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得罪领导,死路一条
迪丽瓦拉
2024-06-28 10:04:53
0

原标题:趣聊三国:得罪领导,死路一条

01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结果以失败告终,并留下了两个遗憾:

第一,这一次的北伐非常具有突然性,曹魏那边初期判断有误,对于蜀汉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以后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第二,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

有关马谡失街亭被斩的事,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个大概,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诸葛亮当年为何会安排马谡去守街亭,以及当年击败马谡的魏将后来怎么了。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诸葛亮当年为何会选择让马谡去守街亭。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马谡和诸葛亮不光是上下级的关系,俩人还有一定的私交羁绊。

02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马谡家是兄弟五人,他的四个哥哥中,最出名的是他四哥马良

马良早年和诸葛亮关系莫逆,俩人明面上是同志,私底下则以兄弟相称,马谡作为马良的老兄弟,生前应该很受马良照顾,诸葛亮应该对他印象也很深。

后来刘备御驾亲征的战役中,马良英年早逝,等诸葛亮强势崛起的时候,他自然愿意拉马良这个小兄弟一把。

不过丞相并不是那种因公废私的人,他之所以安排马谡去守街亭,一方面是因为他想照顾自己人马良,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份工作没啥挑战性,前人曾在这里完成过一次条件更加艰苦的战役。

如果不出意外,马谡就是下基层镀金的,这份功劳不说是唾手可得,也算是十拿九稳。

03

但马谡是个小青年,年轻气盛,他怎么能接受这种施舍,于是没有困难就自己制造困难,放着要隘不守,跑到山上装深沉去了,结果被漳河捡了便宜。

街亭失守,丞相就失去了再战的可能,于是只好撤退,当时丞相很生气,结果自然很严重,马谡的小命直接就交代了。

而捡了个大便宜的张郃,却因此而在曹魏的西北军区露了一个大脸,后来在西北军区,除了曹家的嫡系曹真之外,基本上就属张郃的名望最大。

后来曹真因病退居二线,朝廷赶紧把司马懿给派到了西北军区接替曹真。

那么曹魏那边为什么不直接提拔张郃呢?

第一,张郃的政治履历有瑕疵,他早年是袁绍的人,当年在官渡之战,差点端了曹军的老巢,后来兵败之后才投靠的曹操;

第二,张郃的家世很一般,他和曹家上层,以及曹魏顶层没有过硬的关系。

04

不过军务和一般的事情还不太一样,个人在军中的威望基本都是打出来的,而张郃这几年在西北军区的表现,那是可圈可点。

因此当司马懿空降到曹魏的西北军区以后,第一时间做出针对诸葛亮再次北伐的战略的时候,张郃这个二把手对司马懿的用兵,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虽然张郃的这些建议,都是根据之前的经验来提的,但是司马懿却拒不接受,因为司马懿虽然没在西北军区待过,但是人家对西北的军事历史了如指掌,而且自己也早就有了带兵经验,所以他并不认可张郃的建议。

等到司马懿“一意孤行”的战略展开之后,张郃又看出了问题,司马懿虽然带领大军,紧跟着诸葛亮不放,但是就是只不不防守,从不主动进攻。

05

张郃于是又给司马懿提建议,希望大军能和主动进攻,不要表现的这么怂,但是司马懿依然不为所动,后来西北军区的其他同志,甚至有人公然讥讽司马懿的做法怂(谁给的他们胆子),但是司马懿依然不为所动。

后来这种情况不断升级,到了什么程度呢,史书的记载是:

诸将咸请战。

军队中的这种集体行为,那可是非常危险的,后来司马懿实在没办法了,才决定主动进攻,但结果和他自己的预期一样,没什么成果。

但是蜀国那边内部突然出了问题,于是诸葛亮开始退兵,此时司马懿突然提出,要张郃去追击诸葛亮。

穷寇莫追的道理,不是干这行的人都知道,更何况是张郃,因此张郃一开始拒绝的,结果司马懿就是硬逼着他去,结果张郃只好亲自去,然后就被诸葛亮给办了。

06

司马懿当年为什么非要张郃这个西北军区的大咖,亲自去执行那么危险的任务呢?

答案自然是司马懿想借刀杀人。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陷害自己的同志呢?

司马懿作为西北军区的话事人,竟然三番五次的被二把手建议,自己如果不听建议,整个西北军区似乎都要替二把手说话,你这不是公然得罪一号领导吗。

得罪领导会有好下场吗?

马谡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他惹诸葛亮生气了,都难免一死,你张郃又算什么。

那领导就真的不能得罪吗?

天下也没有那么绝对的事。

公元260年,曹魏的第四任皇帝曹髦,因为无法忍受司马昭的嚣张跋扈,曾带着自己的侍卫,要亲自去搞定自己这个下属,但是在司马昭的支持下,曹髦在半路就直接被干掉了。

这种以下克上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说明领导不是不能得罪,关键是要看你自己的实力怎么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契... 融入历史背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虽不常见直面描绘“契丹”和“辽”,但总会穿插其中,如金庸大师的《天龙...
原创 慈... 如果要讨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就一定会有人说起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
原创 日...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为寻长寿灵丹妙药派徐福东渡。而且跟徐福一起来的还有三千个童男童女们,据说徐福是把他们...
原创 “... “韩国故宫”扩建挖到历史遗迹,出土500年历史的文物,却非得和中国三星堆遗址进行对比,结果却让人无法...
原创 您...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桃园三结义,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死生不相负,为人所敬仰;瓦岗结义却全...
原创 解... 1949年初,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军不论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在兵力人数上都有了大幅度的...
原创 一... 古往今来我们现代人对于历史的了解一般都从书本上和网页上得来。但是这些文字的记载还是过于片面,难以让人...
原创 陈... 郭忏,土木系四大金刚,浙江绍兴诸暨人,保定军校六期炮兵科毕业,抗日战争时英勇杀敌,保家卫国。1929...
为何花剌子模40万精锐难抵10... 1219年,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首次向西出征,他们的目标就是花剌子模。 这次他带兵出征,手下只有十多...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并非关羽... 诸葛亮心里真正看重的大将军,其实并不是关羽和张飞,而是另外四个人。就连那个挺厉害的魏延,都比不上他们...
原创 民... 民国时期的保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 保长这个概念源自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农民的...
白起和韩信谁更厉害? 全文共1825字 | 阅读需4分钟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白起与韩信犹如两座并峙的高峰,前者以"人屠"...
原创 日... 综述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武器装备普遍领先于我国,别看日本人当时个子不高,但凭借先进专业化的训练以及...
原创 5... 引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在情感上,古人早已表达了这样一种相见恨晚的...
原创 “... 提及拜占庭帝国,人们一般会想起一个在巴尔干地区历时千年的古老国家,一个继承了罗马帝国一半基业的悠久帝...
原创 日... 19世纪,日本为何要与西方白人杂婚? 日本:将与西方白人杂交,实现人种改良 1853年,四艘黑色近代...
原创 破...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13 引子: 公元前208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
原创 “... 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不过,他的阵战之能确实比较一般。 至于《三国演义》中两次击败赵云,只是老罗...
与包乐史驾帆航行|兰伯蒂的南太... “首次经历,独一无二; 初生的太阳,南太平洋的岛屿, 独成记忆,触碰心灵的纯真。” ——罗伯特·路易...
翔子史前推理师观点对中华文化复... 在当今中国全力推进文化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翔子史前推理师所提出的“华夏文明起源于蜀地”观点,从政治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