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劝王耀武别打内战,他却听不进去,坐11年牢,出狱后妻离子散
迪丽瓦拉
2024-04-23 02:31:40
0

原标题:友人劝王耀武别打内战,他却听不进去,坐11年牢,出狱后妻离子散

1945年8月,经过8年苦战,中国军民终于把侵华日寇赶回了日本老家,全国一片欢欣鼓舞,然而,没等百姓高兴多久,更严峻的事情来了,为继续自己的独裁统治,腾出手来的蒋介石,开始加紧内战的脚步。

就在国共双方商议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并签订《双十协定》之时,蒋介石已经动作频频,先是山西的阎锡山发动上党战役,紧接着,110万大军兵分三路,向华北解放区进军,企图打通东北的通道,将东北占为己有。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民党将领表现的十分积极,比如黄百韬、胡琏、杜聿明等等,也有很多人表现的极为消极,比如卫立煌、薛岳、汤恩伯,再比如今天故事的主角王耀武。

抗日战争中的王耀武,绝对当得起抗日名将的称谓。

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他率一个师负责淳化镇、牛首山一带的防御,顽强抵抗日军6昼夜;1939年的长沙会战,王耀武率部与敌军激战3天,收复高安城。

1941年的上高会战,王耀武击毙日寇3600余人,并打死日本少将指挥官岩永,收复高安镇;1943年的常德会战,王耀武激战6日,收复常德城;1944年的雪峰山战役,王耀武击毙日寇2.8万余人,缴获战利品20余吨,名扬天下。

正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既不是浙江人,也并非老头子带过的黄埔生的王耀武极受蒋介石器重,所率部队是蒋介石嫡系,武器装备更是屈指可数。

既然“老头子”如此重用,为何王耀武却“不想努力”了呢?原因很简单,此时的王耀武,早已名利双收。

王耀武,山东泰安人,出身寒苦,父兄早逝,跟着寡母长大,19岁时家境败落,无奈前往天津投靠亲戚,先是在烟草公司做杂役,紧接着又南下上海,在糖果公司当店员。

因为年幼时,王耀武曾读过私塾,1925年,他报考了广州黄埔军校,并参加东征、北伐、中原大战,渐渐脱颖而出,担任团长一职。

在升官的同时,王耀武也没忘了发财,当然,王耀武不是横征暴敛,而是还算本分地做生意。

早在1928年,还是个军队小官儿的时候,王耀武便在武汉开了一家饼干厂,因为有过在糖果店当学徒的经历,王耀武有一定的经商经验,他的饼干厂开的十分红火。

随着官儿越做越大,王耀武的买卖也越来越大,不仅在重庆、长沙等地开了分厂,抗战爆发后,还干起了日用品的买卖,并且四处买房置地。

当然,有钱后的王耀武,也没有独自享受成果,穷苦出身的他,生活依旧简朴,也没有任何不良习惯,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投入到军务当中,即便是抗日最艰苦的时候,王耀武手下的将士,都不缺军饷,这也是他的手下,战力超群的原因之一。

而在抗日战争中,王耀武从最初的师长,一跃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而且还当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这名也就达到了顶峰,这时候再打生打死,好像没有多大的必要了。

所以,当朋友劝他急流勇退,既可以以抗日名将身份急流勇退,又可以和家人团聚,还可以脱离内战,保持自己战神的神话的时候,王耀武深以为然。

为了摆脱内战,他还住进了医院,向蒋委员长请了假。

令王耀武没想到的是,他这一举动,反而引起了蒋委员长的注意,不仅发电慰问,还派专机把他接到重庆。

在蒋委员长的劝说下,王耀武头脑一热,便到了山东老家,担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兼山东省长。

初到山东的王耀武是信心满满,干劲儿十足,凭借着全副美式装备,到1946年初冬,便打通了胶济、津浦两条线,使得国军在山东军事力量大增。

然而,王耀武面对的,是解放军赫赫有名的粟裕、许世友这些人,他能讨到便宜?何况,为了不让王耀武在山东一家独大,还将陈诚也派到了山东。

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发动莱芜战役,粟裕诱使李仙洲兵团冒进,王耀武发现李仙洲兵团有危险,立即下令撤退,但陈诚却命令部队堵住胶济路一线,致使李仙洲部全军覆没。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王耀武心腹爱将张灵甫战死,这让王耀武痛哭不已,此时的王耀武,心态也发生变化,曾亲自飞到南京,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二线防御,可惜被蒋介石否决。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大战之前,可能预感不妙,在与妻子郑宜兰通电话时,足足聊了半个小时,可谓是事无巨细。

