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御赐的一尊金牛,竟夺走五条人命
迪丽瓦拉
2025-07-02 19:02:52
0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碧海扬帆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抢地盘,杜老五出山

清朝末年,世风日下,民不聊生,关外土匪揭竿而起,各自占山为王。为了生存,打家劫舍。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相互殴斗。

这一天,从锦州北部义州城杀过来一伙人,为首人称五爷,原是义州城里的一个混混,姓杜,在家排行老五,一脸麻子不算,脸上还留有两道深深的刀疤。原来这杜老五为了独吞家产,与兄弟火拼,竟将老大老二杀死,将老三致残,以凶狠出名,以至官府都拿他没办法。以后,他拉起一伙人,以义州老爷岭为中心,建立据点,占山为王。义州虽为塞外重镇,但毕竟不是官府要道。杜老五的人马越聚越多,人吃马嚼每天都有大量消耗,他就想到向外扩展,首选京城向关外惟一的官府要道,也就是现在的102国道的石山地区。石山是关外重镇,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镇内商贾如云,店铺鳞次栉比,也是黑白两道藏龙卧虎之地。

石山古称十三山,以十三个山头而得名,是医巫闾山的余脉,位于清朝爱新觉罗氏进京后回东北祭祖的交通要道旁。从战略角度看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去处。杜老五带着百十号人马,只一夜工夫就将驻守驿马坊的坐地户王胡子一伙30多名的土匪剿灭,并活捉了王胡子。杜老五为在群众中树立自己杀富济贫锄奸的形象,决定在当地将王胡子公审后处决。这王胡子真名叫王乐平,50岁左右的年纪,只因他从年轻时就留一撮山羊胡子,后来又当上土匪头子,东北人管土匪叫胡子,所以渐渐就没人知道他的真名了。王胡子平时也是杀人如麻,死到临头不但腿不软,还要单独与杜老五谈谈。

杜老五答应面谈,王胡子被五花大绑带进屋内,众人仔细一打量来人,真是个人物。上身黑色对衿夹袄,下身一条黑色布裤,脚蹬一双黑色布面千层底布鞋,与关外早秋十分和谐。王胡子进屋用一副嘲笑的口气说:“你老五一点也不够哥们,我是你的恩人,何以如此对我?”杜老五不屑一顾,哼哼两声道:“此话怎讲?”王胡子左右瞅瞅,老五是江湖道上的人,这一点眼神他还是知道的。喝退众人后,屋内只剩下三人,老五说:“你尽管说不妨,这位是我的四哥,这位是我的军师,没有外人。”王胡子说:“你老五只要放了兄弟一马,地盘,人马归你不算,我还向你提供一个发财的机会。”老五向老四一使眼色,老四上前将王胡子的绳子解下来,还给他搬了一张凳子。王胡子如此这般的一说,为此引出十三峰脚下的几条命案来。

#02:

保活命,王胡子献宝

你道王胡子说出什么来,他说出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一个天大秘密,在十三峰脚下有一尊价值连城的金牛。王胡子在当地人称“小算盘”,凡事都精打细算,精心策划,但这次他却算盘打错了。他本想用这一信息换一条小命,没成想当他道完实情后,杜老五对军师赵大海耳语一番,然后对王胡子好生安慰:“你下去先休息,也让你受惊了,你说的事我们明天接着细谈。”

是夜,月黑风高,又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几乎伸手不见手指。关外的秋风刮得包米叶子沙沙直响,远处不时有几声狗叫,军师赵大海带着两个人押着五花大绑的王胡子向村外一处乱葬岗走去。王胡子在心里无数次咒骂杜老五不是个东西,是个要钱也要命的主,乱了江湖的规矩,不按套路出牌。骂归骂,他在心里快速打着小算盘。快到乱葬岗了,王胡子站定,小声对赵大海说:“大海兄弟,我知道你也是骑在虎背上的人,你忘了老五的大哥二哥是怎么死的吗?他们的下场就是你今后的结局。只要你今天够哥们放了我,我王胡子还有一份珠宝送给你,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当尽犬马之劳......”

