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究竟有多希望传位于嫡长子褚英
迪丽瓦拉
2024-06-28 00:05:29
0

原标题:努尔哈赤究竟有多希望传位于嫡长子褚英

褚英,后金政权创立者努尔哈赤嫡长子,生母为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出生于公元1580年,自幼丧母的褚英自小便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征战四方,躲避追杀。战乱中成长起来的褚英渐渐养成了暴烈勇敢、杀伐果断的性格。

公元1598年,努尔哈赤派年仅18岁的褚英进攻东海女真部的安楚拉库,作战勇猛、一马当先的褚英不负所望,一举取其屯寨二十余处,一战成名,获封贝勒。年仅十八岁便取得如此战绩,这让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公元1607年,褚英在乌碣岩大战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天长和天生的军事领导才能。乌碣岩大战大大削弱了乌拉部的军事力量,为努尔哈赤完成女真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1609年,努尔哈赤狠心将妄图分裂后金政权的胞弟舒尔哈齐囚禁,而后逐渐将后金部分军政大权交于褚英处理,正式开始了对其后金政权继承人的培养。战功赫赫、功劳甚大的褚英又成了后金政权的皇太子并受命执掌军政大事,这不免让褚英膨胀自大起来。其性格的暴躁和狭隘的心胸终于得罪了当时后金政权的权臣和努尔哈赤的其他子侄们。

除了褚英,当时后金的“五大臣”和代善、皇太极等“四大贝勒”也都是战功赫赫,为后金政权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勋。他们当然不会满于褚英的太子之位和其处理军政国政的地位。于是,“四大贝勒”便与“五大臣”便联合起来,对抗褚英。面对“五大臣”和“四大贝勒”对褚英的联合状告,努尔哈赤倍感压力,自小跟随自己东躲西藏、躲避追杀的褚英一直备受努尔哈赤宠爱和信任,但为了安抚其余功臣、子侄,努尔哈赤也只能做出艰难抉择,决定刻意疏远褚英并逐步减少褚英对军事行动的参与。但此时,努尔哈赤并未废黜褚英的皇太子之位,也就是说,他只是做个样子给大家看同时也警告褚英吸取教训、韬光养晦。

但是,心胸狭隘的褚英非但没有领会努尔哈赤的意思,反而做出过激行动,大放厥词而被政敌们再次抓住把柄。“五大臣”和“四大贝勒”再次联合状告褚英。但“知子莫若父”,深为了解褚英只是心胸狭隘并无篡逆之心的努尔哈赤仍没有放弃对褚英的希望,他决定再给褚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招褚英,让其看“四贝勒”、“五大臣”告发他的文书,只要他承认自己狭隘、专横、偏私的错误,或许仍会得到父汗的宽恕和一如既往的扶植。可是褚英仍固守己见,不思悔改。

就这样,努尔哈赤还是坚定信念,维护褚英的太子地位。但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也为了从现实中警告褚英,便进一步削弱褚英的权势,明确表现出对其的不信任。但我们“英明”的褚英还是像“倔驴”一样不思悔改,反倒是误会了努尔哈赤的良苦用心,越发明显地表现出自己对努尔哈赤的不满。万般无奈的努尔哈赤只得忍痛将褚英的太子之位废黜,但并未解除褚英军权和参与政事的权力。可见,努尔哈赤并不是真心废黜太子,而是再次留给褚英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或许褚英天生没有做皇帝的命,又或者褚英在战争中养成的暴戾倔强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以悲剧告终。被废除太子之位的褚英忘了舒尔哈齐的教训,毫不悔改竟然结交党羽,开始准备伺机报复自己的父王和政敌们。在努尔哈赤带领众将外出作战之时,竟然焚香祷告上天,希望努尔哈赤和众将一同战死。这下又让政敌们抓住了把柄,将褚英的荒唐言行状告到了努尔哈赤跟前。得知此消息的努尔哈赤虽然大为震怒,对其彻底失望的努尔哈赤只得将褚英囚禁于高墙之中。

或许为了掩盖努尔哈赤杀子的名声,《清太祖实录》和《清史稿》等文献中并未记载褚英之死的原因何在。但褚英到底在被囚禁两年以后悲愤而亡。小编认为褚英不会是努尔哈赤下令杀死的,对其倍加维护和扶持而不是选择立即处死就说明努尔哈赤心中对其还存有希望。

战功赫赫,为后金政权创下巨大功勋的褚英到底因为自身的毛病葬送了自己的皇帝之位。努尔哈赤对这个儿子费尽心思、百加维护也未能将其挽回,时也,命也。

你认为褚英的失败根本原因何在?

努尔哈赤对于褚英而言算是一个尽心尽力、负责疼惜的父亲吗?

欢迎关注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金融“贷”... 回望山西,北魏的青褐浑厚,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薄而出,五代的温煦沉着,宋代的隽永大方,明清的严谨...
原创 明...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明朝海军,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
原创 1... 朋友,你去过昆明吗? 在漫长的古代,昆明一直是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大批军事移民进入...
原创 阿...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覆盖广泛、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大帝国,其统治期间...
原创 慈...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家陷入动荡不安,而当时的统治者以慈禧为首,更是因为腐败无能而备受...
原创 慈... 前言 在我国人心中,慈禧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宫廷斗争中的残忍女人或是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她为了实现独...
原创 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前言: 古代的许多高权重墓地都具有深远...
原创 有... 司马迁、郑和、童贯,这些历史上的太监,尽管身体残缺,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
原创 太... 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清·...
原创 武... 历史洪流奔腾不息,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转,每一页辉煌的篇章背后,皆镌刻着几位非凡人物的深邃足迹。武则天...
原创 毛...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除了在政治和思想理论上,有一骑绝尘的令人瞻仰的成就以外,在其他领域也颇有...
原创 李... 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领5000步卒,孤军深入讨伐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8万骑兵围困,血战之后,李陵...
原创 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社会动乱。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一系列英勇豪杰。曹操崭露头角,横扫吕布、袁绍等群雄...
原创 秦... 文 / 子玉 对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许多人其实都会有一个疑问,嬴政的个人能力和历代秦王所做的...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建立,中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八旗子弟在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备受朝廷重视。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八旗子弟中出现...
原创 曹... 曹操统领一众谋士猛将,势力庞大,但其多疑的性格让他对身边的人都保持警惕。然而,在这众多谋士将领中,唯...
原创 蔡... 文/史小二记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段故事。关于曹操。曹操曾路过曹娥碑,大才子杨修随行。 曹娥碑的...
原创 他... 世人皆知蜀国五虎将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也有甚者认为蜀国第六虎将是后起之秀魏延,但是殊...
原创 吴... 如今的祖国富足强盛,屹立于世界之巅。遥望近百年前,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屡遭外敌的入侵。在国家危亡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