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秦武王,与历史出入有多大
迪丽瓦拉
2024-04-23 16:34:04
0

原标题:《芈月传》: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秦武王,与历史出入有多大

《芈月传》中的秦武王,形象很是粗莽不堪,好勇斗狠,最后居然因为举鼎,折断膑骨而死,也是秦国历来君主中死得比较“奇葩”的。那么,历史上的秦武王嬴荡果真如此粗莽吗?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谥号为“武”的君主屈指可数,且个个英武不凡,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等等,都是一代人杰,千古传颂。而嬴荡单单一个“武”字,足以见其地位。还有在《芈月传》中嬴荡名字的含义是非常霸气的,“荡平列国”“荡平四海”之意。而嬴荡,从他即位四年的表现看,他的确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惜他在位时间太短,要不然定会有更大的功业。

秦人尚武,19岁继位又天生神力的秦武王赢荡尤甚。彼时,齐国还是齐宣王当政,国力正强;燕国的燕昭王,启用乐毅,正在谋求改革发展;楚怀王虽然执政接连失误,但楚国祖先强悍,打下的家底丰厚,国土广大,那时候还经得起楚怀王的折腾,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秦武王要称霸,其实很难。为了这个“荡平列国”的超级梦想,公元前308年,他派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

为何要攻打宜阳呢,从《史记》的记载的秦武王的一段话可以看出: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史记·秦本纪》

秦武王想“窥周室”,自然要打通通往洛阳的这条路。而这条上的一大障碍,就是韩国,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离周天子的都城洛邑(洛阳)实在太近了,是周天子的屏障。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正好是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运输通畅,就必须掌控此地。

秦武王把自己的想法与左右丞相甘茂、樗里疾商议,对伐韩一事,王叔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遥远,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万一赵、魏二国再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看来樗里疾是个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人。

而甘茂却赞成武王的想法,他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但是要伐韩宜阳,就一定要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能越过魏国去援助韩国,韩一旦被孤立,宜阳虽然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秦军任然有很大几率能攻破,看来,这是个追求高回报的投资人。

甘茂和樗里疾两人争执不下,最后甘茂自请入魏,去贿赂拉拢魏国,不但要打破韩魏联盟,还要让魏国出兵助秦。武王大喜,赐予甘茂很多财物,令其出使魏国。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国,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争取魏王,并施以政治军事压力,与其建立了秦魏联盟,魏国答应出兵助秦,共伐韩国。

但此时甘茂却希望武王暂时别攻打韩国。因为宜阳地处险要关隘,秦国又是劳师远征,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克,而如果这时候有人对大王进言伐韩的种种不利,说的人多了,就会“三人成虎”可能大王就会动摇。其实,甘茂这里多了个心眼,为了防止自己在前头打仗,后院起火,被反对派樗里子和公孙奭(shì)他俩给参了,于是他跟秦武王约定,无论如何,秦武王不能改变攻下韩国宜阳的决定。秦武王听了甘茂的担忧,就与他订立息壤之盟,表示将全力支持甘茂,派他和庶长封率军攻打宜阳。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没能攻克,秦国国内以樗里疾和公孙奭为首的大臣,就开始弹劾甘茂了,提出种种伐韩的不利,说的人多了,秦武王也有些动摇了,就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派手下给秦武王代了一句话:“息壤之盟就在那里,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是个重诺守信的君王,立刻想起何甘茂的约定,于是不再做退兵的打算,还增兵五万,派乌获前往协助甘茂。由此可见,武王不仅重诺,还很有魄力和决断。

甘茂也散尽家财,赏赐部下,君臣团结,劲往一处使,秦军果然士气大振,击退韩国援兵。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从打韩国这事儿看出,秦武王绝不是听人摆布的无能之辈。他的弟弟秦昭襄王在历史上远比他有名,也是19岁继位,但是宣太后,魏冉等把持朝政长达几十年之久。若不是魏国失意之人范雎对秦昭襄王的一顿醍醐灌顶的提醒,可能,秦昭襄王还不能下定决心对亲人下手。甘茂是楚国人,自称为“羁旅之臣”,樗里子是秦武王的叔叔,孰亲孰远,一望而知,但秦武王竟能坚持让甘茂打完这一仗,他的见识、气度、抱负,绝不比弟弟秦昭襄王差。

攻下了韩国的宜阳、武遂后,秦武王派樗里子带着百辆战车开进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秦武王则带着他喜欢的三个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一同去观赏周天子的九鼎。

九鼎并不是一般的国家礼器,相传大禹铸九鼎,代表着九州天下,春秋时期,楚庄王就曾经陈兵洛水,问鼎的大小、高度、重量,给后世留下一个“楚王问鼎”的成语,也成为了后世英雄人物图谋天下的代名词。

楚庄王还只是询问九鼎,野心就已经昭然若揭,再看看秦武王干了什么呢?举鼎,而且是刚打败韩国,就到周天子的家里举象征九州天下的鼎。他这一行为,看在周天子眼里,看在诸侯的眼里,是什么信号呢?

