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老婆吃醋第一名,儿子绿帽天下知,好惨的房玄龄
迪丽瓦拉
2024-06-27 20:08:06
0

原标题:长歌行:老婆吃醋第一名,儿子绿帽天下知,好惨的房玄龄

随着《长歌行》的热播,大唐的历史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中国人心向往之的一个朝代,唐朝名将随随便便都能灭国的故事,很多人都能讲出一两个出来。

但李世民能够有资格竞争千古一帝,不仅在于他的武功,更在于他的文治也同样厉害,其中玄武门之变的大功臣房玄龄,更是领衔修史,更是修出了24史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成就不得的令人佩服。

修史历来被各个王朝认为是最重要的文化事业,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曾说过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摧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可见大家都修国史的重视程度,这位宰相不能修国史,主要是因为能修的国史都是房玄龄修完了,作为玄武门之变重要的参与者,唐太宗最信任的宠臣,房玄龄领衔了大唐的修史事业。

只不过是房玄龄实在太生猛,24史有8本都是唐朝修的,不得不佩服这位仁兄的能力,武能政变来杀人,文能修史安天下。

在电视剧《长歌行》中,房玄龄更是被塑造成了一个宅心仁厚的形象,对李长歌爱护有加,前期要不是房玄龄的暗中保护,李长歌早就下线了。

宅心仁厚听起来是个很好的词,不过在家庭地位方面,可能就不是那么好了,所谓的宅心仁厚,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比较怂。

尤其是在面对妇女地位空前高涨的唐朝,唐朝的妇女都是生猛鲜活的,尤其是唐朝初年,还保留了很多草原上女性强悍的风格,惧内是很多男人的表现,这其中房玄龄是最著名的那个,由此还引发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典故。

我们现在说女人吃醋,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这词肯定不是平白来的,吃醋就是吃醋,山西人爱吃醋,怎么会扯到女人妒忌小心眼上面去呢?

这还都是李世民惹的祸,据唐代刘餗所作《隋唐佳话》记载,卢氏之于房玄龄,可谓霸道娇妻,而且妒忌成性。老房“妻管严”的名声,举朝皆知。然而,卢氏对房玄龄关心备至,在生活起居上,把他照顾得妥妥帖帖。老房自己痛并快乐着,外人也不好说什么。

当然,房玄龄是男人,喝点酒也爱吹吹牛。所吹之牛,也与一般男人无异,主要是说卢氏和自己相敬如宾,无所谓谁怕谁,自己在家里地位不低云云。一起喝酒的众人,看破不说破,任由老房发挥。李世民有心开玩笑:既然你家中地位颇高,赏你两个美女做妾,想必卢氏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房玄龄一听李世民此言,心中一惊。君无戏言,但家中那位实在不好相与啊!所以连连摆手,表示受之有愧,坚决不要。李世民也发了横,美女嘛,你该要就要,卢氏的思想工作,我和皇后去做。房玄龄依旧心中打鼓,但老大都这么说了,他只好回家与夫人卢氏商议。

卢氏听闻此消息,并未言语。这倒让房玄龄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不久,长孙皇后差人来召卢氏进宫议事,主要目的就是做通卢氏思想工作,同意老房纳妾。但卢氏就是硬气,死死不松口。这便让李世民深感折了面子,命令太监赐卢氏一杯酒。

李世民怒声说道,不同意老房纳妾,就喝了这杯毒酒。可赞卢氏,不假思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入口柔,一线喉?抑或难喝得很?都不是,那味道说好不好,说坏不坏,还有点熟悉。仔细一品,这哪里是酒,原来是白醋!女人“吃醋”一词,便由此而来。

不知道这怕老婆是不是遗传,等到房玄龄的儿子,那更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怕老婆也就算了,还经常被老婆戴绿帽子。

戴绿帽也就算了,关键还弄得是世人皆知,搞得房家的颜面扫地,这些都是房玄龄那个著名的儿媳妇高阳公主做的好事。

房玄龄作为凌烟阁24功臣,自然是受到李世民的恩宠,甚至和房玄龄做了亲家,把自己宠爱的女人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

