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英不英(增五)彭时中状元后仅仅一年,为何被朱祁钰调入内阁?
迪丽瓦拉
2025-06-26 14:02:52
0

内阁大臣是明朝文臣中地位非常高的,也是文官们的终极理想。很多人熬了一辈子,都止步于尚书,无法入阁参政,成为终生的遗憾。然而明朝却有一位名臣在中状元仅仅一年后便被调入内阁参政,堪称入阁速度第一名的传奇,这便是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内阁首辅彭时。彭时第一次入阁是在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当时他刚刚中了状元才一年,如此急速的升迁速度可比坐火箭一般,即便是与他同时调入内阁的“三元及第”的状元商辂也略逊一筹。那么问题来了,彭时如此年轻就被调入内阁,朱祁钰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的呢?

说起彭时,不得不说明朝科举制度最辉煌的省份江西。而彭时所在的江西安福彭氏便是科举士大夫的典型代表,这个家族在科举中的辉煌,几乎力压同时期的所有士大夫家族。彭家是从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开始显赫的,浙江按察佥司事彭贯和他的三个儿子彭彦充、彭华、彭礼相继中了进士,时称“父子四进士”,被誉为“科宦蝉联、英才济济”。彭时是彭贯的族子,也是仅次于彭贯第二个中进士的,他中进士时在“土木堡之变”前的正统十三年。与家族中的几个叔伯兄弟相比,彭时的成就是最高,他不但中了状元,而且还成为内阁首辅。

因为有着这样的家族,他的科举之路非常顺利,中举后进入国子学学习,会试时名列第三,殿试被朱祁镇点为状元,当时他只有三十二岁。这个年纪在科举中不算年轻了,但也不算是太老。朱祁镇对彭时的才华非常看重,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土木堡之变发生,朱祁镇御驾亲征蒙古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朱祁镇本人也被蒙古瓦剌太师也先俘虏,明朝陷入了灭国的危机。也先率领数十万大军突入长城内部,三路大军围攻明朝首都北京,于是北京保卫战爆发。为了筹备北京保卫战,郕王朱祁钰在名臣于谦的支持下监国。

成为监国后,朱祁钰首先便是改组朱祁镇留下来的内阁,重新任命了内阁首辅和参政的各位大臣。朱祁镇出征时带走的大部分的内阁成员,只留下了王直在北京职守,此时仅仅依靠王直是不能维持内阁运转的,所以朱祁钰需要充实内阁的官员。他一方面将支持于谦的户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陈循升为户部尚书,并让其出任内阁首辅,另一方面调了一些的年轻官员进入内阁,其中彭时和商辂就是代表。彭时当时是资历最浅的,他中状元才一年时间,之前只是翰林院的修撰,进入内阁可谓是一步登天。

彭时自己也觉得不妥,主动以继母去世为由表示辞官。但朱祁钰态度很强硬,将彭时留了下来,并将其升任翰林院侍读,并赐金带及五品官服。从官职品级上看,彭时从翰林院修撰的从六品升上来,是连升三级,已经是非常夸张了。而且他年仅三十三岁就出任内阁成员,这种情况不但明朝罕见,估计也是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但是彭时在内阁中待的时间并不长,北京保卫战后他被获准回家守孝,守孝期满后并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调任了左春坊大学士,不再参与内阁事务。这样的快速进入内阁,又在一年內淡出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不解。

从彭时被调入内阁,然后在一年多后退出的情况看,朱祁钰的操作是高度反常规的。虽然朱棣建立内阁时认定了五品官就可以入阁,但是真正以五品的中层官员入阁是非常罕见的。内阁是明朝朝廷的核心,是明朝国家路线的制定机构,拥有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内阁大臣对于皇帝而言除了信任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执政经验和政治资本。从这些角度看,彭时当时在两个方面都不具备条件。彭时中状元才一年,在翰林院当修撰,政治经验和资本几乎为零。别的大臣混到尚书级别,经验和资本都够了,还未必能入阁,何况是他?

但这种操作彭时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与彭时同时入阁的商辂情况很相似。商辂早彭时三年中状元,是明朝官方唯一认定的三元及第,出身是相当的高。但是两人的地位差不多,都是翰林院修撰。从政治经验和资本上看,商辂比彭时要好一点,但也非常有限。让两个菜鸟状元入阁,朱祁钰的操作实在是让很多人看不懂。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再参考史书上记载的朱祁钰的执政方式和人物性格,可以发现他的这个操作实际上是在特殊政治背景下的选择,也是政治斗争和夺取朝廷大权的主要手段之一。

事情发生在土木堡之变后,当时朝廷空虚,明朝为包围北京和南迁南京的选项争论不休。虽然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定下了包围北京的路线,也得到了以王直、陈循为首的留守官员的支持,但实际上蒙古人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推举朱祁钰监国,并登基称帝,避免也先用朱祁镇威胁明朝朝廷,以引发更大的政治危机。朱祁钰在这种情况下上台,但是台上却没有一个他的心腹,可以说是光杆司令。抵抗蒙古人的事情可以委托给以于谦为首的军队,但对内阁的治理他却不敢如此放手。

当时朝廷中的文官都是朱祁镇留下的,朱祁钰没有任何心腹,所以他要控制朝廷只能从现有官员中选拔人才。王直是朱祁镇指定留守北京的,他却不敢重用,这是天然的排挤上一任重用的大臣。所以朱祁钰在选择组阁时将与朱祁镇关系较深的文官都排挤掉了,启用了很多资历较浅的。其中彭时和商辂比较典型,两人干脆就没啥资历,唯一好看的就是状元身份。这样的大臣在朝廷中没有党羽,不会依附于朱祁镇留下的旧党,让他能够放心使用。尤其是在北京保卫战前后,此时政治冲突比秒激烈,朱祁钰需要身家更为清白的大臣来组成班底。