所以,如果以为他只是图好玩、爱举重,那就真的是太肤浅了,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嫡子、长子,生来就是要继承君位的,他可能有武夫的一些性格,但他举鼎的行为,除了向周天子示威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余的六国示威。“荡平诸侯”这才是他要传达的信息。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历史,秦武王举鼎而死,我们才觉得他身为君王好武、逞勇、仿佛不妥。如果秦武王举鼎成功了呢?可以想象,由樗里子带进洛阳的百辆战车,千万将士,那是何等欢欣鼓舞,秦国,绝对就是在实力上和心理上都震慑诸侯,甚至都有可能直接废了周王室,将秦国灭周的进程提前。

武王在位的虽然时间段,只有四年,但他做的事很多都是在史书中闪耀光芒的,和春秋战国的很多国君相比,秦武王都堪称佼佼者了。他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武王完成了包括一代霸主楚庄王在内的很多诸侯一生都没有做到的事。

“武王元年,诛蜀相壮。伐义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魏太子来朝。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史记·秦本纪》

秦武王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一直都不是很正面,这和他扛鼎而死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死得的确比较“奇葩”。很多人也会认为他作,逞强,好勇斗狠,但仔细分析,好像我们看到的那些负面又都太肤浅了。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鞭策入理的议论文,尤其开篇和结位,可谓发人深省“灭六国这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可以说,贾谊老先生的见地是相当精辟的,但《过秦论》中对秦武王却是持正面肯定态度的。“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秦国的国君,英明有才的多,昏庸的少,就像跑接力,每一棒都似乎比别的队更突出些,所以,最终才能吐并六国,一统天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太原市博物馆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太原7月5日讯(记者 康煜)记者近日从太原市博物馆获悉,该馆启动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待...
原创 他... 说英雄谁是英雄?这个问题大概是每一个江湖儿女都绕不开的热门话题。 围绕着这个问题,曹操和刘皇叔曾青梅...
原创 中...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飞将军李广(10) 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汉武帝与匈奴签订了“丧权辱...
原创 秦... 玄武门兵变所有大臣都参加了,为何秦琼不参加?只因为2个字 反而是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的李世民,反而没他...
原创 魏... 刘备死后,诸葛亮便开始为北伐做准备,可是他再聪明,也人算不如天算,虽然准备充分了,可第一次北伐就大败...
原创 千... 秦始皇嬴政,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令,...
原创 古... 在古代人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曾经诞生过很多灿烂的文明。这些文明曾经影响过很多国家,在这些文明中就包...
原创 这... 在福建的悠悠古韵中,流传着一段关于一枚乙巳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的传奇故事。据俞先生讲述,这枚铜元...
文化中国行丨景德镇陶阳里:在文... 本文转自【新华社】; 海报设计:潘红宇 新华社南昌7月4日电(记者陈毓珊)艳阳下热烈,烟雨中静谧,...
艰辛呵护三代人 善良品德美名扬 在宁静的村庄里,有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名叫孙朗贵,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了许多人的生活。他未婚年近...
花脚大仙分享:《雄才大略汉武帝...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和他的时代》上篇 中山市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和...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皇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然而,他的传位之事却一直是...
原创 秦... 羁縻政策起于秦汉时期,兴盛于唐宋,在元明清时期,就进行了改革,羁縻政策转换成为中央更便于管理、分化土...
侵华日军731部队鼠疫实验最新... 为进一步揭露731部队反人类暴行,6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人民政...
原创 中... 现在咱们已经进入了不一样的时代,国家之间的往来是更加的频繁,在相互来往的同时国家也是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忻县交通站 秀容在线 抗日战争时期的忻县交通站 王 志 来源:忻州...
国宝级展品首次来沪!“遇见拿破... 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将于7月9日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开幕...
原创 大... 赵匡胤,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士兵...
原创 原... 治大国如烹小鲜 伊尹,夏朝末年人,辅佐商汤伐夏建商,在商为相五十余年,共辅佐五任君王。以负鼎俎调五味...
原创 清... 在清朝后宫,女子的服饰是她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们脖子上围着的白色布条,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