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人民网-安徽频道刊发——“武王墩”考古媒体开放日上,专家个个来头不小
在4月16日于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出现了6位专家的身影。他们一起围绕武王墩墓发掘、保护进展,以及考古成果的价值与意义,回应社会关切。记者注意到,他们的来头可不小。
会议现场。陶涛摄
6位专家分别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张治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德宽、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
这几位专家,有的长期从事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工作,有的专注于破解文物上的文字之谜,还有的深耕青铜器研究——武王墩墓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地,而青铜器正是楚文化魅力的突出体现之一。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宫希成研究员,也是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自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展开对武王墩墓进行考古发掘以来,他就担任领队。例如,两年前,有媒体援引他的说法报道称,“武王墩墓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一座古代墓葬,初步判断是一座楚国的墓葬,而且是楚国等级最高的大型的墓葬。”在武王墩墓的发掘考古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担任主持角色,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和淮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常驻的研究人员多达47名。
今天,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发掘。作为武王墩考古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的张治国,另一重身份是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实验室与科技保护研究所所长。该所的主要职责有:开展分析监测技术、空间及微观测量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技术考古科研;开展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修复及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咨询与服务工作,承担科技考古、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相关标准规范编制工作等。在武王墩考古项目中,就应用了多项科技手段。他向记者介绍,用高电阻率法探明了武王墩一号墓的椁室布局;通过红外成像技术提取椁盖板上的墨书文字上千个;对武王墩一号墓填土中的木炭及竹席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特别是对漆木器的研究与保护,更是多学科专业人士共同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与武王墩墓渊源颇深。他是古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他即入职现单位,先后主持过丰镐遗址、周原遗址、苏州东周古城等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青铜器是楚文化的重要标志,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的研究方向正是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器。据公开资料,他的学术兼职、承担课程、专著及论文等都与青铜器有关,如2016年他出版专著《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
考古过程中,解读文物上的文字是一项重要工程,对了解文物详情、相关事件乃至历史背景都具有积极意义,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德宽的加盟,使得这项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等,曾任安徽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今年75岁的吴顺清,是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研究馆员,也是我国出土竹木漆器、丝织品等文物保护研究的学术带头人,还当选了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吴顺清曾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木漆器文物脱水保护办法,让“天下第一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脚盆重现光彩;也曾另辟蹊径,提出的生物技术为糟朽的楚墓丝织品华丽再现做出重要贡献,改写了世人对于楚绣的认知。值得一体的是,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位楚王在此定都超过400年。他现在基本“常驻”武王墩考古现场了,考古发掘出的许多漆木器,让他大有“用武之地”。
6位专家来头不小,从业经历和学术背景也与武王墩墓的发掘、保护息息相关。相信在以他们为代表的业内专家共同努力下,古墓的神秘面纱将从容揭开。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组 吴焰 王珏 李俊杰 陈浩 陶涛
淮南发布(ID:huainanfabu)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