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小平谈到香港接收方案:如果英军阻碍,部队就直接开进香港
迪丽瓦拉
2025-08-18 11:34:24
0

1992年的一天,一份报告被送到了邓小平桌前。

这是一份关于如何接收香港回归的报告,报告中主要阐述了我们的和平接收方案。

看完报告,邓小平同志眉头紧锁,良久才开口:“我看报告中提到的都是一些和平接收方案,但是如果遇到阻碍,没办法和平接收该怎么办呢?”

面对邓小平同志突如其来的问题,大家也愣住了。

思考良久,邓小平同志说到:“我们要准备好和平接收的方案,也要准备好非和平接收的方案,倘若英国军队故意拖延,搞事情,就让我们的部队直接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那么,邓小平同志为何要在接受香港的问题上做两手准备呢?

香港的历史问题

谈及香港问题,就要追溯到遥远的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因为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我们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因此,当西方国家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来敲开我们国门的时候,清政府基本上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英国人以虎门销烟等借口先后对我们发起了两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过后,我们失去的不止是平民百姓的生命,还有我们国家的主权。在《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委曲求全,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割让给了英国政府。

1898年,清政府再次答应了英国政府的无理要求,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半岛附近的岛屿被租给英国政府,至此,香港一带基本上成为了英国政府的殖民地。

在当时的时代环境来看,英国人对香港的占领很有信心,以他们的实力,几乎可以对我们完成碾压式的统治,如果租期到期,那么再续上便是了。

但是,英国人没有想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完成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逆转,我们抗住并且打败了法西斯国家,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

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他对“统一中国”有着一股执念,1949年,在解放了广东之后,望着对面的香港,毛主席不禁陷入了沉思。

事实上,毛主席当时也动了“立即解放香港”的想法,但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毛主席最终还是决定推迟解决这件事。

毛主席解释道:“解放香港不能急,我们先得稳住那边的发展,待到时机成熟了,便可以水到渠成。”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毛主席的考虑确实是正确的,新中国建立后,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封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内陆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未回归的香港便可以成为我们贸易交流的窗口,为国内的发展做贡献。

而英国政府,他们也早已对我党的胜利做好了准备,抛开几次鸦片战争,英国其实和我们没有太大的矛盾,因此双方的关系也还算友好。

眼看我国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英国为了维护自己在香港的利益,不得不马上同新生的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也使我国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合法声誉。

如此来看,香港未收回,在那个年代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好事一桩,正是一时的隐忍,才为我们在国际上赢得了合法声誉,也促进了内地的经济发展。

但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香港,总有一天要回到母亲的怀抱。

铁腕邓公与铁娘子撒切尔的对峙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我国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模式中,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也都实现了一定的发展,彼时的领导人邓小平也意识到:“香港回归,就要提上日程了啊。”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英国政府对香港的租期已经不足二十年了,时间一到,不管怎么说,英国人都得归还香港一带。

彼时国际上都对这件事情十分看重,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惊人发展,开始走入世界中心,但是英国可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人家在世界中心已经待了上百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难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会在一个东方国家面前吃瘪?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彼时的英国刚刚结束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他们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阿根廷的马岛,撒切尔夫人意气风发,对于此行,她信心十足,她有理由相信,马岛的剧情将会在香港发生。

党中央很清楚,来者不善,况且撒切尔夫人有着“铁娘子”的称号,此次会谈,必须要派出我们最厉害的外交家。

最终,经党中央商议,决定由邓小平同志来完成此次会谈。

针尖对麦芒,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即将在我们的人民大会堂上演。

谈判过程十分紧促,两人也都对对手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每句话都说在了关键点上,没有半句客套话。

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到:“香港问题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租期一结束,我们将马上收回香港,希望英方配合,倘若不配合,我们不排除用武力收回。”

面对这样直截了当的警告,撒切尔夫人有些惊讶,她没想到一个东方国家竟然能够用这样的口气跟她说话,但她很快便调整好了状态,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

撒切尔夫人表示,英方的一切行为都是合法的,且都是有迹可循的,为此,撒切尔夫人还搬出了与清政府签定的三个条约,试图以此证明香港已经是英国的属地了。

似乎是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说,邓公笑了笑:“撒切尔夫人,与你签订条约的那个政府是旧中国的政府,那个政府已经不存在了,且那三个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我们有权利不承认,请不要再用这三个条约来解释了。”

这一番话让撒切尔夫人顿时哑口无言,其实之前她也考虑过这样的情况,在当时英国政府的考虑中,他们要做的就是试图拖延归还香港的时期,但是待见到了邓小平,撒切尔夫人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件事是多么的难办。

撒切尔夫人尝试说道:“我们可以将香港归还给你们,但是只是名义上的,实际管理权仍是我们英国。”

对此,邓公当然毫不妥协:“在主权问题上,中国不会做出任何的让步。”

邓公的态度如此斩钉截铁,这是撒切尔夫人出发前没有预料到的,见强攻不下,撒切尔夫人只得打起了心理战,她表示,香港回归之前还有很长一段的和平过渡时期,倘若这段时期发生了波动,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撒切尔夫人的这段话还是在为争取香港的管理权做最后的挣扎。

听闻此话,邓公也给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况且我们还根据香港的特殊情况采用了“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一定会在我们的管理下日渐繁荣。

这样一段话直接堵住了撒切尔夫人的最后尝试,她也不再说话。

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感到心神俱疲,她不仅没有在谈判中达到预想的目标,还任何好处都没有捞到,在离开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她甚至连路都走不稳了,在下台阶的时候不慎摔倒。

中英会谈的内容公布之后,全世界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显然没想到身材并不高大的邓小平能够让撒切尔夫人碰一鼻子灰。

