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玄武门之变是大唐政治格局的重要转折,李世民剑走偏锋,以背负后世之骂名,对兄长李建成痛下狠手,当时随他起事的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毫无疑问,这些人在当时也是进行一场豪赌和政治投资,事成后,得到的回报自然丰厚,且李世民是中国历史最为大气的君主之一,这十人,大多得以善终,实为难得。
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大舅哥,同样也是李世民的发小,一直追随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在玄武门政变之后任职宰相,他同样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所以李世民临终将李治和朝权托付给他。
尉迟恭:虽然是从刘周武阵营跳槽过来的,但尉迟恭很受李世民重要,玄武门事变的表现更是让他成为李世民的第一爱将,后来也被封为凌烟阁24臣之一,不过虽受宠爱,但晚年却很低调,深谐君臣相处之道。尉迟恭于唐高宗显庆三年逝世,高宗为此罢朝三日。
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七位,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家人被迁至岭南。
张公谨:玄武门之变后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贞观三年(629年),张公谨担任行军副总管,随李靖征讨东突厥。次年,东突厥平定,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位。
刘师立:他平定罗艺叛乱,先后打败党项和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去世。有人曾今告他造反,李世民问他,刘师立说,臣在隋朝做官不过六品才能低下,不敢奢求富贵。现在位居将军想想已经到头了,怎敢造反?李世民笑了,朕知道这是胡说八道,你不要放在心上。
公孙武达:栎阳人,以侠名闻世,玄武门事变当时在秦王府当右三军骠骑,随李世民入玄武门,事变后升任检校右监门将军,肃州刺史等职,封东莱俊公。
独孤彦云,他比较悲惨,在玄武门之变后便在与突厥的战斗中死去了,李世民都没来得及封赏,有点可惜了。
杜君绰:最初在隋末投义宁义军,后在李世民帐下效命,后以玄武门之功封开国县侯,任忠武将军,在初唐战争中很活跃,高宗时期征高句丽,斩首三万,归国封左领军大将军。善终
郑仁泰,玄武门之变后实封二百户,曾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李治期间与薛仁贵征讨铁勒失利,不久病死。
李孟尝:李孟尝来自王君廓的义军,归唐后被李世民招入府,以战功封上柱国(勋章),玄武门事变杀死建成元吉的就是他,事后以功被授为右监门副率,在贞观时期官最高做到右屯卫将军,黔州刺史,高宗时期右监门大将军,七十四岁逝世,陪葬昭陵。
总的来看,这些人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都过的很好,除了其中一个造反被杀,其他的李世民都对他们封赏。很多朝代的君主过河拆桥,灭杀功成的都很多,而李世民没有这么做,与大家共富贵,由此可见李世民不愧为一代雄主。史上能做到同甘苦,共患难的君王,真不多。不像朱元璋,得位后基本将跟他打江山的臣子斩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