赵大海在义州城人称“小诸葛”,以足智多谋著称,杜老五起事时首选他做军事,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平分果实,平起平坐。可赵大海一听有油水可捞,立马叫手下的两个人站在原地等候,一会儿,那两个手下听到不远处传来王胡子一声惨叫,赵大海提着刀回来,对两个手下人说:“解决了,我们快回去吧。”

我们回过头来看,王胡子向杜老五说的金牛是怎么回事呢?

十三峰脚下南坡,有一个金牛寺,说起这金牛寺得名,还要从清乾隆年间说起。一次乾隆皇帝东巡回京路过十三峰,见这里山高形美,天色已晚,又下起小雨,就命手下文武一行人马在山脚下的驿马坊村驻扎下来。第二天,乾隆只带一名贴身随从微服私访,一并逛山。十三峰山高陡峭,无路可攀,但乾隆帝一生好游玩,四处题佳句,越是刺激的地方越能吸引他。正在他兴致勃勃向上爬时,一阵山风吹来,脚下失控,手又无处可抓,只听一声惊叫,人就像滚雪球似的向山下滚去,吓得随从张开的大嘴硬是没喊出声来,眼瞅皇上就要坠崖粉身碎骨。

就在关键时刻,那随从见从草丛中露出一个光头,伸手就将快速向下滚动的皇上给抓住了,而且是那么的稳。随从从那光头人出手之快动作之稳上判断,这人少说也得有20年的功夫。换了一般的凡人,这重力加速度,谁敢出手相救?等乾隆从惊恐中镇定下来,见是一个中年和尚,只听他双手合十,道一声:“阿弥陀佛,施主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善哉善哉。”之后,两人听到半山腰传来“皇上,你没事吧”的问话声。和尚才知道他救的是当朝圣上。随口道:“阿弥陀佛,贫僧无礼了。”乾隆翻身站起,稳稳心态,哈哈笑道:“我怎么会怪你呢,感谢还来不及,我这叫与佛有缘哪。”

和尚是个云游僧人,法号“四海”,来到十三峰见这里山光水色是个风水宝地,就不走了,算起来还不到半年,住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平时下山化缘度日。乾隆虽然登山遇险,又化险为夷,觉得是个好兆头。就叫“四海”带路,决心登山到顶,决不半途而废。站在山顶远眺,渤海湾波涛浩淼,关外山河尽收眼底,山上惟一的古迹是天罗井的石壁上凿刻着明万历年间的诗句:“天生圣水石为泉,一饮清凉愈爽然,却思征夫消渴甚,谁知汲取到此山。”这乾隆帝本来就是个才子,将那诗吟了两遍,不禁诗兴大发,片刻就附诗一首:“巍山天外见芙蓉,夜雨新添螺黛呈,自是闾山行尽处,画出云拥十三峰。”将天文地理,山形意境为一身融在诗中,使“四海”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

乾隆帝与“四海”和尚走走看看,不时指指点点,见有石坑山泉积水,顺口说道:“好一处龙潭也。”谁知这“四海”和尚不但是个云游僧人,见过名山大川,还有惊人记忆力,他不但牢记了乾隆皇帝的诗句,还铭记了乾隆随口指点的景点,如龙潭、石棚、雪松、虎跳崖、金龟叫天等。到山角下的茅屋时,“四海”和尚取出文房四宝,硬是让乾隆皇帝题词下来。“四海”和尚是个有心人,乾隆皇帝是个心有人,他知道“四海”的用意,不但将刚才他所说的诗句和景点挥毫而就,还让随从送给四海不少银两,说是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这些银两给他用于修庙,为游客凿刻一条登山的便道,做些善事,能免今后再发生自己这样的危险意外。

第二天,乾隆又打发随从送来一个包裹,等那随从打马远去之后,“四海”和尚才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那是一个尺余长的金牛,光芒四射,还是用纯金铸成的。乾隆还题写三个大字:金牛寺。

