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姥姥:在孔家除孔子外,地位最高的人,用亲子性命保全主人孩子
迪丽瓦拉
2025-07-02 10:32:38
0

山东曲阜孔家大名鼎鼎,皆因他家出了一位“孔圣人”。再加上汉武帝朝的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府的地位在中国至高无上了两千年。

毕竟封建王朝来来去去,要赶上五代十国那一阵,换皇帝比换衣服还勤快。正应了那句俗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是皇帝成了流水兵,而雷打不动的是那孔家。

如果对孔家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孔家有“两怪”:

第一是分“内孔”和“外孔”。内孔自然是圣人嫡系;至于外孔么,有的说是孔仲尼兄弟的后代,有的说是卖身孔府为奴的人改姓后的人,更有甚者,说内中还有“世仇”;

第二是每逢孔庙祭祀,就有一位“张姥姥”列席其中。不但身居主位,看到孔府规矩礼仪稍有便可高声骂人。孔府中人不但不会阻拦,还要低头聆听教训。

这两怪,其实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都能汇集到同一桩案子上。

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0年),因为多年战乱,民间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山东曲阜孔家作为千年望族,开门纳户,广泛招收没地方可去的流民进府做工。

本意是尽绵薄之力以慰天下苍生,却没想到有心肠恶毒之辈潜伏其中,给孔家带来灭门之祸。

乾化三年,衍圣公的爵位已经传到了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手中。虽然“衍圣公”三字听起来富丽堂皇,但其实朝廷兵荒马乱、早已停了俸禄,孔光嗣也要在外公务以补贴偌大的家用。

但是在一些宵小眼中,“衍圣公”和“孔府”却代表着他们一步登天的天梯。新进孔府不满两年的孔末,原名刘末的,就是其中之一。

孔末是他进府后改的名字。孔家对有一技傍身又勤劳肯干的劳力都会改姓收为孔府中人,改了姓的人就表示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都能在孔府有一席之地。

这样天大的恩惠却仍不能满足孔末,因为他看上的,乃是“衍圣公”的身份。

心怀叵测的孔末胆大过人,终于被他找到机会联合当地军阀,诛杀了孔氏家主孔光嗣,以及孔光嗣院中的夫人侍婢。

要不是孔光嗣的独子孔仁玉太小离不了乳母,去了乳母家中,恐怕也要命丧当场,也就没有后来那些事了。

孔仁玉的乳母张妈妈机警过人,收到孔府来报以后,她知道孔末不会就此罢休,一定会马上追来诛杀小主人。情急之下,她只能将孔仁玉的锦衣华服套在年岁相近的自己的亲儿子身上。

才打扮停当,孔末果然就到了,手起刀落,刚刚还鲜活着蹒跚学步的小儿子已经身首异处。

见心腹大患已除,孔末终于大摇大摆着回去,做他的春秋大梦、当他的假冒伪劣“衍圣公”去了;而后梁衰微,无力更无心关注远在曲阜的孔家内乱,也就由着孔末做了那么些年的梦。

但是梦就是梦,梦总要醒。当梦醒的那一天,从前做下的孽,就要数倍偿还。

孔仁玉被张妈妈当作自己的孩子养大。刻苦读书之余,日日背诵孔家家训,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当初的杀父弑母之仇。

光阴荏苒,后梁被后唐所灭,孔仁玉也从襁褓婴儿长成了18岁少年。这一年,他考上了太学,进入都城念书。

没几日后,一封奏疏送到了后唐明宗的御案上,其中将17年前山东曲阜那桩“孔末乱孔”的旧案讲得清清楚楚,文末更是痛陈:孔末窃取官爵、假冒嫡裔,若不能严惩,则孔氏、后唐危矣。

想到后唐是怎么干掉后梁自己上位的,明宗的后颈子就隐隐有些凉。确实,虽然本朝不算正,但如果放任孔氏血脉混淆,那就更正不了了。

于是,明宗派出大内宦官和朝臣一起调查,最终证明奏疏中所言无虚,孔末及其后人被诛杀殆尽,孔仁玉承“衍圣公”爵位,另封“文宣公”。

从此,曲阜孔氏重新兴盛,孔仁玉也被人称为“中兴祖”。

孔仁玉能够翻案,全赖乳母张妈妈当年用幼子换下他,保全了他的姓名,又供养他读书赶考。

所以离京之前,孔仁玉特意向明宗请旨,要给自己的乳母求一个封诰。明宗感念张氏大义,便赐下一个特殊的官称“张姥姥”,从今往后,由张家长房长媳将此封诰代代相传。

回乡之后,孔仁玉尤自担心家中若有恶仆阳奉阴违,不将乳母及以后的“张姥姥”放在眼中,因此特地将本该供在中堂案桌上的御赐之物楷木龙头拐请出,在孔庙祭礼上当着全族人的面赠与张姥姥。