其实,对于香港问题,邓小平同志已经筹备很久了,且有着坚定的决心。

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曾这么说:“如果到1997年我还没能解决香港问题,那我就是李鸿章了。”

与撒切尔夫人的谈判进行了二十二轮,基本上每一轮都是邓公亲自坐镇来应对英国代表团的唇枪舌剑,两年的时间,双方对于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涉,但都很难达到一致。

但是时间不等人,留给我们收复香港的时间并不多了。

我们不再考虑英国政府的拉扯,而且直接起草了关于收回香港地区的文件。直到这个时候,英国人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方案起草完毕后,我们将其递交给了英方代表,并表示到:“这是我们的最后方案,你们的想法我们也都考虑在其中了,这也是我们的最后底线,如果这样的方案你们还不接受,那么我们将撤回该方案,之后的后果,就请你们自己负责了。”

英国明白,关于香港的任何问题,都再无回旋的可能了。

游子归家

两年的谈判,也让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同志印象深刻,在多年后的采访中,当记者谈到邓小平同志的时候,撒切尔夫人感慨万千:“他是个强硬的人,他的言辞非常直率,但是并不粗鲁,我十分地尊敬他。”

1984年,撒切尔夫人最终签订了《联合声明》,至此,香港问题得以解决。

1992年10月,一份方案被递交给了邓小平同志,方案中涉及的问题都是和平接收香港的细节,但是,邓小平同志觉得这份方案太过理想化。

“这是牵扯到领土主权的问题,难到英国人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地解决这件事吗,我们不仅要准备好和平收回的方案,还要做好武力交接的准备。”

末了,邓公还表示到:“时间一到,香港必须回归,倘若英国政府想用什么方法拖延时间,阻碍香港回归,到时候就让我们的部队开进去,一锤子砸死!”

1996年年底,经与英国谈判,最终确定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两国完成交接。

但是,英国人就是要搞一些小破坏,他们许诺的是在7月1日前将香港归还,但是并没有明确表明是在几点钟。

在我方的一再警告下,他们表示会在6月30日23时59分58秒下旗,而我国只能在1日零点升旗,不可提前。这就意味着交接仪式中有一到两秒的空白时间,需要我们做十足的准备,把握好每一秒。

6月30日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奏响,悬挂在香港上空近百年的英国国旗缓缓落下。

但是谁都没想到,英国人竟然在这个时候耍了个心眼,他们并不是在58秒完成下旗,而是55秒。

我们有料到英国人会搞破坏,但是都以为他们可能延迟,谁也没想到他们会提前。

但是,在这五秒钟内,我们的升旗手和护旗手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混乱,会场中保持着一阵肃穆,这是安静的五秒钟。

7月1日0时0分,义勇军进行曲如期响起,五星红旗终于再次飘扬在香港上空。

0点12分,交接仪式终于完成,香港,回家了。

港澳台三个地区,香港是最先回归的,这件事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便是我们“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其次便是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来解决之前未能解决的外交难题,而时过境迁,当初的那些侵略者,再也不能以傲慢的姿态俯视我们。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天... 曹操不仅自己才能非凡,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人。他深知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期,要想取得成功,是离...
原创 吴... 吴三桂没这么高尚,什么“恢复华夏正统”,不过是吴三桂打出来的幌子而已,实际上汉族的知识分子阶级已经没...
安阳殷墟发现大邑商最长城市主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张体义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原创 三... 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社会长期被动荡裹挟。当然,这个国家的贫穷也不仅仅是自己的原因。从190...
原创 南... 熟悉南北朝历史的读者,都应知道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他在位三十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开创了“元嘉之治”。可...
原创 清... 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就会将全国的人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在清朝,这种划分等级的制度推...
原创 商...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一次变法。此后,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时光相册丨从10到90,在照片... 在2024年的末尾 让我们拨动时光齿轮 在照片中回顾变迁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90年前 一支...
原创 克... 普瓦捷战役,著名的英格兰黑太子与法王约翰二世的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法兰西人再一次展现了骑士精神,也摧毁...
原创 中...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皇帝的后宫是妃子成群,除了皇后之外还有众多的妃子,可是延续至今的日本天皇却提倡一夫...
原创 马... 马未都:我有一个国宝天字罐,可惜是个剃头的,能卖的就剩2个了 这世上的文物有两种,一种是能卖的,另一...
原创 在...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可谓是常胜将军的形象,他浑身是胆,武艺高强,位列蜀汉五虎将之列,其长坂坡匹马单...
原创 如... 古代封建王朝,当国家安定、百姓安居无忧,被称为“盛世”;而当国家历经变故、内乱或外患,最终得以扭转局...
原创 古... 【前言】 古时候,人们对于殡葬这事儿可是特别讲究。那时大家都信鬼神,觉得人死后还有灵魂在。 所以啊,...
原创 红... 谈起中国近代史,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绝对绕不开的重要转折点,这场历时两年的战略大转移是世界历史上前...
原创 周... 每逢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庆招待会上欢聚一堂,共庆国庆佳节的到来。而从新中国...
原创 史... 对许多人而言,《山海经》或许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籍,类似于四书五经那样充满了古老言辞的历史书籍。但是...
封建王朝最牛的皇帝:出身草根,... 汉高祖刘邦,此人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民间人物评价有好有坏,史学家们也对其褒贬不一。他的个人品德,一言...
原创 红... 1927年,为了保留革命星火,反抗反对派的迫害,我党在多地筹划武装起义,最著名的当属三大起义,但无论...
七十年代宣传画:展现老百姓日常...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宣传画。这是一组表现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