乾隆年间,太平盛世,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社会治安极好。乾隆赠银建金牛寺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百姓及大户人家也纷纷解囊,不少工匠都义务献工,为建寺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因此,占地千余平方米的金牛寺不到一年就竣工了。分上殿、左殿、右殿和山门,殿内不但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无量天君,还有关帝、药王,财神,最为独特的是还供奉着乾隆所赠送的那尊金牛。所以,来此进香的人一传十,十传百,金牛寺的香火渐渐旺盛起来。

#03:

为夺宝,杜老五闯寺

从乾隆到大清末年,一百多年过去了,“四海”住持仙逝后,又传了三位住持,金牛寺也慢慢衰落了。因为进香之人已不是当初那么多,原因是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衣食无着,求神也无能为力。

这一天,一位小和尚刚刚打开山门,就见山下大步走来三个人,小和尚举手加额一望,来人行动举止并非凡人。头几天听说王胡子被一伙人打散了,王胡子也做了刀下之鬼,老住持就告诫他的两个徒弟:“老纳预感百多年金牛寺近日可能会有血光之灾,金牛寺可能要遭遇不测,果真如此,你们就各奔前程吧。一者老纳年迈,不便远行,二者老纳无能,对不起先师,就将我埋在此地与师父做伴。”小和尚当时扔下扫帚,奔回大殿内,见师父正与师兄耳语什么,他刚要将情况作以汇报,师父说:“你不要说了,我都知道了,你快与师兄从后门下山,这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用你们管。”情况紧迫,师徒挥泪而别。

来者何人,真不是善者,他们就是杜老五和他的四哥,另外一位是不离杜老五左右的军师赵大海。老五早已打探清楚,寺内现在仅有师徒三人,当家和尚60岁左右,法号“云游”。三个吃斋念佛之人,手无缚鸡之力,何须动用大队人马,再说那即将到手的金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老五进得山门,抬头一看,左右侧殿已有些破败,显然是无力修复,但寺内却是打扫的异常干净,虽无进香之人,但大殿前的香炉却香烟袅袅,院内古木参天。老五正在打量,从正殿走出一人,但见此人清癯身躯,脸色蜡黄,一副病容,此人正是金牛寺第四任住持“云游”和尚。

“云游”上前一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老纳不知施主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海涵。”杜老五也不答话,径直走进大殿,见那观世音菩萨慈眉善目地在注视他,好像是嘲笑他贪心不足必有杀身之祸。但杜老五却不管这些,他此行是不得金牛誓不罢休。在观世音菩萨的左侧,他见到了那尊金牛,金牛陈放在两米高的石座上,金光四射,昂首叫天。但却被罩在一个玻璃罩内。老五直截了当地对“云游”住持说:“老五不才,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金牛放在你这实在不安全,不如我替你保管,等世风好转我再还给你,大丈夫即出此言,绝对守信用。”他眼瞪着“云游”,一字一句地说:“你是个明白人,也省得大动干戈,寺毁人亡。”“云游”道:“施主差矣,此金牛乃是先帝乾隆所赐,先师四海亲手供奉于此,乃镇寺之宝,救世之神,老纳从未动过,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情于理都不能拱手送人,阿弥陀佛。”

杜老五目露凶光,满脸杀气的说:“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老五从来是说一不二,今天你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说着他一个急转身,突然使出大力鹰爪功,本想给云游点颜色看看,迫使他乖乖交出金牛。谁知这个瘦瘦的和尚却轻转莲步,如一阵轻风绕到老五的身后,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善哉善哉,佛门净地,施主好自为之,且不可动武,扰我金牛寺百年清净。”老五从小不务正业,拜师习武虽没有多少长进,但武林的招数却略知一二,老和尚这几步,他知道遇上了练家子。但他又幻想,三对一,老和尚未必是对手。于是便跳到殿外,摆开架势,高叫道:“老和尚,来,我与对十招,十招之内如果我输了,立马走人,如果你输了,对不起,金牛就是我的了。”

