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出人头地,竟狠心杀妻!
迪丽瓦拉
2025-07-02 10:33:38
0

能力不亚于商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为出人头地,竟狠心杀妻子

提及战国时期的变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通过这条变法之路,一跃成为能够吞并六国的强国。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的一统天下,就是秦国对商鞅变法最好的评价和肯定,即使商鞅早已被五马分尸,烟消云散在万物尘埃里。其实商鞅变法只是那个时期的代表,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富强的成效显著,而楚国的吴起变法也是比较成功的,南方的老牌大国曾经在变法中看到了战胜秦国的希望。吴起,山东菏泽人,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富裕家庭。

《史记》对吴起的首句评价是“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早年的吴起为谋求发展,花费重金四处寻找做官的门路,为此家里的积蓄消耗殆尽。连一官半职也弄不来的吴起,遭到邻里乡里的耻笑和嘲讽,心性高傲的吴起一怒之下杀死了嘲笑自己的三十多个人。

犯下命案的吴起对母亲磕头发誓,做不成一国卿相,自己绝不回来。起初吴起拜孔子的徒孙曾申为师,学习崇尚仁爱的儒术,后来吴起的母亲去世,吴起没有遵守古人守孝奔丧的准则,遭到恩师曾申的厌弃,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自此吴起走上了弃儒学兵的道路,兵者诡道也,性格多诈的吴起遇上了契合自己的兵法,几年之后就学有所成。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身在鲁国的吴起请求为将,但鲁国君主鲁穆公一直疑而不决,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算是半个齐国人,将兵力交给吴起难免会有叛逃投敌的嫌疑。大概是郁郁不得志的吴起太渴望功成名就了,知晓鲁穆公心思的吴起,竟然做下杀妻的极端行为,来表示自己的忠心。

鲁穆公这才打消疑虑,任用吴起为将,鲁军经此一战大胜而归,正当鲁穆公想重用吴起的时候,身边有人进献谗言,说吴起连枕边人都敢杀,可见此人的心肠坚硬,为求功名利禄的凶狠之徒。鲁穆公思考再三,下令免去了吴起的官职,遭受冷落的吴起只好离开鲁国投奔魏国。公元前409年,魏国君主魏文侯起用吴起为将,攻克秦国两座城池,魏军士气大振。

第二年,吴起又展示了积累多年的兵家学识,率领魏军势如破竹,号称战国精锐军队之首的秦兵退守洛水。吴起领兵期间,格外重视和士兵的亲近感,爱兵如子的他连吃饭睡觉都和士兵一起,吴起的行为在魏军中深得人心。将谋兵勇的魏军成功拿下河西地区,魏国立即将河西地区设为西河郡,劳苦功高的吴起担任第一任郡守。担任郡守期间,吴起虚心向儒学名士子夏学习当初舍弃的儒术,创立将士一体的武卒制。魏文侯死后,儿子魏武侯继位,并亲自乘舟而行,去视察吴起的西河郡。魏武侯对山河壮丽的西河郡感叹不已,连连称奇,认为是魏国的重宝。

魏国国相公叔氏嫉妒吴起的功劳,于是对魏武侯说吴起的心思不在魏国,请求魏武侯赐婚公主来试探吴起。同时公孙氏又邀请吴起来自家做客,让自己的公主妻子对自己打骂,以此让吴起认为公主骄纵蛮横。当魏武侯下令赐婚吴起的时候,吴起婉辞不受,正好印证了公孙氏的话,自此魏武侯对吴起失去了信任。同时害怕有朝一日会被降罪的吴起,整日忧心忡忡,出于自保吴起又逃离了魏国,转而投奔楚国。

对吴起素有耳闻的楚悼王开心不已,他先是任命吴起为太守,然后又提拔为楚国令尹,相当于楚国的国相。吴起感恩楚悼王的提携,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功绩,在楚国实行变法。变法内容尤其针对楚国贵族,传位三代的贵族失去了继承爵位和俸禄的资格,用这笔开支去抚慰浴血奋战的士兵。和楚王关系疏远的贵族,都要分配到偏远地区发展人口,减少官员的俸禄和淘汰掉没有任何作为或者无可厚非的官员。所有节省下来的钱财,全都投入到富国强兵上来,特别是对楚国士兵的安抚和供养。

