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费尽心思谋划,在杯酒释兵权时还是漏掉一人,结果江山被夺
迪丽瓦拉
2025-07-02 21:03:43
0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那些战功显赫的开国功臣们,往往很难得以善终,一方面是皇帝担心他们功高盖主,滋生出不臣之心,另一方面,这些功臣们仗着功劳嚣张跋扈,罔顾法度,大多成为国之蛀虫。

皇帝滥杀功臣的行为,在汉朝与明朝时期尤为明显,比如刘邦创立汉朝后,就将手中握有兵权的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一一铲除,朱元璋晚年更是将功臣们屠戮殆尽,仅有寥寥几人得以存活。

当然,也并非所有开国皇帝都对手下功臣们心狠手辣,赵匡胤在对待功臣们就十分“厚道”,他仅仅是将功臣们手中的兵权收回,然后赏赐给他们大量钱财,让他们世代受到荣养。

可惜赵匡胤费尽心思谋划,在收回兵权时还是遗漏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结果导致他的江山落入弟弟手中。

黄袍加身,建立大宋

赵匡胤出身于军伍家庭,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他也投身军伍,希望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后来经过一位擅长看相的和尚指点,赵匡胤投奔后汉宰相郭威,在郭威帐下立下不少功劳,后来郭威建立后周,赵匡胤也因此成为后周的大将。

郭威病逝后,其养子柴荣继位,赵匡胤深受柴荣宠信,命其掌管宫中禁军事务,但柴荣不会想到,在他去世后,这个被他视作心腹的人会夺走他儿子的皇帝之位。

公元959年,柴荣病逝,临终前他将赵匡胤提拔为殿前都点检,辅佐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可手握重兵的赵匡胤怎会甘心屈居于一个小孩之下,正巧次年边境传来契丹和北汉来犯的消息,赵匡胤表面上答应领命出兵抗敌,实际上却有了谋逆之心。

当赵匡胤带领军队到达陈桥驿时,与赵匡义、赵普等人商议自立为王,于是赵匡义暗中和众将领通了气,将黄袍披在装作刚睡醒的赵匡胤身上,让其当皇帝: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赵匡胤就这样“被迫”成为了皇帝,之后他带领大军返回都城开封,守城的将领早已被赵匡胤收买,纷纷打开城门迎接他们的新皇帝,赵匡胤几乎没有耗费一兵一卒便顺利进入城中。

公元960年,赵匡胤从后周幼主手中接过禅位诏书,正式称帝,国号为宋。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仁慈

称帝后的第二年,赵匡胤基本上就已经稳住了局面,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就要转移到国家治理方面,特别是加强皇权,同时赵普也多次提醒赵匡胤要采取措施防止“黄袍加身”的再次发生,于是赵匡胤心中产生了将兵权收归朝廷管辖的心思。

一天,赵匡胤设宴款待一些重要将领,席间赵匡胤和这帮老兄弟们叙旧畅饮,展望未来,这些将领都是曾经与赵匡胤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在酒宴之上也不拘谨,畅所欲言。

正当酒宴即将进行到尾声时,赵匡胤却突然放下酒杯,重重叹了一口气,说近段时间自己夜不能寐,众将领看到赵匡胤这种表现,心知必有大事发生,于是纷纷开口询问缘由。

赵匡胤这才说出他心中的担忧,他怕今天参与宴会的将领有一天会反叛,这可把将领们吓得够呛,纷纷下跪表忠心,而赵匡胤却接着说,人们都追求富贵,你们忠心不假,但若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时候情况就不是你们所能左右的了:

汝曹虽无异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禁军统领石守信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他也知道“兔死狗烹”的典故,但他也怕死,于是主动向赵匡胤询问,该怎么做才能不杀自己。赵匡胤的回答令石守信等人始料未及,没想到赵匡胤不仅不杀他们,还会赏赐给他们荣华富贵,但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交出手中的兵权。

听到赵匡胤的回答,众将领心中才算安定下来,纷纷叩头谢恩,不过,赵匡胤费尽心思收归兵权,却遗漏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的死亡之谜