朱祁钰这么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坐稳皇位,然后考虑的是如何削弱朱祁镇留下的力量。朱祁钰不可能只做几天的皇帝,等朱祁镇回来后又让位,所以他必须在朝廷中有支持自己的派系势力。在大多数官员都是朱祁镇提拔起来的情况下,只能提拔中下层的青年官员,才能组建自己的派系。彭时和商辂都是是状元出身,身家清白、名声很好,在青年官员中是领袖人物,所以首先得到了提拔重用。只要这些青年官员在朝廷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就能逐步从朱祁镇派系中夺取全力,这样才能有利于朱祁钰全面掌控明朝朝廷。

对于这种情况彭时和商辂的考虑却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内阁待的时间也不一样。商辂积极为朱祁钰办事,成为朱祁钰的心腹大臣,甚至在景泰年后期成为了内阁首辅。但彭时的反应就不一样了,他一开始就不愿意入阁,以继母去世为由婉拒,但不被朱祁钰接受。一年后彭时获准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后退出内阁,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他当时推辞入阁得罪了朱祁钰。实际上朱祁钰将其调出内阁,是因为彭时本就不想和朱祁钰走得太近,因为他看出了整个政治背景下暗藏的危机。而这个危机贯穿整个景泰年,所以他选择了明哲保身。

对于朱祁钰临危登基,很多朱祁镇留下的大臣是不满的。在他们看来朱祁钰是捡了便宜,所以从北京保卫战开始,他们就积极推动朱祁镇回归。朱祁钰也担心朱祁镇回来影响到自己的皇帝位,所以迎接朱祁镇的事情拖了一年。他甚至翻脸废除了朱祁镇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些操作都体现了整个景泰年间,朱祁镇和朱祁钰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彭时不愿意插手这种内斗,所以干脆主动辞去内阁大臣的职位。这样一方面可以从政治斗争中脱身,另一方面也不遭人嫉妒,是明哲保身的典型选择。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彭时选择的正确,积极给朱祁钰卖命的商辂的确在朱祁镇复辟后遭到报复,被贬为庶民永不叙用。而彭时则在朱祁镇复辟后再次入阁,而且出任翰林院学士的重要职位。在朱祁镇大肆贬谪朱祁钰时期的文官时,只有两位不讲反升,一位是李贤,另一位就是彭时。他们两位还成为朱祁镇的托孤大臣,并且先后成为从天顺朝到成化朝的内阁首辅。后来在朱见深时期商辂被复起入阁,也是彭时推动的结果。从这个情况看,彭时虽然不如商辂三元及第那么显贵,但政治上的能力确实是强于商辂的。

总的说来,明代宗朱祁钰选择彭时和商辂两个青年状元入阁,是在特殊政治背景下争权夺利的操作。面对这种操作,彭时和商辂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两人都是明朝状元名臣,是明朝内阁首辅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们面对政治背景下的选择,却体现出了个人不同的特点。对于危险中的机遇,商辂更多的是看重眼前利益,而彭时则看重厉害并存的关系。所以当朱祁钰希望重用彭时来对付朱祁镇党羽时,彭时反而主动打了退堂鼓。这种避免卷入政治私斗漩涡的态度,也表现出彭时比商辂高明的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泰... 泰国在历史上,原来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但是,后来突然变成了君主立宪。 那么,泰国是怎样完成君主立宪的...
原创 他...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末期,我们新中国迎来了一次非常有前瞻性的变革,那就是改革开放,并且在邓小平的领...
原创 英... 英国教授:中国人这个习惯,全世界可能没国家学得来,全球唯一 我国拥有目前全球现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作为...
原创 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有一位手握重权、猛将如云的大将军何进,...
原创 钩...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但他对女人可以说是无情至极了。 “金屋藏娇”故事里的陈阿娇,与汉武帝青梅竹马,却...
原创 成... 中国历代皇陵或据史书记载或依考古发现都知其大概的情形,唯独六百多年前统治中国近百年曾把中国版图扩展到...
原创 先... 古时候,尤其是先秦时候的人们,他们由于时代的限制,平时所吃的一些东西,大多都是以蔬菜为主,肉是基本吃...
原创 关...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原创 敌... ▲刘邓大军南下 1949年10月29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式...
原创 苏... 德国的实力惊人,在欧洲几乎是没有对手的,就是这么厉害的德国却在苏联栽了一个大跟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创 他... 唐代长安城皇宫内的三清殿旁有一个不怎么高大巍峨的建筑,虽然“其貌不扬”,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这座小小...
原创 他... 梅贻琦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也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学徐君陶回忆,当时发榜时,前来看...
原创 江...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闻名于世界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这部广为人知的长篇小说中,罗贯中笔下的...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不过其虽然武艺极高,但人品、口碑却极差。因为在书中,他是...
原创 俄... 俄罗斯是一个由194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一直在对外扩张,叶卡捷琳娜二世时...
原创 为... 1928年4月28日,朱德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主席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会师,两支队伍很快合并成工农革命军...
原创 关... 关羽平时爱兵如子,为何兵败临死时没有人留下来,这理由真现实 说到三国,大家一定对关羽不陌生,关二爷勇...
原创 项... 国人的英雄崇拜,在项羽身上可谓得到极致的体现,也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上,而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项...
原创 黄... 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终于发现刘备真面目,你知道刘备说了什么吗? 善于用人的刘...
原创 夏... 行军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作战指标,我军的步兵行军速度就是一绝,和蒋校长的队伍比起来有三分之一的速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