“云游”说:“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别怪老纳无礼了。”说着,一甩僧衣,两脚站定,气运丹田,左掌划方,右掌行圆,左掌就虚,右掌就实,行了个“五福团寿”的开场式。老五一见,知道这是来自少林寺“伏虎拳”的一套拳法。少林拳自古名扬天下,拳法多多,变化无穷,历代少林弟子都身怀绝技,杜老五情知不妙,后悔没带大队人马前来,但此刻他也不能就此退缩。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杜老五打小就是这么个性格。他使个眼色给老四,随即使出关外旗人扑虎之拳法。这套拳法在过去武林之中虽不入流,但却以凶猛著称,对付一个没有习武之人来说,能在一两招之内将对方置于死地。老五在黑道这么多年,都是以这套拳法制服不少人。但他今天一出手,就知道遇上了高手。

“云游”避实就虚,三招过后,老五出手虽然凶狠,但内行人一看,他显然处于下风,脚下步伐渐乱,额头开始冒出虚汗。“云游”和尚稳扎稳打,一招一势都暗里藏刀,功深力沉。一会儿以柔克刚,化解杜老五力拨千斤的重拳,一会儿以虚为实,化掌为刀,直指杜老五的命门,与刚见面时简直判若两人。第四招,他向杜老五使出重拳,江湖上称“杨业撞碑”,此招式如果对方是硬接,可在瞬间化为软绵绵的“分花拂柳”进行化解,如果对方不曾防备,便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力。杜老五对付一个不会武功之人还能唬人一阵子,但对付一个有多年功底之人,他自知自己的半桶水功夫实在难以抵挡,所以不敢硬接,实无办法,顺势向后一倒,来个就地十八滚,躲过“云游”致命的一击。可还未等他翻身而起,就听到一声枪响,随即,就听到“扑通”一声,杜老五抬头一看,“云游”像一座小山似的倒了下去。原来是杜老四见老五不支,从背后开了黑枪。“云游”至死双眼圆睁,嘴角挂着冷笑。

杜老五从地上爬起来,拍拍尘土,对军师赵大海说:“看到了吧,关键时候打虎还得亲兄弟。”他转身进殿,爬上石座,砸碎玻璃罩,双手抱出那金牛,得意忘形,自顾自地说:“我老五发了。”正在他忘乎所以的时候,万没料到,背后突然被插进一刀。他痛苦地回转身来,原来是他的四哥杜老四向他下了毒手,杜老五痛苦地说:“你......”杜老四说:“对不起,五弟,这东西到你的手上也派不上用场,再说,我受大哥二哥临死之托,要为他俩报仇,行使家法,你去找他们说理去吧。”杜老五心狠手辣,为夺取家产,打死大哥二哥,致残三哥,这些年他将四哥视为亲信,万万没想到到头却死在亲兄弟之手,这真是天报应呀。他晃了晃抱着的那尊价值连城的金牛倒了下去。就在他倒地的同时,那金牛脱手掉在地上,只听“哗拉”一声摔得粉碎。杜老四和军师赵大海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什么金牛,分明是一尊泥雕金身的泥牛。

#04:

墓穴内,赵大海翻脸

杜老四和军师赵大海二人在金牛寺里里外外搜查个遍,不但没见到那真金牛,也不见“云游”的两个徒弟。赵大海分析,乾隆年间那尊金牛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放在寺里,要是那样,动邪念的人就轮不到现在的我们了。杜老四出主意回去搬兵,来个挖地三尺也要挖出来。赵大海说不可,影响面太大不是好事,他说“云游”的徒弟不见了,说明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不如我们俩想想办法。

十三峰还有一处风景,那就是金牛洞。此洞在金牛山的背后,坐南朝北,在半山腰,洞口足有两层楼高,抬头可见“金牛洞”三个大字。洞口一溜排列着“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每个字体足有一米见方,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古迹。金牛洞原来是一天然的洞穴,深有十多米,越往里越窄。二人登上洞口,忽拉拉从里边飞出一群山燕,显然在短时间内没人进过洞。二人用火石点着火把,进洞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不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出得洞来,用了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将十三个山头几乎跑了个遍,也没有收获。眼看太阳落山,饥渴难耐,老四实在走不动了,就想回到住处,明天再搜。赵大海略一寻思,不可,倘若有人知道“云游”已死,徒弟失踪,打那金牛主意的人还会少吗?他说:“我们不妨进寺寻些吃的,再从长计较。”

