震惊朝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她出身平民,原本是平阳公主府歌...
汉代玉器除了金缕玉衣还有些啥?...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澎湃新闻获悉,12月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良...
原创 为... 前言 巍峨高耸的太行山脉,雄壮而又陡峭。它绵延八百余里,横跨北京、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一市,就像擎天...
原创 震... 【震撼揭秘】泸定桥:人力扛鼎的桥梁传奇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雄伟...
原创 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戴... 在革命年代,间谍是极其危险的人物,一旦被发现,将会遭受极其严厉的惩治。然而,有位“间谍”却格外的与众...
原创 开... 严于律己 唐亮将军生活朴实,从不因自己过去的功勋而骄傲。对于自己是严格要求,对于身边的人同样如此!当...
邻水邓氏联谊会工作稳步推进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
原创 他... 他可以说是军统中活的最大的特工了,戴笠亲自介绍进军统,还当过他的秘书,因为戴笠,毛人凤和他都是江山人...
原创 李... 贞观23年,大唐皇宫内,秋风肃穆,落叶缤纷。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已至暮年,病...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病逝,蒋经国为何不得“大统”,严家淦上位真相 如果说,当一个位高权重之人将要不久于人...
原创 南... 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的798人中,有几位资历是很深的,即便评上更高的军衔也不奇怪,之所以低配...
原创 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注...
原创 日... 黎明的光芒还未完全驱散太平洋上的黑暗,珍珠港的宁静被一阵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打破。1941年12月7日...
薛城遗址明确为南京地区已知年代... 记者从12月19日召开的“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薛城遗址被明...
原创 他... 标题:他是被历史黑的最惨的人明明造福后世但都只记得他一无是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命运如同过...
“饿殍遍野”中的“殍”,不读f... 饿殍遍野,是个成语,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