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要否定魏延的计划,因为诸葛亮是丞相不是将军
迪丽瓦拉
2024-06-28 01:04:28
0

原标题:为什么诸葛亮要否定魏延的计划,因为诸葛亮是丞相不是将军

因为有《三国演义》的存在,汉末的这段历史成了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故事,围绕着这段历史的是是非非,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自己的见解,也留下了无数对其中人物的陟罚臧否,可以说是一段三国史承包了太多中国人的茶余饭后。

在这无数的历史事件中,最让人扼腕叹息和引起后世争议不断的就是诸葛亮否定了魏延帅兵偷袭子午谷的计划,诸葛亮否定了这个计划,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最后的机会,也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用兵太过谨慎导致的,也有人说历史上根本就是神话了诸葛亮这个人,是是非非众说纷纭。

在众多的说法中,你肯定听说过某一种,或者赞同某一种,我们不做无所谓的争辩,我们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下这个事情,只有角度站的足够高,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1)正史上的偷袭计划

偷袭计划在正史中是这样记载的,以下取自《三国志》:

我想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很快能明白这句文言文的意思,魏延什么蜀汉后期的主要武将,在战场上向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给自己精兵五千,出子午谷偷袭魏国,直逼长安打蛇七寸,取得北伐的根本性胜利。

大家之所以对这次计划讨论不休,实际上是因为无数人都在扼腕叹息,如果诸葛亮采用了魏延的计划,说不定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

请注意,这里用了两个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扼腕叹息”“说不定”这两个词一个在表明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一个是说明这件事实际上没有人有把握一定能成功。

(2)次数太多的扼腕叹息是一种病

诸葛亮六出祁山,每一次失败大家都痛心疾首,如果刘禅不那么昏庸,如果马谡听了诸葛亮的话,如果诸葛亮采取了魏延的建议,每一次偶然因素导致的失败,每个人心里比诸葛亮还心急,这是病,得治。

魏蜀吴三国,蜀汉最弱,为了活命只能不停进攻魏国,从军事实力,人才准备,道义高度各个方面来讲,蜀汉都不占优势,你觉得一个各个方面都不占优势的蜀汉战胜魏国的概率有多大?

可是明明每次都是差一点呀,是的,你看到的是每次都差一点点,但实际上每次的失败是必然的,实际上发生卡壳的是在这个地方,但就算是躲过了这个坑点,还是会有下一个坑点的,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高速行驶在坑坑洼洼几百公里长的山路上,翻车是迟早的事,唯一的区别就是掉进哪个坑里。

对于蜀汉来说,不是刘禅的坑就是马谡的坑,避开了这一个坑,永远会有下一个坑,这就是实力相差悬殊的残酷对比。

扼腕叹息一次可以,但次数太多就真的不是运气问题了,而是实力问题,实力有问题出错的概率就大,而且每次出错的地方还不一样,此次都很奇葩,让人痛心疾首久久不能平静。

(3)诸葛亮与魏延的区别

诸葛亮是我的偶像,我要迫不及待的说出这句话,坚决反对有些人抹黑诸葛亮的行为,一个人一个民族必须有信仰和偶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我们民族最大的信仰,也是我们个人最坚定的偶像。

作为一个度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人,我当然不是一个脑残粉,每次在讨论人物的时候,我都会在想,诸葛亮和魏延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同样都是领兵打仗,同样都是北伐,同样都是为了蜀汉的利益着想,同样都是杰出的人才,他们两个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冥思苦想,得出的却是一个非常一般的结论,结论虽然一般但就像房间里大象一样,越是显而易见的东西,越是容易别人忽略,却往往也是最重要的东西,诸葛亮和魏延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杀敌武将一个是文臣丞相,这是两个人最大的不同。

(4)高度决定一切

诸葛亮和魏延每天见的人想的事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魏延每天见的都是将军和士兵,想的都是冲锋陷阵伤亡如何等事情,诸葛亮要做的事情那可就太多了。

一个蜀汉的丞相要做太多的事,见太多的人,内政外交兵马粮草这些都是诸葛亮要操心的问题,下属只需要做好上级给的命令就行,下属只用考虑一件事,那就是执行命令。

上级却要考虑无数多的因素,见各种类型的人不但有武将还有谋士文人后勤等等,所以诸葛亮考虑的因素绝对是比魏延多的多的,既然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想法,一定有诸葛亮想到了但魏延没有想到的事情,这才是问题的真相。

你接触到的人和事,决定了你做事的高度,你是站在单一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统揽全局,这才是做事情成败的最本质要素。

那么诸葛亮到底在考虑什么魏延完全想不到的问题呢?

