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儿子自立为帝,唐玄宗无动于衷,难道他甘愿将皇位拱手相让?
迪丽瓦拉
2025-07-02 07:33:48
0

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历来颇有争议。是他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唐朝推向了顶峰;但也是他亲手把唐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关于他的故事也很多,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热衷于皇位的他面对儿子自立为帝,为什么无动于衷?

别的朝代不说,单单唐朝,为了得到皇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例子就不少,因为一旦在皇位的斗争中失败,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要知道在立李亨之前,唐玄宗可是一日之内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还有太子李瑛。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太子被有心之人陷害谋反,唐玄宗感受到了皇位的威胁,他甚至没有去调查了解,这说明唐玄宗对于皇位是何等的留恋。

所以如果没有安胖子的造反,唐玄宗根本不可能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去做个太上皇。

那么为什么唐玄宗面对李亨自立为帝,会坐视不管?

安胖子造反,打破了唐玄宗宁静的生活,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唐玄宗放弃了首都,仓皇逃窜。

皇帝逃跑,无异于自毁长城,放弃首都,更是给天下留下了非常坏的印象,而到了马嵬驿遇到了兵变,自己老婆被杀,太子李亨更过分,一点招呼都不打,竟然自立为帝,这一切都说明唐玄宗已经没有能力掌控这个国家,他已经失去了政治基础。

事已如此,唐玄宗还是对肃宗表示了支持,并没有做出更糊涂的事。

从唐玄宗一路狼狈逃窜可以看出,他已经无力组织抵抗,万一打败了,自己可是亡国之君,这个责任恐怕他无论如何都不敢承担,这个时候他也需要李亨帮他稳住局势,把江山夺回来。

就算唐玄宗还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可惜岁月不饶人,他已经七十多岁,再不心甘情愿也明显力不从心,明眼人肯定看的出来,天下早晚是李亨的,更何况,李亨收复了长安,如果这个时候再选择支持玄宗,恐怕不是个好的选择。

所以回到长安的李隆基做起了身不由己的太上皇,只能孤苦伶仃的住在了冷清的宫殿里,朝堂里的那些事与他再无任何关系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家,有着非常之广袤的领土,为了方便生产生活,促进交流,我们勤劳而智慧的祖先便发明出...
原创 他... 引言:中国革命中涌现出了许多的将领,其中有很多的人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为中国的事...
原创 末...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这是现在网上对孔子一脉后裔的点评。应该说,孔子一脉能够历经两千多年而不倒和...
原创 西... 西周统治时期275年,此人竟然统治55年,活到105岁。 我们安不管在哪个时期,其实总是会有非常多的...
原创 原... 原为韩国贵族的张良,为什么阻止汉高祖恢复六国? 跟随刘邦一起创业的张良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甚至为了让...
原创 国... 牧野一战后,商亡周建。 周天子为了加强统治,就制定了诸侯分封制度。 自此之后,周朝共分封了800大大...
原创 吕... 回看大秦的历史,吕不韦是一个跳不过的关键,吕不韦本身是个商人,但是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士农工商,之后...
原创 十... 文/寂寞的红酒 英国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大殖民帝国。凭借雄厚的工业底蕴和...
原创 华... 一生征战20余国,从无败绩的华夏第一女战神,你们知道是谁吗?要不是墓地被发现,还以为她和花木兰和穆桂...
原创 下... 十三到十四世纪,欧洲经济迅速发展,上到封建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对黄金和奢侈品的的需求剧增。传统的贸易...
原创 二... 说起二战,这个离现在并不遥远的战争时期,我们中国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同时还会...
原创 如... 梁山历经三位首领,王伦开基定鼎,晁盖承前启后,宋江拆台散伙。最后宋江以全体梁山107人“绑票”为代价...
原创 封... 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前者光芒万丈,而后者似乎被淡出了视野? 在大汉历史中,年轻的战神霍去病以攻打匈奴...
古代人物石雕孔子雕像(多图赏析... 石雕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是一个思想伟大、道德高尚,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人。他生于...
原创 从... 中国在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封建时期,终于在新一代人的努力下破茧成蝶,压抑了无数个世纪的思想得到了相对意...
原创 成... 历史中的颖嫔,在乾隆十三年,由选秀入宫的。颖嫔跟一般的秀女是不一样的,清朝自努尔哈赤起就有联姻的习俗...
原创 乾... 清朝乾隆年间有两位特别出色的武将,一个是海兰察另一个是乌尔登。他们两个人年纪相仿,而且都在大小金川战...
原创 秦... 前言 秦朝末期,曾经灭六国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们,都去了哪?为何在叛军席卷天下之际,只有章邯一人在奋力...
原创 希...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第一,第二乃至第三帝国都是后世叫的。当时并不这么叫。欧洲总面积大概一千多万...
原创 从... 公元1478年3月,建州女真忘了12年前差点被灭族的伤痛,再犯大明边关。 西厂“厂公”汪直上奏明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