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迪丽瓦拉
2024-04-22 23:12:27
0

原标题: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棺材船

作者: [爱尔兰] 奇安·T.麦克马洪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原作名:The Coffin Ship:Life and Death at Sea during the Great Irish Famine

译者: 初庆东

出版年:2024-3

定价: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208186842

内容简介 · · · · · ·

☆爱尔兰人的奥斯维辛,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海上求生之旅,徐国琦、梁茂信、陆大鹏联袂推荐;

☆从罗斯福、尼克松、里根、肯尼迪到拜登,众多美国总统都是爱尔兰裔,为什么美国会有如此之多的爱尔兰人,19世纪的爱尔兰移民潮如何影响今日世界;

☆以船本身为中心,抵达人性最深处。从马铃薯大饥荒时期的信件、日记和报纸直击历史现场,还原真实的逃难图景,理解爱尔兰大众历史的标志性形象;

☆这是个人的流动,共同体的撕裂与重建,也是全球化的缩影。从饥荒难民、离地农民、济贫院穷人、罪犯到跨国劳工,人们在19世纪复杂的资本主义跨国网络中顺势而为、逆天改命。这是由迁移带来新的希望、生活、身份认同的故事。

【内容介绍】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爱尔兰爆发大饥荒,数百万贫苦民众无以果腹,只得漂洋过海,希求移民他乡开始新的生活。关于大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的记载,往往由令人厌倦的陈词滥调、半真半假和冷冰冰的统计数据组成。

在《棺材船》这部开创性的跨国历史作品中,麦克马洪对移民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旅程本身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视角。

当饥肠辘辘的人们奔向海边,令人失望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没有足够可供远航的船舶可以搭乘。而那些费尽千辛万苦踏上甲板的人,也同时把一只脚伸进了棺材——黑暗、潮湿、拥挤是漫长旅程的主基调,疫病肆虐之下,饥饿、脱水与眩晕完全不堪一提。许多人在船上死去,随即被抛入大海,因此移民船也被称作“棺材船”,成为19世纪移民航行中臭名昭著的标签。

全书分五个部分展开:准备、登船、海上生活、死亡、抵达。作者以三大洲的档案为基础,从移民的信件和日记出发,对海上行程进行复刻,这些移民的个人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关键历史的更为复杂的理解。而毫无疑问,平安抵达只是第一步,爱尔兰人在他乡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启,船上生死与共的经历将为他们带来新的、更为紧密的关系。

【名家推荐】

我一直认为,近代以来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国家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均与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相关。对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和爱尔兰这个大量向外输出人口的国家尤其如此。本书通过大量的书信及翔实的资料解读爱尔兰人在19世纪中叶大饥荒期间背井离乡到新世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寻找出路与生路的心路历程和悲催经历,是不可多得的从微观、个人及社会层面出发的跨国史著作。值得每一位历史学者和正在思索人生与社会意义的普罗大众阅读。

——徐国琦,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跨国史和共有历史研究者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是一部值得深读的佳作,涉及移民史、跨国史和海洋史。作者在博采个人书信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叙事,生动地再现了大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流离他乡的情景,尤其对移民在海上与自然和疾病的博弈做了重描,提出了海是坟墓、船是棺材的精妙论断,学术价值因此而骤增。该书史料丰富,译者语言朴实流畅,是研究世界近现代跨国移民问题的必读书目,是为举荐。

——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

爱尔兰土豆大饥荒本身就是骇人听闻的灾难,乘船逃离的人们却未必更幸运,跨大西洋的逃生之路仍然浸透了血泪。麦克马洪借助日记、书信等材料,从一个特殊角度审视了这场人道悲剧。写法很学术,观察很冷静,但读之仍然令人毛骨悚然。一部杰出的海洋史和移民史著作。

——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著有《德意志贵族》

作者简介 · · · · · ·

[爱尔兰] 奇安·T.麦克马洪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历史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硕士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2010—2011年在杜肯大学历史系任客座讲师,2011—2014年在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爱尔兰史、美国移民史、海洋社会史,重点关注移民的民族认同与身份认同问题,著有多部荣获奖项的历史作品,并在《美国历史评论》《爱尔兰历史研究》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文章。

初庆东,南京大学与约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独著)、《近代英国劳资冲突与化解》(合著)等作品,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 · · · · ·

目 录

中文版序 / 001

导 论 / 001

第一章 准 备 / 017

第二章 登 船 / 063

第三章 生 活 / 113

第四章 死 亡 / 163

第五章 抵 达 / 215

结 语 / 258

致 谢 / 265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70

缩 写 / 277

注 释 / 279

参考文献 / 313

索 引 / 331

译后记 / 34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
原创 日... 很多人认为,日本的投降是因为美国投下了原子弹,但实际上,日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投降的真正原因与...
原创 清... 清官类电视剧的剧情往往引人入胜,除了故事情节外,演员的精彩演技以及华丽的宫廷服饰也让观众无法自拔。通...
原创 赤... 《——·前言·——》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孙权面临着一个极为关键的抉择:是选择向北方强敌曹操投降,...
原创 山... 阎锡山晚年生活在台湾,境遇可谓极为落魄和尴尬。自从他失去了权力之后,便开始修建窑洞作为住所,然而这种...
原创 孙... 一张尘封已久的老照片,记录了一段隐藏在岁月长河中的往事。照片中的孙中山,目光坚定、神采奕奕,仿佛能看...
原创 四... 1946年,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战争局势,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不同的战斗需求,先后组建了1纵、2纵、3纵、4...
原创 玄... 秦琼,作为《隋唐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以其威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骑马挥枪,英勇无敌,是战场上的传奇...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站笼,这种酷刑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让370人丧命。它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