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上海师大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探讨“面向未来的中国世界史”
迪丽瓦拉
2024-04-22 23:11:33
0

原标题:资讯 | 上海师大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探讨“面向未来的中国世界史”

4月14日,“面向未来的中国世界史”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系列项目开题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上海本地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应当如何面向未来。同时,上海师大和华东师大的9项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真诚对话、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重要性,激励中国学者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国别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的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体系,是与会专家一致关心的话题。开幕式上,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沐涛教授主持,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与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以及来自上海社科院、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为上海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适时而立,是上海师大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而成立的三个机构之一,以亚太区域和非洲为重心,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重点,旨在整合校内外相关学科,面向世界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和重大问题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形成兼具全球眼光、中国特色、上海师大优势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力争为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后,6位资深学者围绕区域国别学建设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师大特聘教授于沛先生以上海高校的世界史研究为例,探讨了中国世界史研究成果何以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上海师大世界史系舒运国教授分析了我国非洲史研究现状与趋势;华东师大社会主义文献与历史研究院院长沈志华教授结合自己的课题,介绍了中国跨境民族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根据《拜占庭大通史》,分析了如何在世界史研究中运用中国史学传统方法;北京大学彭小瑜教授评述了中国世界史先驱杨人楩先生的治学与为人;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则分享了他对于17—19世纪世界史研究的新想法和新思路。

随后举行了上海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哲社课题联合开题会,这是落实有组织科研的一种机制体制探索,依托国家级项目和平台推动基础学科内涵建设,促进科研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上海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沈志华教授“中国边疆跨境民族流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研究”、上海师大徐善伟教授“‘东学西渐’与11至13世纪欧亚北非大陆的知识流转研究”、上海师大张忠祥教授“泛非主义与非洲一体化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900—2021)”,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华东师大朱明教授“印度洋史史料整理与研究”,以及上海师大李新宽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早期英国金融创新与资本主义的成长研究”、李文硕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及其住房政策研究”、李腾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主教城市与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秩序建构研究(10—12 世纪)”、李尚君副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公元前4 世纪雅典政治文化与城邦政治体制演变研究”和鲁迪秋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建国初期家庭观念演变及其影响研究”分别组成专家组,就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价值进行了汇报和答辩。这种新的有组织科研体制机制得到了各地专家学者的广泛赞同。

上海师范大学近年来对标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需求,积极融入区域国别学建设,在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世界史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共获得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2项、青年项目1项。本次开题会进一步深化了上海师大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学术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作者:

编辑:李纯一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1930s,成都的街头,一幅宣传画,宣传四川省新生活运动“大祸降临瘾者自悟,四川各界禁烟促成会制”。...
原创 汉...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阳谋,即孙膑围魏救赵、晏子二桃杀三士和汉武帝的推恩令。...
原创 中... 中唐故事:杨炎酿成藩镇乱,忽有老妇称太后 刘晏未死以前,尚有泾州别驾刘文喜据州作乱,也是杨炎一人酿...
同为民国才女,为何冰心不喜欢才... 民国时期,学术自由,百花齐放,中西文化碰撞激烈,才女名媛灿若星辰。这个时期的文人骚客以及闺秀名媛,个...
原创 鲁... 人的命运仿佛早在前世就已经写好,今生就照着活就可以了。 所以你能看到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是...
原创 叫... 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史书上记载的99%是男人的事情,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的女性,大多也只是万绿丛中的一点...
原创 古...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早在西周时期就明令规定:“同性不婚”,并对婚姻制度做出了严格规定。然而在古埃及...
原创 为... 为何古代皇帝大多活不过40岁?5大原因,最后一个令人尴尬 易中天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到,所谓“天...
原创 西... @真知新坐标 大家好,我想大家一定听说过史上唯一的处女皇后,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
原创 八... 自1912年末代皇帝宣布溥仪退位,大清王朝告终。而曾经赫赫扬扬几百年的满洲贵族、八旗子弟,从此失去贵...
原创 溥...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以历代帝王都是我们纷纷讨论的对象。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也就是最后一个皇帝溥...
原创 盘... 盘点袁世凯的10个老婆,3个来自青楼,3个来自国外,个个貌美如花! 袁世凯个头较矮,身高大约为一米六...
原创 历... 熟读典籍,金戈铁马的战场厮杀让我们热血沸腾;背诵诗词,我们醉心于壮志豪客畅想一征沙场为国杀敌的野心;...
原创 汉... 秦始皇当年一统天下后,朝堂上曾出现过应否置郡的争论,因着原六国的领土不少远离秦国。因此大部分大臣,包...
原创 溥... 东北的名城沈阳,旧称奉天、侯城、盛京,有着“千年古都”之誉。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
原创 这... 纵观中国古代典籍,时常能够看到这样的记载:某位人杰因为与地名相冲,最终折于当地,留下一个个令后人为之...
文化新观察|敦煌遗珍“还乡” ... 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日前发布最新成果—— 《敦煌文献全集》首批推进项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
千年军粮城 铭记一段历史 据史料记载,军粮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军粮城一带已形成聚居群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军粮...
原创 她... 不知道大家对《甄嬛传》里果郡王的生母舒妃是否还有印象?舒妃是康熙的后妃,在康熙死后,为了表示自己与儿...
原创 辽...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明清两朝之间一系列大战的故事,例如萨尔浒大战、浑河大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