二人从后山绕到前山,见离寺不远处有一片苹果园,夕阳下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二人爬了半天多的山,早已口干舌燥,就直奔果园而去。这里长有五六十株关外国光苹果树,不知是哪位果农还是金牛寺的。一个苹果没吃完,二人在果园中央发现一个高大的墓,足有半间房子那么高,直径少说也有三米。墓碑上分明写着“金牛寺第一任住持四海之墓”几个大字,墓前横卧着一尊与真牛大小的石牛。赵大海茅塞顿开,他想十之八九那金牛就在这墓中,因为历代官吏、富豪、高僧临终时都将财富入土随葬。他不便对老四明说,怕隔墙有耳。两人回到寺内,天已经黑透了,为了那尊假金牛,老四上午一连打死两个人,寺内显得更加阴森可怖,血腥味扑鼻。二人没退路,胆战心惊摸到厨房,点亮油灯,煮了一锅粥。饭毕,赵大海神神秘秘地到门口侧耳细听片刻,才说出自己的看法。杜老四主张明天再掘墓,赵大海说不可,天亮人多眼杂,难免不被人发现。最好现在就动手,免得夜长梦多。

二人在寺内寻到锹镐铁橇风灯等工具,蹑手蹑脚的出了寺门,侧耳静听,除了山风刮得树动,再无别的响声,两人直奔果园而去。不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叫声,越是接近坟墓,越发感到阴森可怖。两个人蹑手蹑脚摸到“四海”和尚墓前,赵大海拉着老四双膝跪地,说:“四海住持,休怪我俩打扰你,等找到那金牛,日后我俩再重为你修墓。”就这样自我安慰一番后,二人开始动手挖墓,挖去浮土,但见有两扇石门竖在墓前,凭二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打不开。

赵大海凭着多年黑道的经验判断,石门里面放着的也绝非是一般的棺材,可能还有一个墓室和墓道。时值午夜,二人靠在墓前的石牛上休息。赵大海不知是哪根神经来的灵感,他在石牛身上这拍拍那敲敲。无意中发现那牛眼是活的,他灵机一动,迅速调动大脑中有关盗墓的传说,先将牛左眼左转9下,然后又右转9下,然后用力按一下石牛的右眼,这叫九九归一,谁知那沉重的石门竟悄悄地开了一道缝,二人大喜过望,再用铁橇稍一用力,那石门就打开了,一股霉气直冲肺腑。老四一头就要钻进去,被赵大海一把拉住了,他说得通风后才能进去。

过了大约有一袋烟的工夫,老四举着火把在前,赵大海提着风灯在后,钻进墓穴。墓道四周都是用十三峰的花岗岩垒成的,拱型斜着向下,大约有两丈远就是墓室,一口石棺横在其中。杜老四见到石棺,想到那价值连城的金牛,早就忘了恐惧,他扔下火把,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棺盖撬开一道缝,用火把一照,哪里有“四海”的尸骨。在那棺中发出一道光来,细看真真是一尊金牛,他对赵大海佩服得五体投地。杜老四欣喜若狂,全然不知死神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当他从石棺中抱出那尊沉甸甸的金牛时,简直乐得手舞足蹈。此地不可久留,老四抱着金牛在前,赵大海举着风灯在后,快到墓门口时,赵大海赶上一步,抽出一把短刀直向杜老四后背刺去。杜老四痛苦地转过身来,赵大海照着他胸前又是一刀,正中杜老四的心脏。杜老四倒下了,那金牛掉在地上,赵大海拾起来,快速出了墓穴,他没忘记又在石牛的眼上三摸两摸,将那重重的石门轻轻的关上了,黑暗掩盖了这里的一切。