济南战役仅仅打了8天,在吴化文临阵起义后,王耀武觉得无法守住济南城,于是化妆后弃城逃跑。

本来,王耀武有极大概率逃脱,然而,一个小细节,却引起了军民的注意。

王耀武是国军高级军官,虽然生活比较简朴,但还是很讲究的,比如,擦屁股,用的是手纸。

逃跑途中,王耀武突然肚子难受,便拉了一泡,用的是干净洁白的手纸,这一幕,恰巧被一位老乡看到。

当时的穷人,哪里能用得起这玩意儿?老乡意识到,此人身份不简单,赶紧报告组织,于是……王耀武被俘。

被俘后的王耀武,并没有要死要活,表现的很是乐观,也积极配合改造,并且与看守人员关系极好,当解放军军官训练团打算搬到济南时,王耀武第一时间便知道了,还告诉了相好的犯人,这让看守人员很紧张,还专门察了此事儿……

狱中的王耀武,改造很积极,后来,被调到了功德林监狱,沈醉、杜聿明、宋希濂、廖耀湘等等都成了王耀武的狱友。

因为良好的表现,1959年,坐了11年牢的王耀武,作为建国后第一批被特赦的囚犯释放出狱,然而,刚刚出狱的他,却遭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自己的爱妻郑宜兰跟着自己的副官卷着家产跑了。

郑宜兰是福建人,早在20年代,便与王耀武结为夫妇,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一起生育6子1女,成婚多年,王耀武一直紧守“夫道”,几乎沾花惹草,更不要说纳妾了,济南战役前,还特意把家交给郑宜兰,可见对妻子有多信任。

如今出了这种事儿,让王耀武如何能接受?

在沈醉的回忆录中,曾提到过这一段,说得知这个消息的王耀武痛不欲生,直接气得半身不遂。

然而,对于此事儿,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说是王耀武的这位副官,曾经受到王耀武恩惠,并非是带着母亲私奔,而是替曾经的老领导照顾妻儿,她的母亲,也没有嫁给这位副官,完全是以讹传讹。

可不论真相如何,在王耀武出狱后,郑宜兰与王耀武提出了离婚,理由是出于对大陆的种种顾虑,还有7个孩子的前程考虑……

想必这时候的王耀武,一定后悔至极,若当初听了友人的话,这时候也不至于妻离子散吧?

在这一点上,王耀武的妻子郑宜兰,比起黄维的妻子蔡若曙就差远了。

人家蔡若曙,能在听说黄维被俘而未战死后,带着一家老小和老保姆从香港秘密返回大陆,受尽苦楚,苦等黄维25年,最终再次生活到了一起。

而郑宜兰,手里有大把家产,而且黄耀武早早就出狱,却因为种种理由离婚,只能说,还是感情不够深,但从理智的角度来讲,郑宜兰的做法,却是正确的,毕竟当时的大陆,各种运动不断,她和孩子回来,的确前途难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海... 在1949年,百万大军渡长江,这次的作战目标很明确,解放江浙,直捣蒋介石的老巢南京。在这样的背景下,...
原创 苏... 在新切尔卡斯克的黎明,街道上还残留着昨夜混乱的阴影。太阳尚未升起,一群身着制服的人已经在城市的心脏地...
原创 1... 邓公赫赫功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公在全国解放后,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公曾...
原创 战... 在战国初期,魏国因为最早变法,使得国力冠绝天下,就连秦国、齐国都不是它的对手。然而,在魏惠王时期,魏...
原创 乾...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这是乾隆皇帝曾对英国正使马戛尔尼说过的一句话。 大概意思就是说:...
原创 聂... “我从没见过这么隆重又这么简单的婚礼…就是平平常常的结了婚,日常的装束,没有喜宴,也没有贺礼。说隆重...
究竟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一统七国的秦王嬴政、爱恨互杀的孙斌庞涓,纸上谈兵的赵括,...
原创 顺... 顺治帝年仅6岁登基,成为大清第一位不能亲政需要叔王辅佐朝政的皇帝;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
原创 英... 1997年7月1日,这是无数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日子。被英国殖民了上百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原创 武... 前言 在汉朝时期,日本就被称为倭国。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倭国经常派人入贡。当时,倭国处于中国的朝贡体系...
以国为姓 沈与冉古代同音 寻根溯源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黄帝的后裔,以国为氏...
回顾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上千... 前言 我们或许都了解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但实际上,清朝的辉煌也不容小觑。 据数据显示,清朝的存在时间长...
原创 慈... 1900年,慈禧太后召见了周莹,这让周莹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周莹并非出身显赫,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
原创 回... 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康熙皇帝的统治时期被称作“康乾盛世”,也有人说乾隆的统治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
原创 大... 李玄,《大明王朝1566》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 多年经营,费劲心思讨好杨金水,好不容易熬到了四...
原创 西... 在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那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无云无雾。但是,就...
回顾清朝八旗子弟都可以提笼架鸟... 引言 很久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旗人吃老米”。旗人指的是清朝时的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权群体,他们...
原创 宋... 历史上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并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十余人,其中宋朝就有两个,分别是北宋的宋仁宗赵...
原创 回... 《封神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本关于商朝历史的神话传说。这本书籍将商纣王的暴虐昏庸描绘得淋淋尽致,纣王沉...
原创 李... 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是影响整个唐朝的政变,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斗争,最后是李世民取得胜利,成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