吴起对官场上假公济私、指责陷害的不良风气加以整治,彻底杜绝托关系找门路的楚国旧俗。吴起变法的确让楚国强盛了数倍,原本存在感极低的楚国强大到诸侯无不畏惧的地步。然而吴起实施变法的过程中,得罪了不少楚国贵族和官员,他们都在暗暗等待能够杀掉吴起的机会。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失去了最大的依靠,蓄谋已久的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乱箭射伤了吴起。心生一计的吴起跑到还来不及下葬的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大呼“诸臣叛乱,谋害我王”的话,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还没等到援兵,吴起就被乱箭射杀在了这里,捎带着楚悼王的尸体也惨遭伤害。

楚国的法令规定,任何伤害国王尸体的行为,都要被处以灭三族的极刑。楚肃王继位后,下令逮捕了所有参与这场叛乱的贵族官员,并全部处死。在这场叛乱中,情急之下的吴起将箭头扎进楚怀王的尸体里,因此被处以重罪。可是吴起那时候已经死了,不肯罢休的楚肃王下令将吴起的尸首五马分尸。不同于商鞅变法的干净利落,即使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商鞅变法措施依旧得以延续,秦国日益富强。

而吴起变法在吴起死后彻底废除,本来走上强盛之路的楚国,再一次停下了脚步,吴起在楚国这么多年的变法功亏一篑。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多是看中他的才能,的的确确是一个富国强兵的人才,可他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的行为,一直不肯被崇尚理学的文人所接受。纵观吴起的生平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情刚烈、容不得一点委屈的人,他对功名利禄的渴望源自他早年坎坷的求官之路。吴起也是一个自尊心过强、极端到骨子里的人,受不得一点嘲笑,为此他可以怒杀三十多人。吴起的确善用兵法,但身处政治漩涡却不懂半点权谋,以至于招来三次杀身之祸,最后还是没能逃离死于非命的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被誉为“中华神探”,与西方的福尔摩斯一样...
原创 与... 导语:与唐朝同在的渤海国,其民族起源?秦汉肃慎,南北朝勿吉,隋唐靺鞨人 强盛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是我...
原创 “... 从军阀割据到两党相争,再到日军入侵、神州陆沉,从没有改换门庭的将军很少很少,大多数人都曾效忠过不同的...
牧野之战与周朝崛起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它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
原创 “... 人类是一种十分脆弱,又自认为强大的物种,人类自以为是的聪明,在自然灾难面前总是显得不堪一击。战争、瘟...
原创 徽... 程燮平 微信版第1544期 驿道,是古代中国设置的陆地交通主通道,沿途设有驿站。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
原创 辽...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方面由于蒋介石和卫立煌两人之间的观点不同,导致50多大军在进退两难之中...
三国乱世里,街亭战略位置如此重... 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之中,第一次最为悲壮,原因很简单:挥泪斩马谡!正所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3岁提篮桥监狱搬走了,要改... 近日, 曾经号称“远东第一监狱”的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搬走了! 新址在青浦青东农场监狱片区, 搬迁...
震惊不已!清朝十大武将,最强王... 在清朝那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有十位武将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铁血沙场之上。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赫赫...
周文王与周武王为何广受赞誉? 周太王钟爱幼子季历他的才华为人称道。然而因非嫡长继承大统本无望!见父亲陷入纠结季历的两位兄长展现出了...
夕阳余晖:文献与考古中的楚考烈...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
原创 曹... 在曹操杀了杨修之后,往日欢声笑语的杨家府邸,陷入了一片沉寂。 不久后,曹操唤来杨彪并冷眼凝视他,丝...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位列五虎大将,每到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候,总能看到他风骚矫健的身影,而且每次都能化险...
原创 如... 东北战场到1948年的时候,国军就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撤? 以为这时候国军在东北的情况已经完全被逆转了...
原创 选... 在选择人民大会堂地址的时候,苏联专家为何否定了梁思成的建议呢?现在回头来看,苏联专家的虽然存在私心,...
原创 太...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提起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许多人脑海中闪现的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
戎默|彊村词补笺二则:近代诗词... 朱祖谋(1857-1931) 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是晚清重要的词家,后世将他...
原创 奉... 在福建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中,流传着许多关于收藏与传承的故事,而李先生与他的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
《石壕吏》:石壕吏为什么抓不了... 在历史的浩瀚长卷中,文学犹如一面明镜,映射出时代的风华与人性的光辉与阴影。杜甫的《石壕吏》,以其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