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北伐时期的戎装照
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誓师北伐之初,蒋介石虽然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暨北伐军总司令之职,但其麾下的8个军十几万部队中,仅何应钦第1军的1万余人完全服从他的指挥。另外7个军完全就是各地方势力的一个大拼盘。
北伐胜利后,汪精卫在武汉建立国民政府
蒋介石实力不足,以至于第一次下野
其中,谭延闿第2军、程潜第6军和唐生智的第8军属于湘军系统,却互不统属,彼此矛盾极深。朱培德第3军为滇军,李济深的第4军和李福林第5军则属于粤军系统。战斗力最强的第7军属于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全军官兵都是清一色的广西子弟兵。
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国民党阵营分裂为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和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当两者再度联合的时候,蒋介石遭到了程潜、唐生智、李济深及李宗仁的联合反对,被迫下野,远走日本,就是其麾下实力不足的集中体现。不过好在蒋介石凭借其雄厚的财力,拉拢了北方的冯玉祥和阎锡山两大实力派,好歹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冯玉祥和阎锡山雄踞北方
张作霖死后,北方兴起了冯、阎及张学良3股势力
1928年6月4日,随着皇姑屯附近的一声巨响,北洋政权最后一任元首张作霖被关东军炸死,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了民国旧军阀时代的终结,也帮助蒋介石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是,当时蒋介石及其第1集团军所能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浙、苏、皖、闽等长江下游和沿海区域,军令政令根本不出东南。
除了蒋介石以外,全国还形成了另外5大军事集团。冯玉祥身兼第2集团军总司令和开封政治分会主席,据有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四省,拥有8个方面军、21个军、53个师、5个旅。阎锡山身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与太原政治分会主席,除了根深蒂固的老巢山西,又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河北和平津地区,拥有9个军、25个师、8个独立旅.
北伐过后的军阀割据形势
南方的粤、桂两系军阀各自拥兵近20万
李宗仁身兼第4集团军总司令兼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据有湖南、湖北两省,该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则控扼山海关至天津一线。加上新桂系二号人物黄绍竑拥兵数万,坐镇广西老巢,使得新桂系的势力从镇南关一直延伸到山海关,形成一字长蛇阵。
即使实力稍弱的李济深,也兼任着第8路军总指挥和广州政治分会主席,占据北伐起兵之地,拥有5个军、21个师。加上刚刚换上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张学良,麾下也拥兵20余万,是当时全国唯一陆、海、空三军齐备的一股军事力量。可以说这些名义上服从蒋介石的地方实力派,个个都已具备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资本。
李济深是广州政治分会主席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蒋介石下令裁军
当时,不要说西南还有云南龙云、贵州周西成和四川刘湘、杨森等割据势力,仅冯玉祥等5大军阀的总兵力就超过250万人,每月经费超过6400万元,一年的开支就达8.7亿元,而当时政府全年只能支付2.1亿元。巨额的军费开支不仅各地百姓要倾家荡产,即使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江浙财阀也不堪重负。这些大资本家、大银行家在1928年7月的全国财政经济会议上,提交了《建议政府克期裁兵从事建设案》,建议先削减军费26%。
军费的压缩必然伴随着兵额的裁减。蒋介石也趁在北京组织孙中山葬礼的机会,向前来参加的各路将领明言“今日非裁兵无以救国”的主张。
装备精良的蒋介石中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