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的朝代,他讲理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在每朝每代开始的时候,都是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永远的延续下去,所以为了能够达成目的,统治者们会立下很多的规矩。清朝的时候,皇帝借鉴前面那些朝代的教训,专门制定了一套应对外戚干政的策略。因为在汉,唐,明等不少的朝代,都出现过外戚干政的现象,很多时候这种威胁会把皇室葬送。
除了清朝之后,明朝其实也做了一些防范,比如说,他们在选择后妃的时候,不允许选家世好的,一般都要在民间选妃,这样这些后妃虽然得宠,但是家里人也没有办法利用她们,掌握皇权,而且很多后妃在皇帝死后还要殉葬,这就更不可能会让娘家人有所图谋了。但是殉葬制度实在是太残忍,所以到了后来的时候就取消了。
清朝入关之后,有那么的前车之鉴,所以他也开始预防外戚干政了,不过他制定的规矩实在有点奇葩,他们不让后妃养自己的孩子,而是把孩子交给别的人养育。清朝的后妃一般都来自满族的八旗子弟当中,她们的身份呢是非常的高贵的,娘家人在朝廷非常的有实力,所以说如果他们一旦干政,那么将没有办法控制局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皇宫里面专门设置了“阿哥所”,当孩子出生的之后,这些皇子都会被养在那里。阿哥所顾名思义就是阿哥们住的地方,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宫殿,所以现在我们去故宫参观的话,也是找不到的,因为他就是一个让未成年的阿哥长大的环境,是不固定的,据说一共有4间院子做阿哥所。
因为在清朝前期的时候,子嗣非常的多,一个皇帝生几十个孩子一点都不夸张,所以十间院子就不够住了,乾隆又进行了扩建。在皇子出生之后,他们被放在阿哥所生活,由宫中的嬷嬷和一些太监照顾着。他们的母亲是不能随便去探望了,必须得经过皇帝的允许,真的会让人觉着她们想要看自己的儿子,就像去探监一样。
这些阿哥们除了在里面吃住,还要努力的学习,不过这些工作都是嬷嬷们督促着,他们的母亲是没有办法插手管的,如果被皇帝发现那个妃子和阿哥走得太近,可能妃子就会被处罚。不过这种情况还算是比较好的,虽然不能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名义上也还是他们的母亲,但是对于那些地位比较低的妃子,都没有做他们母亲的资格,孩子生下来就会成为别人的。就像康熙的德妃在生胤禛的时候,生下之后,就成了佟佳氏的孩子。
也是因为胤禛和自己母亲的关系并不好,乌雅氏那个时候没有地位,为了不让康熙生气,她甚至都不敢去看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到最后他们亲生母子之间的关系都很疏远。其实我们不得不说,清朝还真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但是这样的规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未免有点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