赵大海狡猾就狡猾在,一直没被老五老四兄弟识破真面目。这次他得到金牛的线索后,就一直暗暗打着主意,得到价值连城的金牛后就远走高飞,后半辈子就当土匪担惊受怕了。黑暗中他露出胜利者的嘲笑,嘲笑那一双傻瓜兄弟,他在心里说:“与我处事,你们还嫩了点。”他打定主意想重回金牛寺,要将百多年的金牛寺一把火化为灰烬,省得留下后患。

#05:

深山夜,血染金牛寺

就在赵大海重又进得寺门时,下意识地一回头,一个幽灵似的影子跟了进来。他先是一惊,以为是杜老四阴魂不散,所以他全没了刚才杀人的勇气,对着那影子说:“老四兄弟,你放心去吧,逢年过节我会为你多烧几刀纸钱,早去早在那边也好有个好的前程。”可那影子却一步步向他逼近,赵大海知道来者不善,想必也是个黑吃黑的主。今夜,本来就是月黑风高,加上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何人,赵大海就大声说:“朋友,你有话摘掉面具站着说,凡事好商量。”一听声音就知道底气不足。那幽灵似的影子还是一步步向他逼近,赵大海掏出一支火药枪,想先下手为强,谁知他刚一举枪,一颗石子稳准狠地击中他的手腕,他“妈呀”一声,那支短枪应声落地。随之,一把明晃晃的大片直逼在他的胸前,“把金牛放下,咱们各走各的道,恩怨也就一笔勾销了,否则可就怪不得我王胡子无情无义。”

赵大海万没想到这个口口声声说要远走高飞的王胡子,不但没有走远,还要坏自己的好事,实在是一个可恶的小人。看来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我赵大海久在江湖,看花了眼,这能怪谁呢?他对王胡子说:“金牛你尽可以拿走,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一天的变故想必你也都知道了,我赵大海是什么人。我放了你你不感谢我,我为你报了仇你也不说。我是怕金牛落入坏人之手,对不起四海和尚,才出此下策。”说着他放下金牛,让王胡子前来取走。王胡子闻听赵大海的一席话,显然是心一软,感谢赵大海不杀之恩,但他还是警惕性十足地让赵大海后退几步。就在王胡子弯腰去抱那尊金牛时,狡猾的赵大海从腰上抽出一把软剑,这软剑平时就像裤腰带,用时使对方碎(改:猝)不及防。赵大海将剑尖直抵刚抬起头的王胡子胸口,王胡子情知不妙,还是晚了半拍,那把银蛇似的软剑将王胡子穿了个透心凉。赵大海抽出剑来,在王胡子身上擦了擦,转身入寺就要在寺内放火灭迹。

他刚掏出火石打火,忽然一阵风从观音菩萨坐像后刮过来,随之听到赵大海“唉呀”一声,扔掉火石转身就跑。原来从菩萨像后转出一个人来,这人就是“云游”住持的大徒弟悟净。原来悟净师兄弟俩并没走远,他们受师父之命暗中保护金牛。但真金牛在哪,师父并没有向他俩明说。那意思分明是金牛有险,救之,金牛无险,就让它永远沉默,世人不晓。夜深人静,悟净师兄弟潜回寺内,见师父已被害身亡,他们在暗处偷听到杜老四和赵大海的密谋,就一直跟踪,伺机动手,为师父报仇。但想到师父临别时有所交待,自己的任务是保护金牛,所以他们就一直在暗处跟着,以观事态发展。赵大海从墓穴出来,师兄弟二人就一前一后,跟他进得寺来。悟净确信赵大海要放火烧寺时,一棍向他的手臂打去。

