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入关问鼎中原之后,逐渐开始了汉化过程,当时在位的顺治皇帝就是一个汉化程度很深的帝王。顺治皇帝在位时期,大力实施笼络汉人策略,曾仿效古制遴选汉族官员的女儿来充实后宫。当时,汉族官员户部侍郎石申的女儿石氏通过层层选拔,入宫嫁给了顺治皇帝。
石氏出生于名门望族,她的祖父石惟岳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按察副使一职,为人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在民间享有一定的威望。根据清宫档案记载,石氏入宫嫁给顺治之后,旋即被加封为妃子,是顺治后宫众多正妃中唯一的汉人妃子,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汉妃。当时,顺治对石氏很是礼遇,不仅赐居永寿宫,而且恩准其在后宫中穿汉服。
不过,当时顺治最宠幸的是历史上有名的董鄂氏,对于其他嫔妃都瞧不上眼,所以石氏虽然受到顺治的礼遇,但却并不怎么得宠。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顺治只是把石氏当做笼络汉人的工具罢了。石氏入宫之后并没有为顺治生育任何子嗣,从这一点来看,石氏的命运确实有些悲惨。
后来,顺治皇帝24岁就突然驾崩,年纪轻轻的石氏也开始守寡。不过,或许是汉人出身的缘故,朝廷对石氏仍是享受着诸多礼遇。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石氏在深宫之中病逝,年纪大约在26岁左右。石氏死后,葬礼非常的隆重,当时康熙皇帝追谥石氏为皇考恪妃,并下令辍朝三天,还命令皇宫及宗室人等穿着素服,以示对石氏超规格的尊礼。
恪妃石氏病逝后,其棺椁被暂时停放在了蓟县黄花山的悼妃圆寝之中,到了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皇帝下旨将恪妃石氏的棺椁葬入顺治的孝陵。可以说,恪妃石氏与顺治的婚姻原本就具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是顺治笼络汉人,巩固清朝统治的一种手段。由于恪妃石氏毕竟是清朝第一位汉妃,所以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享受礼遇,但从情感上来看,她的一生就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