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已经胜出,为何还要火急火燎逼迫李渊退位
迪丽瓦拉
2025-07-01 08:02:40
0

即便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自己也摇身一变由秦王蜕变成为了太子,但他也不得不及时逼迫父皇李渊退位。

李世民的这种考虑,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基于当时综合环境的权衡之后的正确决定。

公元626年,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爆发,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继“李唐政权取缔杨隋政权”之后的又一重要历史政治事件。

玄武门之变的结局想必诸位也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成功将皇储之位争夺而来,而所谓的反派人物,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则在这次政斗当中一并被秦王方面军(李世民和尉迟敬德)所亲手除掉。

1.玄武门之变的大体介绍

谈及玄武门之变,我个人简单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关乎李世民一生的决定性因素,真可谓是:成也玄武门之变,败也玄武门之变!简单来说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同李建成争夺李唐储君之位的一次政变(其间我们先不必考虑齐王李元吉的政治意图),虽然此次政变是由李世民率先发起的,但依据当时的紧张局势而言,李世民此举也是被逼无奈的首选措施。

如果当时李世民不发动政变,或者没有除掉李建成二人的话,那么继唐高祖李渊之后唐朝的天下在很大意义上恐要改变。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明朝学者李贽:“建成、元吉自家讨死。太宗杀之。不为过也。”

公元618年,李渊继晋阳起兵成功后成功割据政权,称帝长安。

初唐建立之后,按照古来宗法传统,即“嫡长子继承制”,皇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开始着手处理朝堂政务和东宫事宜。论起治兵打仗、兼并天下,唐朝谁人也不及李世民和秦王府门下的一帮治世能臣良将。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从而奠定了初唐天下的国土版图。“天策上将”对于李世民的册封直接引来了李建成的妒忌和恨意,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由于太子党和秦王党的长期斗争,以及对李世民的诬陷诽谤、李渊对李建成的偏袒,秦王府功臣皆被贬谪免职。

种种不利因素之下,秦王党为求自保,不得已发动玄武门之变,用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一场兄弟间的流血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

2.李世民急迫李渊退位的隐情

关于“李世民逼宫夺位”的言论,有关正史上并无记载,但后世学者通过研究玄武门之变以及相关史料,却不难发现李世民同李渊之间确实是有难以抹去且不可调和的君臣矛盾和父子矛盾的,这也就间接地证明,李世民从“秦王到太子”、从“太子到皇帝”之间的转变定然不同于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和平过渡。

司马光《资治通鉴》载:“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太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

(1)速则乘机,迟则生变李世民杀兄弑弟成为太子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逼迫李渊退位禅让给自己,而是最先命令尉迟恭将李渊严密控制。李世民此举在我看来有两方面因素:

①如果李世民在杀兄弑弟之后,第一时间又将李渊迫杀的话,那么定然会招致天下舆论相向;

②此举既证明了李世民存有孝心、顾及了政治舆论,又考虑到了李渊隐藏实力的需要。

假如李渊不基于当时综合局势的话,非要同李世民拼个鱼死网破,那么之前身为陇西贵族的李渊世家,其暗存势力绝对不亚于秦王集团,即便李世民集团可以赢取最终的胜利,那么也会对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2)外部环境的步步紧逼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即便李世民如愿成为皇太子,但当时李渊仍然在位了两个月。公元626年七月,李渊才正是退位将李唐政权中心转交给李世民。

当然,在这中间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李世民和李渊都没有闲着,可以肯定的是,李渊并不乐意退位,而李世民则是步步紧逼。

①李渊善于隐忍,这一点早在李渊身为唐国公之时就显现而出了,可想而知,如果时间一拖再拖下去,谁也不可能知道李渊会不会在他的有生之年再来一次诛灭贼子的“长安起兵”;

②此外,当时居于西北的突厥势力正步步跟进,中原一旦稍有变故的话,突厥势力便会乘机突进。如果李渊再同外族势力暗自勾结的话,恐怕李世民真的就要面临“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不堪结局了。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点赞,留言,关注,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胡... 千百年来,无论那一次改革都必须付出巨大牺牲,因为原本的利益群体已经达成平衡,要改革就必须打破这种平衡...
原创 为...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蒙恬率大军突破齐都,帮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然而正当咸阳城一片欢庆...
原创 清... 文/寂寞的红酒 火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火器。到14、15世纪,...
原创 唐... 朔方军是唐朝的一支节度使军队。 它自武则天(690~705年在位)时期出现以后,一直活跃在唐都长安(...
原创 乌...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权力主要集中在大国手中,尤其是世界超级大国,那是直接主导世界的。而小国因...
原创 揭... 李唐王朝于唐太宗主政时期(627-649),社会安定,国力鼎盛。 对外北灭突厥,威震游牧世界,游牧...
原创 民...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说漂亮的女人都是花瓶,此话欠妥,我们追溯到一百年前,看看民国时期的那些烟火女子,...
原创 内... 内阁中张居正小心翼翼,与宫中太监冯保结成联盟,苦等时机 高拱几番拳脚,将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殷士...
原创 商... 《新序》: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铁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人,渭水...
原创 诸... 《吕氏春秋·长见》篇记载: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
原创 9... 1999年,曾被称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等的禹作敏在监狱心脏病发死了。 消息传出,不由...
原创 齐... 公子无知杀掉齐襄公后,自立为齐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怕祸及自身,便逃出齐国。 公子纠在管仲、召忽的跟...
原创 章... 李弘之死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李治立嗣禅位,给武则天擅政所造成的威胁,因为李治还有别的子嗣,但是,武...
原创 西... 俗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不仅仅是因为它打出了汉人的威名,更是因为...
原创 康... 一七二二年,千古一帝康熙去世,皇帝去世,自然是储君即位。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储君雍正非嫡非长,家母也不...
原创 清... 清朝时划分的行省区域,经过长期的地理分化,各省的军事和衙门管理等方面变得相对独立了。 原本就已经确...
原创 7... “文革”开始后,邓公也受到了冲击,一度被下放到江西劳动。后来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邓公复出,1975年1...
原创 康... 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于朝廷实行激进的“撤藩”政策,惹怒了平西王吴三桂。 吴三桂趁机造反,一路...
原创 《... 导读:无论是正史上还是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都没有处死周培公,周培公死于水土不服倒是真实的,所以...
原创 绵...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嘉庆帝第二子绵宁登基称帝,史称道光帝,是大清的第八位皇帝;次年改为道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