时间来到公元976年的一天,赵匡胤和弟弟在寝宫当中喝酒,之后房间中就传来剧烈的争吵声,期间赵匡胤还拿着斧头戳地大声斥责赵光义,结果第二天,赵匡胤就病逝了:

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

这便是著名的“烛影斧声”,后世大多认为赵匡胤的死亡与弟弟赵光义有关,烛影斧声就是其中一个佐证,此外,赵匡胤去世时,其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了,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反而给了弟弟赵光义,这也被当成佐证。

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赵匡胤一直以来都将赵光义视作自己的继承人,他不敢立幼子为储君,毕竟赵匡胤经历过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时期,深知年幼的君主根本站不住脚,比如后周幼主的位置不就是被他夺走的吗?

在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情况下,显然选择一个年长的储君更为合适,于是赵匡胤选择了弟弟赵光义当接班人,但他并没有直接挑明这一决定,而是让其拥有皇储之实,而无皇储名分,这种做法是当时五代后期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

赵匡胤称帝不久,就将赵光义封为晋王,同时还让其兼任着京兆尹之位,位置在宰相之上,这几乎可以说是当时皇储的标配,而反观其子赵德昭,赵匡胤一直没有封他为王,从这一点或许可以说明,赵匡胤生前可能并未想让赵德昭继承皇位。

结语

那么赵匡胤果真如此大公无私,没有想过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当时赵光义经过多年积累,身边凝聚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让赵匡胤都感到难以下手,再加上赵匡胤是突然暴毙,没留下遗诏,所以才让赵光义夺走了江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雍正的熹贵妃钮祜禄氏,初入王府... 在清宫众多后妃中,熹贵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甄嬛传》电视剧让这个被历史湮没的女人又火了一把,使之家喻...
原创 他... 他是真正实现修身齐家治国的人,被称为中华古今第一完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睁眼看世界“并付之于实践的第一...
天青绝色,美了上千年! 传说一千多年前,宋徽宗做了一个梦: 雨过天晴,天空云破,出现了一抹神秘的天青色。 醒来后,即命...
原创 百... 百年监狱落幕 新篇章待续 7月1日,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在上海市掀起波澜:承载了厚重历史的提篮桥监狱...
赠书丨纳粹猎人:关于奥斯维辛的... 在二战结束后,有一群勇敢无畏的战士,他们搜寻着大量信息和证据,不顾自身安危追寻着纳粹分子的踪迹,他们...
原创 晋... 前言: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现和确定了现阶段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对于考古学家来...
原创 年...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康熙大帝在晚年的时候总喜欢向别人宣扬自己的射艺多么厉害,例如一天之内射了三百一...
原创 5...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上级计划在中南...
《三国前夜》:以群风群貌挑战刻... 张向荣 著 2024.06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编辑推荐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
原创 清... 清政府的懦弱造就了我国人民百年的屈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清朝建国初期的时候,清朝是很强大的,在明朝...
原创 此... 在古代,三妻四妾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可是如果有人对你说要男女平等,自己却娶了很多个,这样的人是不是...
原创 清... 很多人可能都在有关明朝或清朝的电视剧、电影中看到“某某王爷”的称呼,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明清封王...
原创 曾... 在金庸大师的《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可以说是个比较悲剧的英雄。慕容复祖上本是南北朝时期燕国的皇帝,慕容复...
古代中国简史:权臣的篡位流程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就只有征诛和禅让两种,征诛便是现在所说的革命,禅让便是篡位。而权臣篡位的方式无疑...
原创 除... 清朝的太祖皇帝是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的父汗。所以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大清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其实并非如此...
以历史学为视角观察书籍 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书籍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考察,探讨书籍产生的历史原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阐述书...
原创 在...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两位获的贤王尊称的人,在后世看来差距还非常的大 在我国前史上,很少有人能够获的圣、贤...
原创 雍... 1735年,雍正离奇去世,25岁乾隆捶胸顿足,号哭不止,大殓时扒着棺材,死活不让人盖盖。谁知,一转身...
原创 晚... 晚清的四大名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与张之洞,另一说则将后两人替换为胡林翼、彭玉麟...
原创 秦... 在秦朝建立的过程中,王翦、王贲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诚然,嬴政登基称帝后,王翦、王贲父子逐渐急流勇退。...