外人都以为寺内这师徒三人只会吃斋念佛,全然不知他们在夜深人静时也习武。悟净这一棍下去,少说也有千斤之力,赵大海手臂顿时就断了,他知道又遇到高人了,转身就向寺外跑去。刚出寺门,从门口那棵古松上跳下一个人来,这人就是“云游”住持的小徒弟悟芳,一棍就将赵大海扫倒在地。赵大海脚手同时受伤折断,动不能跑,打不能还手,只有求饶的份了。悟净从大殿中追出来,一把夺过那尊金牛,将铁棍直抵赵大海胸口,厉声说道:“赵大海,你坏事做绝,死也让你死个明白,我俩是云游大师的徒弟,师父为了保护我俩而牺牲了自己,今天我们就为师父报仇了。”说着手上用力,硬生生将手中那根铁棍插进赵大海的胸膛内。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悟净、悟芳巧妙地掩埋好“云游”师父,使外人无法找到、知晓,最后向师父做了告别,然后一步三回头地下山绝尘而去。

民国年间,金牛寺就已成为一片废墟,到现在,原址上早已栽上果树,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能从高出周围的地势上依稀辨认出当年香火旺盛的金牛寺。但那尊价值连城的金牛究竟流落在何方?却无人知晓,到现在一直还是个谜。

推荐阅读:

张作霖死后葬在驿马坊,为何没有葬在元帅林

关东匪事:折了手臂又破财

一个僧人,身怀绝世武功,复清称帝,俘虏后被国军枪毙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这天晚上,夜色如墨,北风阵阵掠过。而这时的奉天殿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明朝祯皇帝朱由检露听到喜报,...
原创 刘... 三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龙争虎斗的年代,被无数次的进行文艺创作或者游戏IP改编。文艺作品有闻名遐迩的...
老照片 1983年哈萨克斯坦彼... 一组1983年哈萨克斯坦彼得罗巴甫尔的苏联明信片。 彼得罗巴甫尔是哈萨克斯坦北哈萨克斯坦州的首府,...
原创 1... 作者:相忘于江湖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71年林总大漠坠机后,许...
原创 梁... 随着宋江成了水泊梁山之主,聚义厅108好汉也跟着横空出世。在群豪的推举之下,宋江坐上了聚义厅的第一把...
原创 第... 乱世出英雄,在一个国家最为危险困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许许多多迎难而上的英雄,他们的身体就好似铜墙铁壁...
原创 白... 前言 白马之战,关羽单骑斩颜良,这一幕成为三国历史中的经典瞬间。 然而,颜良究竟是如何在万军之中被关...
2023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开幕 浙江在线7月3日讯(记者 林云龙)7月2日,“发现杭州——2023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在浙江省博物馆...
原创 都... 在影视剧中,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一个官职,那就是县令,同时还会给其冠以一个非常卑微的称呼,那就是七品芝...
“星睿科技·百集纪实”第九集:... 在千年的时光流转中,中国河南省的开封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悠久...
原创 泰... 就在日本举办了德仁天皇的登基仪式不久之后,泰国也举办了国王的登基仪式。泰国现在的国王名字叫做玛哈·哇...
原创 八...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先后组建过2个第4纵队,那么这2个第4纵队的司令员和政委分别是谁?第一支是由12...
[BBC]纪录片《纳粹警示录 ...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 纳粹警示录,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历史纪录片,以六集的篇幅,深入探...
原创 万... 一日,万历皇帝去慈宁宫请安,见母后不在就临幸了一个小宫女,谁知,小宫女一次就怀上了龙种,太后知悉后十...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历代王朝在总结前朝覆亡的经验教训时总会矫枉过正,比如西汉认为秦朝覆灭是因为不分封宗室为诸侯...
原创 雍... 根据后人的概括,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衍生出的八阿哥党成员有:八阿哥胤禗,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这些人,当...
原创 杜... 北宋末年,最早梁山泊的创始人杜迁排名第2,宋万排名第3,为什么最后俩人在108将中排名却是82和83...
原创 雍...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历经二十多年,经久不衰,除了剧集确实优秀以外,也离不开大家的不断造梗。...
顺义访古|康熙4次驻跸顺义大东... 康熙皇帝4次北巡,返回紫禁城前的最后一站,都特地绕一下,来顺义县大东庄,并留宿在海岛寺。 康熙三十年...
“破天荒”也源自科考?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六中专门收录许多有关科考的精彩“段子”,如今读来既“涨知识”,也令人忍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