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贵妃和安禄山到底有没有私情
迪丽瓦拉
2025-07-02 00:33:43
0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三千宠爱在一身”,她得到唐玄宗无比的宠幸,使得整个杨氏家族也随之“鸡犬升天”,让时人歆羡不已;而她身死马嵬的悲剧命运,也惹得后人感叹唏嘘。

所谓“人红事多”,古今皆然。杨贵妃死后,关于他的各种传说层出不穷。比如,传说她当时其实没有死,后来逃到了日本等等。而流传最广的,当然就是桃色新闻了,说她曾经跟安禄山私通。《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进了秦可卿的卧室,就看见陈设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太真就是杨贵妃,“掷瓜伤乳”暗指“指爪伤乳”,用的就是杨贵妃和安禄山私通,戏弄时被抓伤乳房的故事。

那么,杨贵妃和安禄山到底有没有私情呢?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带领十五万大军逼近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部分大臣贵戚仓皇出逃,刚走到马嵬驿,禁军将士就发生了哗变,他们杀死了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这就是“马嵬之变”。

查证新旧《唐书》,并不能找到杨贵妃和安禄山私通的记载,也没有相关的暗示。《新唐书》中有说:玄宗宠信安禄山,让他和杨家诸姨结为兄弟。安禄山“母事妃”(拜杨贵妃为干娘),每次朝见天子,杨家人必定设宴招待。这里的“杨家人”应该不包括杨玉环,因为她早已是大唐的“皇家贵妃”,已经不是杨家之人。而设宴招待,也必然是在宫外进行。

记载杨安“艳闻”的,主要是《开元天宝遗事》、《杨太真外传》、《禄山事迹》等稗官野史。这些作品里,对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私通事件进行大肆渲染,说得活灵活现,让后人难辨真伪。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贵妃三日洗禄儿”的故事,说杨玉环为干儿子安禄山“洗三”。“洗三”是古代的一个习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日,便举行沐浴仪式,召集亲友为婴儿祝吉,也称“三朝洗儿”,意在“洗污免难、祈祥图吉”。杨玉环在禁宫里为比她大二十几岁的安禄山“洗三”,让人啼笑皆非,很有喜剧感。

或许是这些传说的影响太大吧,司马光也把“贵妃洗禄儿”的事情记入了《资治通鉴》,说杨玉环用锦绣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禄山,让宫女用彩轿抬起在宫中游行。唐玄宗还亲自去观看“洗儿”并予赏赐。又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毫无疑问,《资治通鉴》的这一段记载来自于野史,司马光大概倾向于相信杨玉环与安禄山有私情,所以记录了下来。也有人认为,司马光这样记述是“别有用心”,他的目的是为了警示皇帝,他觉得“杨安丑闻”是一个难得的好材料,可以对帝王的“淫逸”起到警戒作用,故而把野史传说记入正史。

到了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进一步进行演绎,说安禄山进入宫廷后,和杨贵妃有了暧昧。杨国忠发觉后奏明玄宗,安禄山被逐出宫外,改封渔阳节度使,去镇守边关。安禄山离开后,杨贵妃日夜思念,心生烦恼;而安禄山起兵也是“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近代,蔡东藩在《唐史演义》里描写说:“禄山与贵妃鬼混一年有余,甚至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个诃子来,笼罩胸前。”这“诃子”是唐代贵妇中流行的一种无带内衣,相传就是杨玉环为掩饰所伤之乳而发明的。

总之,故事细节越传越多。但我们仔细想想,却实在难以信服。

首先,新旧《唐书》没有明确记载,这两部史书都是后人所撰,没有必要也不会“为尊者讳”。

其次,从情理上分析,这事发生的可能不大。安禄山是外官,是胡人,他觐见皇帝的次数是有限的,进入后宫的机会更不会很多。即使他认贵妃为母的事情是真的,他拜见贵妃时也不可能没有宫女宦官在身边,而“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杨贵妃在宫里一直受到玄宗的专宠,俩人几乎“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差不多形影不离,假使杨贵妃和安禄山真有私通的想法,也是无机可乘的。

