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苦熬半世想要振兴鲁国,堕三都之策却功败垂成
迪丽瓦拉
2025-07-01 14:03:42
0

孔子春秋时鲁国人,中国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圣人,但孔子的祖上并不平凡,孔子先祖是宋国的大司马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宗室,宋国开国之君又是纣王的哥哥微子,所以孔子是殷商后裔,因过五代,别立公族,改称孔氏,宋穆公死后,宋国大臣华父督见孔父嘉之妻"美而艳",为夺其妻,孔父嘉被华父督无辜杀害,孔父嘉的后人孔防叔奔鲁。因此失去了贵族身份,

孔防叔就是孔子曾祖,传到其父叔梁纥,其父为鲁国立过战功,被封陬邑大夫,晚年叔梁纥续娶颜氏女,生下孔子,不到三岁叔梁纥便一病而亡,17岁母亲也病故,19岁时孔子娶妻生下一子,鲁昭公打发人赐给他一条鲤鱼,故取名为孔鲤,字伯鱼,这时孔子虽然年轻,却以知礼备受鲁国三恒中的孟僖子推崇,孟僖子还让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随后孔子名气越来越大,弟子越来越多,但是孔子追求的并不是教书育人,他所追求的是执一国之政,复周公之礼,

但是在鲁国行不通了。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三桓"与鲁昭公争权,昭公被赶走,鲁国无君,国家一片混乱,孔子便也离开鲁国,到齐国去谋求发展。齐景公正准备谋求霸业,有意重用孔子。然而,齐国重臣晏子却提出反对。当齐景公问晏子孔子能否帮寡人实现霸业,晏子说:这种人有两大毛病,一是能说会道,过于讲究礼节,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一是过于清高自以为是,不能作为臣下使用。他们重视丧事,为了葬礼不惜让人倾家荡产,听说孔丘外出的时候,车马的装饰豪华,吃饭的时候,对于饭菜摆放也有讲究,他还成天琢磨走路应该是什么样子,上台阶要什么步法,这样的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都学不会,一辈子也搞不清的,这样的人来是请来治理齐国,老百姓可就没法活了。齐景公听了晏子这番话,就没用孔子。晏子这番话虽然指出孔子的短处,但他也是怕孔子威胁他的地位,孔子在齐国呆了三年,只好又回到鲁国,回国后他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但是鲁国政局动荡,国君与大臣三恒,还有三恒的家臣之间争权夺利,鲁国权利近一步下移,变成了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执政,随后爆发阳虎之乱,阳虎要废除三恒自己执政,失败被逐,

这时孔子已经51岁了,鲁定公和执政季桓子都想请孔子出山,借助他的名望安定鲁国,就这样孔子经过数十年的等待终于有了自己的舞台,他担任了鲁国的中都宰,第二年又做了司空,并晋升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会盟,孔子出任相礼,齐国以大欺小,要用士兵劫持鲁定公,被孔子大声斥退,在起草和约时,齐国要求增加一条,将来齐国出征,鲁国必须出动三百乘兵车助战,否则就算破坏盟约。这样的要求,明摆着是欺负鲁国,孔子随机应变,提出增加一条,把先前阳虎作乱时齐国侵占鲁国的汶阳归还鲁国,对齐景公来说,为了拉拢鲁国,称霸天下,以区区一点土地为代价值得,汶阳最终归还给鲁国。孔子为鲁国政府挣回一些颜面,

孔子的能力得到鲁定公的认同,他开始帮助国君谋划收回权利,要将三恒所控制的领地和权力削去,使之重归公室,称为堕三都,三桓其实就是以前写到过的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卿分享鲁国军政大权。他们的根据地即三都分别是成邑,郈邑、费邑。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向鲁定公和季氏提出了"堕三都"的计划与打算。其内容是家不藏甲,即剥夺三都的武器;越礼违规的也一律废除,定公和三恒全都同意,这些年来三恒中的叔孙氏和季孙氏被自己的家臣反叛弄得灰头土脸,封邑也都被家臣控制,他们也想消除家臣的权利,

