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之死:火烧眉毛之际,赵国为什么非要自毁长城?
迪丽瓦拉
2024-06-28 08:41:12
0

原标题:李牧之死:火烧眉毛之际,赵国为什么非要自毁长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以给这场势在必行的统一战争增添一点变数,改变不了结局,但拖延一些时间倒是可以。毕竟在秦朝灭赵国之前的两场试探性战争比如肥之战,李牧都以弱势兵力击溃秦国。

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来的史学家,都无一例外认为他是当时山东六国的万里长城,六国的地盘加起来不比秦国小,六国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必秦国弱。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吏治腐败名将凋零,连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将军都没有。

唯有赵国的战神李牧,能给人们一点希望。可历史往往就是这么吊诡,人们万万想到在秦赵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赵国人居然会自毁长城,派出了赵葱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导致赵国战线一溃千里,直接亡了国。天下人都被这种神操作搞得瞠目结舌,为什么都已经到了兵临城下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赵人还要在这种时候搞内斗自毁长城,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他们时时刻刻都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一旦失去权力,下一秒钟恐怕就得身死国灭。多苟延残喘片刻都是好的,这个道理用在李牧被杀事件其实也是合适的,如果杀了李牧,也许明天就会国破家亡。可是如果不杀他,恐怕连今天晚上的月亮都看不到。那么李牧到底犯了什么样的罪,以至于给他的领导非杀不可的急迫感!

有想法的将军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李牧这个人,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这是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怎么听领导话的人,李牧发迹于代地。这个地方是与匈奴交战的最前线,以前赵国与少数民族交战效果都不太理想,李牧上任之后,就变得更加不堪了,天天跟手下的人开派对,匈奴人过来打草谷了,他也视而不见。

赵国中央政府看到他这样无所作为,让他赶紧改变局面,可是他却把政府的命令当成了耳边风,还是我行我素,最后赵孝成王忍无可忍,直接把他一撸到底,可是李牧离开之后,边疆的形势就更加糟糕了,赵国政府无奈之下再一次起用了他。

李牧要求给全部的指挥权,赵国政府不允许在干涉他的军事行动,赵孝成王也答应了他,最后的事实证明,他果然是在扮猪吃老虎,匈奴没有把他当盘菜,他却把匈奴变成盘中餐。匈奴瞧他好欺负。准备来一次大的,结果十万大军被瓮中捉鳖。从此李牧名动天下。

这不是个优点吗?好事情啊!怎么可能会成为他被杀的理由,李牧这种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够固执己见的人,放在平日里头当然是个宝贝,可是一旦遇到了某种敏感的政治时刻,这种优点反而会要他的命。什么敏感的政治时刻呢?

站错队的李牧

首先是继承人问题,前些日子著名电视剧大秦帝国第四部开始上演,里面赵悼襄王这个角色,占了不少的戏份,历史书上一直都把这个人定性成昏君,可是实际上他真正的历史角色更加贴近于电视剧里头所演的那样,是一个有所作为却生不逢时的悲剧人物,要说他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让人家批斗的污点,那毫无疑问就是他在继承人问题上给赵国挖了个大坑。

战国时期,是一个平民与贵族并存的时代,苏秦张仪廉颇蔺相如这些草根阶层纷纷崛起于微末之间,活跃于历史舞台上,但是上层的贵族一样还是保持自己的骄傲,坚决不跟平民百姓结婚,以免玷污王族高贵血统。

可是赵悼襄王的王后,却是邯郸城里头的一个站街女,这简直是开历史之先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倒不是说瞧不起她的出身,而是在贵族血统意识根深蒂固的王族,突然间冒出了一个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假如你是那个平民百姓,你有勇气抬起自己的头颅吗?没有,只有深深的自卑与不安全感。更过分的是她生下的儿子居然成了国家的继承人,合法顺位继承人公子嘉被踢到一边。

所以这件事当时引发了朝廷上下的反对,李牧也是反对者之一,赵娼后就天天给李牧下眼药。还好赵悼襄王并没糊涂。赵王迁上位后,李牧手上掌握全国的军队,如果他的心里头还有想法,那么赵王就危险了。可是当时秦始皇大兵压境,明眼人都知道,没有李牧就没有赵国。而且李牧也没有表现出这方面的意愿。赵后集团只能选择姑且相信。