唐玄宗晚年虽然贪于享乐,不理朝政,但他并不昏聩糊涂。他的后宫并不是混乱不堪的,若说杨贵妃可以和安禄山通宵鬼混,又让唐玄宗毫不怀疑,也是没有可能的。

再则,杨贵妃会喜欢安禄山吗?从地位上来讲,杨贵妃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她若向安禄山投怀送抱,是要冒着失去这一切的风险的,包括她整个家族所获得的地位。从个人吸引力的角度来看,安禄山不仅比她大二十几岁,而且身体肥胖,容貌丑陋,言语粗鲁,杨贵妃又怎会瞧得上他?我们假设,即便老迈的唐玄宗无法满足正当盛年的杨贵妃,她需要找个“面首”,大概也不会选安禄山这样的。

再从安禄山的角度来看,他发动叛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新唐书》记载:“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安禄山造反,是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而且公开指责杨贵妃和她几个姐姐的罪恶。如果二人有私情的话,他大约不会指责杨贵妃的罪恶吧,要知道皇帝的宠妃私通外臣,岂不是最大的罪恶,他指责杨贵妃,不就等于指责自己吗?

杨贵妃在死后会背上这样的恶名,我觉得,除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在作怪外,传统的“红颜祸水”论是主要原因。

那么,“安史之乱”也是需要一只“替罪羊”的,杨贵妃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她就承担了一切罪名和污名。这样,“马嵬之变”也就合情合理了,杨贵妃也就死不足惜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明朝的张居正在生前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一切为了国家的大局而着想。但是死后却被皇上抄家。黄仁宇在书中写...
原创 庆... 庆历七年,杭州闹饥荒,饥民饿死街头,王安石收受贿赂放任米价上涨6倍不但没获罪,反而得到百姓拥戴和朝廷...
原创 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狄仁杰是与武则天的面首们冰火不相容甚至是不共戴天的,但是细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开...
原创 被...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以匈奴为代表的蛮夷民族基本上是被六国狂揍。到了秦朝,蒙恬30万军队北逐匈奴700里...
原创 武... 女皇武则天前夫是唐太宗李世民,二婚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她的角色从长辈转换为同辈,过程并不复...
原创 满... 不少人认为,清朝入主中原是捡了大便宜,如果明朝没有内部的农民起义军捣乱,没有天灾人祸赶到一块儿,根本...
原创 满... 许多人都很惋惜明朝的覆灭,然而一个朝代的国祚没有人可以更改,发生的事情自然有他的道理。明朝末年,内忧...
原创 松...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一年后,远在吐蕃的松赞干布也早逝,公成公主25岁,没留下一儿半女,她在吐蕃...
原创 在... 慢慢历史长河中,大明王朝276年,共有16位皇帝。 大明是个极富争议的朝代,好坏参半,奇葩的故事一抓...
原创 秦... 道路是经过人们的行走而逐渐形成的,战国时期,其他各国也和秦国一样,各有其交通道路的系统,但车辆轨距互...
原创 赵... 在公元960年,赵匡胤奉命出征,当部队到达变凉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事件,这件事情被称之...
原创 “... 提到杨震,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四知”的故事。 公元110年,荆州刺史杨震接到调令,要他去东莱当...
原创 热... 公元644年,隆冬,大雪纷纷扬扬,大明宫偏僻的一个门口,一个女子抱着自己的孩子在雪夜中独行,数月前她...
原创 玄... 武德九年,长安城外,房玄龄和杜如晦隐居的宅院,来了一个客人,他叫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满脸杀气,他拿出...
原创 吐... 凡成大事者,未有超凡之才,亦必有超凡之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让我们感觉他们能够轻易成功的人,...
原创 大... “灯下黑,有光的地方必然有影子”。这样的一句话放在哪一种地方都适用,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的真实性,还因...
原创 如...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保守估计有5000年,中国的姓氏和中国的历史一样悠久,并且数目众多,据不完全统计,...
原创 面... 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历来颇有争议。是他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唐朝推向了顶峰;但也是他亲手把唐朝推向了灭...
原创 武... 萧淑妃原本是高宗最宠爱的妃子,以至于他敢于直接向王皇后进行挑战。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确受宠,王皇后不受宠...
原创 为... 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没有永恒的家族,没有永恒的富贵。东晋从司马睿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