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一位英明神武、开创盛世的帝王,但他后半生却耽于声色,听信谗言,亲手葬送了大好河山。其中,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皇嗣之争了。为何玄宗要给佳丽杨良媛堕胎?为何又放弃太子李瑛而选择一个出身卑微的娼妓之子李亨为储君?隐藏着怎样的离奇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皇家争储可谓家常便饭。作为开国功臣的玄宗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最先嗅到"机会"味道的,是玄宗的第三子李亨。这小子可谓是来头不小,妈妈杨良媛是玄宗的掌上明珠,而他自己更是被视为有"天命"的孩子。
这件事还得从710年说起。那年玄宗刚刚被立为储君,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却阴谋废黜他,玄宗为了不给公主留下把柄,决定让杨良媛堕胎。没想到一场奇异的梦境出现,仿佛有神灵力阻堕胎。张说这个贤相听后大喜,认为李亨是"天命之子"。玄宗当然也乐不可支,把儿子当成了护身符来防备公主。
于是李亨就这样被留在了人世,顺利出生。
可"天命"也需通过一番历练,李亨很快就陷入了与兄弟们的皇储之争。先是比拼长幼,他被同父异母的哥哥李瑛压了一头;随后杨良媛机智将儿子送给王皇后抚养,李亨顿时变成嫡子反超李瑛。然而玄宗并未公开承认李亨的嫡子身份,导致两人的较量一直胶着。
就在此时,一个与李亨无甚关系的女人改变了整局面武惠妃。这个武家丫头貌美如花,不久就受宠成为玄宗的新欢。她不但立刻试图夺嫡,还策动了一场离奇的"捉贼案",诬陷李瑛"入宫谋异"被废黜,自己的儿子李瑁也因此成为储位大热门。
然而好景不长,武惠妃很快就葬送了自己。她病重时总是"看见"受害的三王冤魂缠身,最终魂归黄泉。更糟的是,她的儿子李瑁也遭殃,他的妻子竟然被玄宗纳为妃嫔!于是李亨凭借年长的优势,终于坐稳了储君之位。
一番纷争之后,玄宗对皇嗣之争似乎也产生了一些反思。但回首皇家争储的历史,它注定无法避免。因为每一代帝王都会因私欲而听信谗言、亲信奸佞、听从谗言。权力的诱惑使他们理智全无,这才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玄宗的皇嗣之争堪称离奇曲折,充满了诡计和阴谋。在这场权力游戏中,亲子关系形同虚设,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即便最后李亨夺得储君之位,但他后来也遭遇了重重磨难,这或许就是皇家子弟的宿命。
,玄宗个人因素固然是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专制皇权本身带来的扭曲。在利益至上的权力斗争面前,道德与情感不过是手段而已。因此,我们现在回顾这段历史,不应只是追究个人的是非对错,而是深思这种专制制度本身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