信任破裂,李牧之死

可后来发生两件事情,导致他们再也不敢相信李牧,秦灭赵之战,秦国方面的将军是王翦,他采取的战法非常稳扎稳打,没有首先进攻邯郸,而是把周围的卫星城市全都占领,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举个例子,今天单单是依靠北上广深的资源,根本养不活他数千万的城市人口,全都靠虹吸效应从周边城市里头吸取资源,邯郸也是这个道理。切断他的虹吸困都能困死他。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邯郸周围固若金汤,就是你逃出邯郸你也跑不远。

但是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记载,赵国灭亡之后,史记:赵公子嘉帅其宗族百人奔代,自立为代王,赵之亡,大夫稍稍归之,与燕合兵,军上谷。

要是当时真的能够跑,赵王自己早就跑了,那么只能够说明公子嘉跟这百名宗室是在战争前就离开去代地以防万一的。顺便说一句赵国由三个地理单元组成,代地,邯郸为代表的河北,晋阳为代表的山西。也就是说他手上拥有了足够的资本,很有可能会重现田单复齐的奇迹。赵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李牧会跟邯郸共存亡吗?

公子嘉是谁?顺位继承人。代地是哪里?李牧的大本营。再加上李牧之前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态度。这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了,万一李牧觉得事不可为,跑回代地拥立公子嘉。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可别忘了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在赵国跟赵王之间,他知道怎么选。

接下来发生的一次自然灾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史记: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代地是李牧的老窝,李牧手底下的人大多数都来自这里,出了这种事情,都不用李牧做思想工作了,他们自己就会强烈要求回去。

如果你坐在赵王的位置上,你要不要杀李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西晋灭吴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战,西晋六路大军水陆并进,迅速摧毁了东吴这个在江东割据了五十余年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它不仅帮助秦国摆脱了由穆公之后的衰弱状态,再次变得...
原创 美... 说到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大家都知道这种拉锯战早在冷战时期就开始了,而且到现在依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许...
原创 商... 夏王朝到了夏桀的手中,已经腐败透顶,内外危机四伏。很多诸侯看到局势不妙,纷纷选择背叛夏朝,转而投向商...
原创 战... 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的兵制差异显著。战国时期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制度,也就是说,只要是身体健康、能上战场...
原创 千...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旨在通过推崇儒家思想来指导官员治理...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原名卫鞅,因在秦国实施变法并取得显著成绩,成功收复河西后...
原创 楚... 《史记·七十列传·滑稽列传》中曾这样评价楚国大臣优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这句话便是对他智慧...
四川出土战国漆器凤鸟图案,与1...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家祥在青川县青溪古镇老县衙遗址调研时, 意外发现青川郝家坪战国墓...
原创 兔... 白起,原名公孙起,乃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同时也是战国时期最为残酷且高效的军事人物。他因在...
告别“肝氪”,三谋带你轻松逐鹿... 相信不少朋友在玩三国SLG游戏的时候,都被“又肝又氪”的玩法折磨得够呛。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款能让大家...
原创 战... 当考古刷子轻轻拂过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漆奁盖顶的凤鸟纹,一道跨越两千年的美学闪电突然击中现代人的眼睛——...
原创 商... 商代的王位继承制度有两个主要的规则:一是足终弟及,二是父死子继。对于商代是否已经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原创 暴... 我国是全球古墓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像西安、南京这样的城市,修建地铁时经常会挖掘出古墓。这还只是冰山...
日本尼康,最早是干什么的? 前几天在日本,我还参观了尼康博物馆。 一进门儿,我就被那几个军绿色的测距仪、经纬仪吸引住了,因为我是...
原创 秦... 秦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的时期,那时诸侯纷争,周王室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
原创 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统治时间从公元前16世纪延续至公元前11世纪。尽管商朝最初的强盛...
原创 舜... 舜为何能够接替尧,成为新的掌权者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帮助秦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中脱颖而出,使得国家实现了从贫弱到富强的转变,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西安张家坡墓地发现309座战国...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1月5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西安张家坡墓地共发掘古代遗迹56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