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在诗句中曾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几位君主都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流芳百世的皇帝,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时代,为什么单单只有这几位入了毛主席的法眼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宋太祖赵匡胤的厉害之处。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蛮富有戏剧性的,他是靠着陈桥兵变夺得政权,黄袍加身、将士拥戴,不当皇帝都难,但是他登基后最担心的也正是这些曾经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生怕有人重蹈覆辙自己皇位不保,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成为赵匡胤登基的首要难题,宋太祖深知战火是不能促进国家发展的,唯有平息战火、休养生息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他有意培养文官,打压武官,但是如果打压过度又会使得武官怒去不平,容易滥用兵权生出祸端,好在赵匡胤身边的谋士赵普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不动一兵一卒就将所有的兵权收为己用,这难道不厉害吗?
除此之外,宋太祖将这些老陈罢免官职后,继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武官,他还下令所有的将士不得抢劫百姓的财物,要善待百姓,这个规定一直延续至宋朝的子子孙孙。宋太祖建立宋朝后,还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还剩下六个周边的国家,如果想统一,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都要跟上,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宋太祖请教了赵普,赵普说:“南易北难,顾先易而后难。”
这话的意思就是先攻下比较容易的南方,等到银两充足,军马精良了再攻打困难的北方国家,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办法,可惜的是宋太祖在世时还没办法统一全国,这不是这个大方略成为了宋朝后续统一全国的指南,宋太祖赵匡胤能够得到皇位虽然有偶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在位期间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而且又有赵普这样的能臣出谋划策,使得赵匡胤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