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眼界#
我觉得这和宋徽宗他的性格有关,宋徽宗本来就是优柔寡断,比较懦弱的一个性格,再加上作为皇帝的他来说,可能他认为金人不敢把他怎么样,或者说他认为被俘虏而死要比逃跑的名声会更好一点。
在汴京城被攻破的第二天,其实他是可以逃跑的,并且他也逃跑到了扬州,但是当时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了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恒,而赵恒他也害怕宋钦宗再一次逃跑,所以当金军攻城的时候,他其实是没有告诉宋徽宗的。等到金军攻过来的时候宋徽宗已经来不及逃跑了。
还有就是宋徽宗出城谈判的前一个晚上,当时宋钦宗去金营议和已经被俘虏了,金人又想让宋徽宗也出来,把宋徽宗一并俘虏了,当时其实将士们给宋徽宗建议是趁金人疏忽,偷袭突围出去,但是因为宋徽宗过于优柔寡断,难以下定决心,所以他放弃了这次机会。
第三次就是他们被俘虏了北上的途中,是民间组织了一批义军想要阻拦金人回去,所以当时其实金军并没有精力去照看俘虏,而是去阻拦义军去了。这个时候,宋徽宗他也没有逃跑,但他的儿子赵榛就逃跑了。只能说宋徽宗确实是一个不适合做皇帝的艺术家,他过于优柔寡断,缺乏决断力,导致错失了三次机会,而我认为,就算逃跑回去落下逃跑的名声,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不至于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