高阳公主恃宠而骄,这个可以理解,唐朝那时候女人强势,风气开放,王公贵族女性,养个面首啥的,也都属于贵族内部的奢靡,不算太严重的事情,也不会被史官注意。

但偏偏这个高阳公主不知道是不是普通人无法引起他的兴趣,这次他偷情的对象居然是当时第一高僧玄奘法师的爱徒,辩机和尚。

唐僧从天竺取经回来之后,声望名誉达到了顶点,也备受太宗信任,因为得意经常出入宫廷,一来二去就和高阳公主天雷勾地火了。

中国有些事儿很奇怪,《大明王朝》里有句经典台词是,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可一旦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偷情和尚这件事,就是典型的可大可小,但偏偏这件事走到了最难堪的地步,主要是他被发现是通过一个小毛贼,而这个小毛贼偷了辩机的一个抱枕,而这个抱枕最终查出来是高阳公主送给辩机的。

之所以能查出来,是因为辩机本来也不敢报警,但长安的廷尉负责任呀,这抱枕一看就是皇家御用之物,一路追查下来,牵涉的人多了,这事你根本就瞒不住了,于是乎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件事儿了,李世民气的直接腰斩了这个辩机和尚。

戴绿帽戴到天下皆知的地步,这个房家的脸面算是彻底丢尽了,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太宗死后,这个高阳公主继续作,最终连累房家被抄家,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这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作者:昭烈名臣)

本文为文史自媒体昭烈名臣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聊最野的八卦,说最正的历史,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惊艳开馆 喻翔、邹倩慧 杭州文脉奔腾不息,从历史流向未来,在快速变化中不断焕发时代活力。5月18日,2025年...
原创 晚... “明朝不明,清朝不清”,清朝的官场确实污浊不堪,贪污腐败之风充斥着各个衙门,这才出现了“三年清知府,...
原创 溥... “溥仪退位”这一历史事件,毫无疑问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与之相关的“袁世凯承...
原创 前...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凶神恶煞 皇甫晖) 元行钦的劝降,...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专题展览在京开幕 安阳融媒记者 李中华/文 吴帆 李阳/图 5...
先后击败关羽、刘备和曹休,陆逊... 先后击败关羽、刘备和曹休,陆逊是怎么做到的? 陆逊,这位东吴的名将,在三国争霸的烽火岁月中,以卓越的...
原创 左... 作者:黄申 1865 年,晚清的天空阴霾密布,内忧外患交织如麻。在遥远的西北边陲,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
原创 勿...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人用洋枪大炮轰开了清政府的大门,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后的岁月...
原创 康...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它的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形成了肥沃的华北平原,滋养了中华文明的崛起...
原创 老... 在战国末期,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叫作“完璧归赵”。 讲的是,赵国上卿蔺相如与秦王秦昭襄王的故事。 ...
原创 参... 1953年7月的一个夏夜,已经是深夜十点多。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依旧坐在饭堂里,面色严肃,正训...
原创 浅... 干部终身制这一话题,今天的我们可能觉得相对陌生,但它曾是上世纪苏联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所谓的干...
短剧《别对我克制》完结:反斯德... 许七安脸色僵硬。这不合理,这不可能!元景帝的态度有问题,初代监正脱困,首当其冲的就是当代监正和皇室,...
原创 尤... 1947年8月,刘邓大军纵深穿越大别山,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帷幕。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刘邓大军挺...
原创 他...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非凡的领袖,他凭借卓越的智慧与无畏的勇气,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事业...
原创 如...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鲜活的个体故事。有些人物因其非凡的事迹和勇气改变了历史的轨迹,而有些人...
原创 家... 在上海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里,龙先生家族世代居住,传承着一枚珍贵的中华民国双旗币当百文铜元。这枚钱币不...
原创 非... 在非洲大陆的俄罗斯瓦格纳士兵,一个个是全副武装。 近年来,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在非洲大陆的...
原创 俄... 俄罗斯军事专家指出:“面对中国强大的国力,美国第一次感到如此慌乱。” 美国从建国至今,已有250年...
(寻味中华丨非遗)汝瓷:一抹天... 河南汝州5月18日电 题:汝瓷:一抹天青醉古今 记者 李贵刚 关于汝瓷的来源,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