首先是叔孙氏的郈邑,家臣侯犯刚在此叛乱被逐,所以没费力气顺利的拆除。初战告捷,轮到季孙的费邑要拆除时,却遭到了激烈的抵制。季桓子对费邑长官公山不狃早就非常不满,当年公山不狃与阳虎相勾结,发动兵变,囚禁季桓子,这个耻辱,他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如今阳虎败逃了,可是公山不狃依然占据着费邑,拥兵自重。孔子要拆费邑,季桓子心里舒服,他甚至一马当先,自己带着军队到费邑去主持拆城行动。结果季恒子被打败,公山不狃还带兵打到了国都,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须、乐颀率兵反击,加上国人相助,终于打败了公山不狃,迫其逃到齐国。

三去其二,事情到此成功了一大半。轮到了孟孙氏的成邑,成邑的家臣公敛处父对孟孙氏忠心耿耿,他向孟懿子道出了孔子堕三都的实际用意和危害,并想好了应对之策,他对孟懿子说:成邑是鲁国边境重镇,倘若拆毁,齐国的军队便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鲁都。您就去这么和孔丘说,孟懿子态度改变,孔子和鲁定公只好动武,鲁定公亲自率领亲军进攻成邑。可是鲁国国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在国君的亲自指挥下,成邑毫发无损,围成之后始终无法攻克,这标志着堕三都计划宣告失败。季桓子、叔孙州仇也只是利用孔子帮自己消除政敌,现在孔子没用了,他们也都不在搭理他和孟孙氏的事,孔子在鲁国被孤立起来,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迫使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孔子在鲁国堕三都的消息传到齐国,齐景公说,孔子当政鲁国要复兴,鲁国近我,复兴必扰我国,于是选齐国美女八十人,都是能歌善舞,文马三十驷,送给鲁君,鲁定公看到美女后,从此君王不早朝,子路跑来跟孔子说:“夫子可以走啦。”孔子舍不得走,想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就这样泡汤,他心有不甘,便对子路说:“先等等看吧,很快就要郊祀了,如果祭祀完后,会把祭肉分给我,就说明他们还想让我干,那我还会留下来的。季桓子主持郊祀,孔子眼巴巴地等着祭肉,左盼右盼,终于没有等到。在孔子看来,他在鲁国已经是多余的人了,于是55岁的孔子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想再次寻找能让自己一展抱负的舞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实际掌权人。她的风评非常不好,这是无法辩驳的。慈禧身上的“骂名”,部分来自于对权...
原创 慈... 在慈禧去世后,袁世凯、载沣、张之洞三人成为当时最具声望和权势的人物。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大权,载沣是小皇...
原创 年... 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心”,无论是有从龙之功,还有是保家卫国的本领,只要引起皇帝的猜忌,就难逃一死。...
原创 康... 康熙末年,随着康熙的逐渐老去,皇位之争在皇子中愈演愈烈,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局面。除了太子...
原创 康... 清朝前前后后27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被世人所记得的就是一个“康乾盛世”,但是康熙到乾隆这中间还有一个...
原创 杀... 东汉时期才子辈出,其中一位杰出的文臣将士便是王允。#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他以文韬武略、善谋计而著称...
原创 康...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尽管现在很多观点都认为这个盛世不值一提,但是在几百年前,大清...
原创 慈...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历史的回音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激起一阵涟漪。 赫庆铃,自称为慈禧太后的后裔,以一个满...
原创 康...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这便意味着从这时开始皇帝就成了...
原创 清... 对于血统这件事情,纵观整个中国的古代历史,不管是哪个家族其实都不是那么在意,这也是中国汉文化强大的同...
原创 乾... 最近流行洗白,受一些文章的影响,坊间许多人都认为和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其实在人才才济济的乾隆朝,...
原创 高... 所谓宦官,皇帝近侍之人。宦者,为代表皇帝的星座旁边的伴星,然而封建王朝自东汉起,宦官皆为阉人。古人云...
原创 建... 想象一下,你是一国之君,突然有一天,你的叔叔带着大军杀到了皇宫门口。你会怎么做?逃跑?自杀?还是英勇...
原创 夏...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出现过任何断层的国度。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我们自称...
原创 为... 官僚特权,可以说是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存在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官僚特权的权力过大不仅...
原创 李... 卫国公李靖被认为是唐朝第一名将,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能辅佐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平定...
原创 寡... 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失去霸主地位,便开始内乱不断,齐灵公在位时立公子光为太子,但晚年他又宠幸爱姬戎子,...
原创 1... 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我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自三岁登基就一直生活在紫禁城,直...
原创 刘... 任何事情的发展有其必然的社会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原创 汉...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因为七国之乱的爆发,他被汉景帝刘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