(5)天子有征无战

现代人对于道德这件事往往是无感的,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现代人往往很容易就突破了,但是在三国那个时代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谁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谁就有可能赢得三国争霸最后的胜利。

蜀汉就是凭借着一句光复汉室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刘备就是到处给人说自己是皇叔有诏书,这才在完全没有根基的情况下,打下一片江山做了“皇帝”,这就是得道德制高点的力量。

同样的曹魏政权也是一样,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一直也要争取自己的道德制高点,因为只有这样你的政权才能够招揽到人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既然说自己才是天子,自己才是正统,那么天子就应该有天子的样子,天子什么样子?

天子就是宋襄公的那个样子,没错就是那个非常迂腐的一定要严守规矩的宋襄公,千万不要轻易嘲笑宋襄公,因为他才是代表了天子最后的希望。

蜀汉既然说自己是正统,打着回复汉室的旗号,那么行为做事当然也要像一个天子那样,处处以最正义的方式办事,才是蜀汉赖以生存的基础。

天子打仗从来不偷袭,天子打仗那叫征讨不叫打仗,天子有征无战才是最合乎礼仪的做法,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魏延的偷袭计划了吧,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蜀汉,是不能容忍自己的行为有污点的,也就是所谓的天子打仗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这个原则。

(6)事实证明诸葛亮是正确的

看了这个说法你是不是大跌眼镜,诸葛亮怎么能这么迂腐呢,就不能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在做决定吗,谯周和刘禅倒是考虑实际情况了,结果投降了,蜀汉后来考虑实际情况了,结果不北伐了,最后灭亡了。

诸葛亮和魏延站的高度不一样,考虑问题的因素多少也不一样,在魏延眼里,这不过是一个军事问题,但是在诸葛亮眼里,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外交文化经济等多个层次的问题,诸葛亮只有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很多时候,事情真实的原因往往没有那么简单,一件事情也往往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魏延和诸葛亮的高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视角带你领略四大名著,欢迎留言交流你的想法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引言: 阿提卡地区中的村社—德莫,是位于雅典的村社,德莫是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的村社,但是受到城邦理论的...
原创 1... 在解放战争期间,前期老蒋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段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后期,...
原创 无... 伴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昔日的“天朝上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 ...
原创 宋... 若你有机会穿越,会选择回到哪个朝代?秦汉强盛,唐宋繁荣,明清多元,五千年历史长河,每段涡流都各有波澜...
原创 本... 公元1649年,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已经五年了。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长江以南又先后出现了南明弘光政权,南...
原创 蓝...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在世上想要做成一点什么事,单纯靠单打独斗显然是很难成功的...
原创 简... 在古代,河南省称豫州,地处中原,是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不断,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今天,我们就简述几...
宋朝人的春游,比你想象的会玩多... 如今春天一到,周围朋友圈就被各种赏花美颜照、网红打卡照刷屏。但你知道吗?早在千年前的宋朝,古人的春游...
原创 历... 熊心:战国时楚怀王熊槐之孙,楚亡后,隐匿民间为人牧牛,项梁起事,采纳范增的建议,自称武信君并立熊心为...
原创 华... 在漫长的历史中,各行各业都曾诞生过极具代表的人物,中医也是如此,在古代著名的医生有扁鹊、张仲景、华佗...
原创 两... 一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
原创 曾... 在中国的民间流传着许多传世佳话,其中有一句堪称经典:“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句话的背后...
原创 “... “汉孰与我大”?——《史记·西南夷列传》 就是这句话,让“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出现在了历史上,还成了一...
原创 世...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一个国家,即使领土得以保留,但如果社会制度彻底发生转变,外来文...
原创 皇... 皇上要吃公鸡下的蛋,大臣们毫无办法,小孩用一句话解决还当上宰相 导语: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鸡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红艺先锋探寻抗...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来伊宁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浙江艺术职...
中超前瞻:鲁申对决或成争冠分水... 北京时间4月25日-27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9轮比赛即将展开争夺。本轮中,山东泰山将在主场迎战...
原创 清... 自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历代王朝都严格执行这条利在千秋的条款,毕竟汉朝早期的事情,后代帝王们都看...
原创 韩... 韩信西汉开国元勋,汉初三杰之一,兵家四圣,古代军事思想家,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商鞅“立木为信”跟赵高“指鹿为... 当我第一次听到商鞅徙木立信这个故事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他多讲诚信,而是有个疑问:这种出小力就赚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