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可以说是清朝第一大贪官,手里的财产可以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0年的收入还多,当时都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富豪,但和珅的财产却比他多80倍,这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富可敌国,但他并不是什么钱都贪,有三种钱他是绝对不会贪的。
说起和珅这个人,他小时候的遭遇还是非常悲惨的,三岁的时候母亲难受去世,九岁的时候父亲也开了人世,如果当时家里面的老仆人不是看他可怜进行收留,很有可能和珅就会饿死在街头。
和珅这个人也是十分聪明,学习什么东西都很快,在他长大之后就已经掌握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当时直隶总督对他看好,更是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后来和珅担任了轻车都尉,由于非常会来事,因此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并把他选进了粘杆处担任侍卫。
在1773年,23岁的和珅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可以在皇帝面前展露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也是把握住了这次机会,皇帝从此彻底记住了他,他也因此走上了自己平步青云之路。其实起初的和珅还是一个清官,对所谓的贪污事件也是感到十分气愤,也是处理了不少清朝贪污的案件。
也因为让乾隆看到了他的能力,他的职位也是越来越高,他的欲望也开始飞速膨胀,他也开始进行贪污,开启了自己的积累财富之路。他先是通过打压文官,利用自己的官威劫掠富商,经常想尽办法讨皇帝开心,这也让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后来他还私自扣押贡品,也让自己手中积累了不少的奇珍异宝。
后来随着和珅的权力越来越稳固,他也是建立了所谓的罪银制度,表示只要有官员犯罪,可以通过交钱进行免罪。可以说几乎是无钱不贪,但他依旧是有自己的底线,有三种钱他绝对不贪的。
首先科举的钱他不会贪。他毕竟也是从底层上来的,他十分清楚寒门那些学子为了能够有一个好前程,是有多么努力在学习,如果有些考官私收贿赂让无才的学生高中,这无疑是堵了寒门学子的活路。因此他从来不收这样的钱,也禁止自己手下人收这样的钱,只要被自己发现,一定是会被严肃处理。
其次就是赈灾的钱他从来不贪。当时很多地方因为水患的问题导致百姓受灾,或者是因为天灾人祸,因此朝廷下发的赈灾款他从来都是一分不动,毕竟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要是百姓没有得到救济,他们为了生存自然就会选择造反起义,这样一来自然就会使国家动荡。和珅饱读诗书,他十分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百姓的救命钱他是绝对不会贪的,而且他也不会让自己手底下的官员去贪。
最后就是人家花钱求你办事,自己没办成或者是没有把握,这种钱他是不会收的,就算是收了他也会原封不动的退回去。和珅的态度十分明确,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无功不受禄,自己没有能力得到的钱,他绝对不贪。
不得不说和珅在敛财方面还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底线,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许乾隆从其他官员那里,知道和珅贪污,但乾隆也并没有说什么,毕竟和珅对于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怠慢过,因此在很多地方上也是需要依仗和珅去办,因此乾隆对于他贪污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乾隆对于帝王心术的领悟达到了极致,虽然自己在位期间不会动他,但不代表自己的儿子不会动他。乾隆也是故意为之,将打倒和珅的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这样一来自然能帮助嘉庆稳定自己的皇位,同样也能够收服人心,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让百官臣服。不得不说,和珅可以说是帝王权力的牺牲品,乾隆不杀他,也是为了给自己儿子嘉庆铺路。
只能说最狠不过帝王心,和珅也是罪有应得吧,虽然他有底线,但在很多事情上他的确已经是越了界,嘉庆怎么可能会留着他呢?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说得一点错误都没有。
对于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