还大声告诉张姥姥:从今往后,张家是孔家的世代恩亲,“姥姥”们可以自由出入孔府;每逢年节大典则必居上座;凡孔府中人犯错,包括衍圣公和夫人,张姥姥都可管教。

另外,孔仁玉还提到,在自己百年之后,后代们祭祀自己时,必须要有张家嫡孙二人前往陪祭。

这一点,其实是对张家后人的保证:无论在怎样的时局中,都能得到孔家帮助、留存血脉香火。

“孔末乱孔”的案子在曲阜孔氏中代代相传,由此也产生了内外孔氏“有世仇”的传言。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孔氏后人多在这个故事中重温了当年张姥姥的大义。

如果没有张姥姥的义举,圣裔在孔仁玉那一辈就会被全数屠尽,更不会有人在数十年后重翻此案:首先衍圣公的爵位不在旁支手中,其次曲阜孔氏灭门没人再知内情。

正是张姥姥用自己的亲儿子,换来了圣裔血脉得以保存;而数十年相依为命,孔仁玉也愈发理解张姥姥当时那个决定会在之后带给她多少心痛。

而“张姥姥”的存在,也能时刻提醒孔家记住当年那桩惨案,告诫自己若是内外疏于管教、失了礼制法度,将会酿成何等大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被誉为“中华神探”,与西方的福尔摩斯一样...
原创 与... 导语:与唐朝同在的渤海国,其民族起源?秦汉肃慎,南北朝勿吉,隋唐靺鞨人 强盛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是我...
原创 “... 从军阀割据到两党相争,再到日军入侵、神州陆沉,从没有改换门庭的将军很少很少,大多数人都曾效忠过不同的...
牧野之战与周朝崛起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它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
原创 “... 人类是一种十分脆弱,又自认为强大的物种,人类自以为是的聪明,在自然灾难面前总是显得不堪一击。战争、瘟...
原创 徽... 程燮平 微信版第1544期 驿道,是古代中国设置的陆地交通主通道,沿途设有驿站。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
原创 辽...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方面由于蒋介石和卫立煌两人之间的观点不同,导致50多大军在进退两难之中...
三国乱世里,街亭战略位置如此重... 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之中,第一次最为悲壮,原因很简单:挥泪斩马谡!正所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3岁提篮桥监狱搬走了,要改... 近日, 曾经号称“远东第一监狱”的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搬走了! 新址在青浦青东农场监狱片区, 搬迁...
震惊不已!清朝十大武将,最强王... 在清朝那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有十位武将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铁血沙场之上。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赫赫...
周文王与周武王为何广受赞誉? 周太王钟爱幼子季历他的才华为人称道。然而因非嫡长继承大统本无望!见父亲陷入纠结季历的两位兄长展现出了...
夕阳余晖:文献与考古中的楚考烈...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
原创 曹... 在曹操杀了杨修之后,往日欢声笑语的杨家府邸,陷入了一片沉寂。 不久后,曹操唤来杨彪并冷眼凝视他,丝...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位列五虎大将,每到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候,总能看到他风骚矫健的身影,而且每次都能化险...
原创 如... 东北战场到1948年的时候,国军就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撤? 以为这时候国军在东北的情况已经完全被逆转了...
原创 选... 在选择人民大会堂地址的时候,苏联专家为何否定了梁思成的建议呢?现在回头来看,苏联专家的虽然存在私心,...
原创 太...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提起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许多人脑海中闪现的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
戎默|彊村词补笺二则:近代诗词... 朱祖谋(1857-1931) 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是晚清重要的词家,后世将他...
原创 奉... 在福建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中,流传着许多关于收藏与传承的故事,而李先生与他的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
《石壕吏》:石壕吏为什么抓不了... 在历史的浩瀚长卷中,文学犹如一面明镜,映射出时代的风华与人性的光辉与阴影。杜甫的《石壕吏》,以其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