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极低;而在“孝道大过天”的极端愚昧思想下,“儿媳”的地位更加低下。婆媳关系自古以来皆有,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深厚感情支撑下的共同生活,产生矛盾是常态。在封建思想占据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儿媳”对于婆婆只能是顺从。
01
著名作家苏雪林的奶奶可以号称民国“第一恶婆婆”,只因她完全自私自利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位苏老太为了满足自己“多子”的愿望,三十多岁的年纪执意与儿媳一同产子。然而更过分的是,在之后的喂养儿子过程中,为了全面保障她小儿子的“口粮”,她不仅让儿媳给她儿子喂奶,而且还不给孙子喝奶,理由是怕她儿子吃不饱!
苏家儿媳虽然不满婆婆的做法,但在婆婆的“积威”下,她也只敢小声反驳,但也不敢直接拒绝婆婆的做法。她是受封建社会教育成长的女性,所以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听从“夫家”的安排,不会损坏她自己的利益,但习惯“付出”的她并不敢于起来反抗,只能默默的承担一切对于现在而言不公平及不合理的事情。
02
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老太是一个严守封建做法的顽固派,在她心里,不仅要多子多福,而且还严重的重男轻女。苏家儿媳生下女儿苏雪林后,“地位”急转直下。因为苏雪林妈妈生下的是女儿,所以一直遭受婆婆的各种欺压,就连在外人面前也阴阳怪气的出言讽刺。苏雪林是苏老太的亲孙女,也只因为是女儿,从小得不到任何的关心,反而是在一片冷嘲热讽中成长。
但是苏雪林很争气,在众多家长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非常认真地学习。七岁时,她跟着族中叔叔、兄弟姐妹们一起在私塾中读过一两年的书,但很快随着男孩子们便都转去学校读书,她便没了上学的机会。索性她天资聪颖,又从小好学,即使不能去学校读书,也硬是靠着自学读懂了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众多文章。
03
后来,也就是1914年时,在一位曾留学日本的叔叔帮助下,苏爸爸才同意苏雪林进入一所基督教办的学校读书。但好景不长,仅半年,她又跟着母亲回到家乡,暂停了她的学业。直到安庆省的一所女子师范恢复招生,苏雪林经过艰难的说服工作,终于让家中长辈松口,得以继续上学。
出生于那个年代的苏雪林想要读书可谓是难如登天,但她硬是走出了一条路。从她奶奶对她母亲说一不二的强势态度可以看出苏老太就是一位顽固的封建大家长,她“掌握着”儿媳的命运,甚至对孙女的人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因素,因为他们生于那个年代,所以苏雪林的出生令苏老太“失望”。而苏妈妈因为生了女儿所以“低人一等”,在婆家没有发言权。
后来即使生了儿子,但在婆婆的威压下,她只能先喂饱“小叔子”,才能偷偷摸摸地给自己的儿子喂奶。
结语
苏雪林和母亲的遭遇是时代的悲哀,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历史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时代的变化也让思想有了转变,庆幸我们生于开发自由的年代,所以我们有了更多幸福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