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贺龙去世后骨灰去向成谜,遗失6年才重现天日
迪丽瓦拉
2024-04-23 02:31:50
0

原标题:1969年贺龙去世后骨灰去向成谜,遗失6年才重现天日

1975年年中,八宝山公墓的殡葬工老赵跟着两位中央派来的同志,前往老山骨灰堂转移一份身份特殊的骨灰。

老赵一行人来到老山骨灰堂后,在尘封多年的地下室见到了他们的转移目标:一个满布灰尘、材质低廉的骨灰盒,甚至上面连个照片都没有。

而后,老赵便看到中央来的同志写下一份收条,“今接收中央专案组送来王玉(即贺龙元帅)骨灰盒”。

这时,老赵才突然惊醒,却又大发疑问,想贺龙同志堂堂开国元勋,他的骨灰为何会被放在如此廉价的一个骨灰盒中呢?

又为何,一个大人物的骨灰竟然会被放置在无人在意的地下室里,深埋多年、不见天日呢?

贺龙骨灰的遗失之谜

1969年6月初,贺龙元帅在被打压的特殊环境下逝世,后事料理声势也不宜扩大,以免授人以柄。

时任八宝山公墓殡葬处副处长的彭志刚同志在和守卫人员沟通后,一行三人跟着守卫干部到了一个小西屋,里面空空荡荡。

而贺帅的遗体,被白布包裹全身,就那么停在了两张板凳支着的床板上,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开国元帅的遗体处境。

按理来讲,彭志刚这种搞殡葬工作的已经司空见惯,可看到贺帅的遗体竟然落到如此下场,心里也越发感觉到空气中弥散的寒意。

守卫干部指着床板上的白布包裹着的遗体,“就这个,你们抓紧时间,赶快抬走!”

这冰冷的话语让彭志刚一行人内心更加悲凉,但表面上却并未展露心意,只是遵从对方的指令,缓慢而轻柔地将贺帅的遗体小心转移到了担架之上。

等他们搬着担架往外走时,小西屋外面也没有看到有贺帅的家人来送葬,想必他们当下的处境并不比贺帅好到哪里。

随后,在贺帅遗体到达八宝山公墓后,彭志刚等人便失去了作用,由另一批专人负责后续工作。

谁能想到,贺帅的遗体竟被别有用心之人仓促火化,并随意地放在了一个白布袋子里面。

再然后,两个不知何处来的军人前来八宝山公墓办理“王玉”的骨灰手续,指定把白布袋子中的贺帅骨灰存放在老山骨灰堂。

就这样,一代开国元勋的骨灰被放在一个廉价的骨灰盒中后,便在老山骨灰堂的地下室里,一待就是整整六年。

可能有人会想,为何贺帅家人不前来祭拜。

但本就备受打压的贺帅一家,又能从哪里知道,已经化名“王玉”的贺帅骨灰,被丢在了老山骨灰堂的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呢!

迟到六年的追悼会

1975年6月,由军委办公厅及中央专案组的两位同志,带着上级的命令,一同前往八宝山公墓对接工作人员老赵。

二人向老赵道明来意,请他跟着去老山骨灰堂转接一份骨灰。

看着名为“王玉”的骨灰手续,老赵脑子里也是一头雾水。

毕竟看两位中央来的同志的态度,这个“王玉”绝对不是无名之辈,可他数遍了脑子里面的党政大员,却仍旧对此人毫无印象。

根据“王玉”骨灰手续上的信息,老赵找了好久,终于从地下室里的昏暗架子上找到了名为“王玉”的骨灰盒。

打眼一看,满布灰尘的样子,老赵心里断定这个骨灰盒多年来肯定是无人拜祭。

再看骨灰盒的材质,基本上也就是多年前最普通的廉价骨灰盒,老赵很怀疑两位同志拿到的消息是否准确。

不过他仍就不敢怠慢,将骨灰盒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后,转交给了军委方面的同志。

随后,老赵终于从收条上的信息,知道了眼前骨灰盒里放的竟然是几年前去世的贺帅。

同年6月9号,八宝山公墓礼堂举行了贺龙元帅的骨灰安置仪式,同时也是首例特殊时期被迫害党政大员的“追悼会”先河。

上午10时许,邓公负责主持追悼会流程,彼时周总理因病住院。

却没想到,追悼会亟待召开之际,周总理表达了前来为贺帅送行的意愿,恳请追悼会仪式推迟些许时段举行。

待周总理匆匆赶来,同来参加追悼会的众人都能感觉到,以前那个抖擞精神的周总理被病魔缠身模样大变,倦怠的身体中充斥着对贺帅的悲情。

让众人想不到的是,正常三次鞠躬后,周总理仍然强撑着病躯,又向贺龙的遗像四次鞠躬。

其中深意,想必是周总理对贺帅的悲伤和愧疚之心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本前首相参加九三阅兵!其家族... 即便面临重重阻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仍毅然来到北京,出席 93 大阅兵。这一举动,让人们再次看到日...
原创 霍... 千年战神霍去病:汉武盛世最耀眼的将星 在中国古代璀璨的军事史上,霍去病堪称千年难遇的军事奇才,其战...
原创 庞... 《三国演义》中的\"卧龙\"与\"凤雏\":命运迥异的两位奇才 但凡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必然对...
原创 日... 历史是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其间的因果联系往往难以简单厘清。1965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埃尔佩诺维茨提...
原创 三... 三国谋士郭嘉:曹操最器重的旷世奇才 在三国时期,曹魏的主公曹操素以严苛著称,对待身边之人极少给予...
原创 区... 历史长河中的军事较量:赵国与汉朝对匈奴的不同战果探析 当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北方战场上大败匈奴,...
藏品中的抗战记忆:一位农民收藏... 中新网运城9月4日电 题:藏品中的抗战记忆:一位农民收藏家的家国情怀 作者 陆祁国 杨建义 卫世新 ...
汉景帝削藩在几个月内就平了七国...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大汉王朝无疑是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当我们追溯这个伟大王朝的兴盛之路时,不得不...
原创 他... 蜀汉最后的守护者:姜维的悲壮人生 每当人们提起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位\"鞠躬...
追寻革命星火 书写自强答卷(铭... 甘肃,一片红色土地。 抗战时期,抗日救亡运动在这里蓬勃开展。一名名抗日将士、进步青年前赴后继,一批批...
邯郸成语故事丨亲当矢石 亲当矢石 邯 郸 1 典源 唐·李百药《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锋刃交接,唯恐前敌之...
赤壁之战后,刘备为何能势如破竹... 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关键转折与刘备的荆州战略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赤壁之战无疑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
晚潮|无法忘却的故事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在老家抗日的历史记忆中,有一个叫张齐林的凤凰英雄,其事迹值得讴歌! 张齐林,凤...
原创 同... 论司马懿与诸葛亮政治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司马懿与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
收了500个义子的凌烟阁功臣张...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
韩信、萧何、张良谁对刘邦更重要... 如果非要在三杰中选一个的话,我认为是张良! 当然也不能否认萧何、韩信的作用,不过若是没有张良,刘邦建...
孙膑是伟大军事家,他的布阵理论... 孙膑:古代军事奇才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兵法 孙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军事家之一,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刘... 权力博弈下的汉初风云:刘邦、吕雉与韩信的三角恩怨 在中国历史长卷中,那些成就霸业的非凡人物往往具备...
雪域归心: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 西藏,这片横亘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广袤土地,面积达 120 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位列中国各省区第二。...
原创 看... 权力的阴影与情感的荒漠:清宫秘史中的皇太极、孝庄与多尔衮 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帝王们总是被镀上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